黑衣人是飞碟的影子?

迄今为止,《黑衣人》系列科幻电影已经拍摄了4部。不过,黑衣人(Men in Black,缩写为MIB)这一形象并非电影的原创,而是来自于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现代都市传说。

“不明飞行物”的热潮

1947年6月24日,美国商人肯尼思·阿诺德目击到9个不明飞行物体像“飞舞的碟子”一样从他所驾驶的飞机左前方快速飞过并消失。从此以后,飞碟(Flying Saucers)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

同年7月8日,美国新墨西哥州罗斯韦尔的《每日新闻报》登出一条消息:7月4日“空军在罗斯韦尔发现坠落的飞碟”。这条新闻马上被《纽约时报》等报刊转载,进而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世界。但军方很快出来辟谣,说:根本没有什么飞碟,坠毁的是气象气球。这便是鼎鼎大名的“罗斯韦尔事件”。

半个月内连续发生的两件事情,以及后续铺天盖地的目击报告,直接引发了全美上下持续20年并蔓延至今的飞碟热。

据飞碟爱好者考证,从1947年12月开始,美国政府先后执行了“信号计划”和“怨恨计划”,专门搜集飞碟与外星人的相关情报,并且评估外星人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规模最大也最为公众所熟知的是美国空军于1952年实施的“蓝皮书计划”(Blue Book Project)。这项计划一直进行到1969年12月,共搜集并研究了12618件UFO(Unidentified FlyingObject,不明飞行物)报告。

UFO的说法以及与之接触的几类方式就出自该计划。蓝皮书计划最后总结说:大部分UFO报告都只是误认了自然现象(云、星星等)或是普通飞行物;少数几件是谎报;只有701件(约6%)被归类为原因不明。

官方的结论不能使飞碟迷们信服。既然官方是不可信任的,那么,飞碟迷们就只好自己动手。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了数以百计的民间飞碟爱好者组织,而国际飞碟社(International Flying Saucer Bureau,IFSB)是其中较为有名气的一个。

多人称自己遭遇黑衣人

艾伯特·K·班德(Alfred·K·Bender)是国际飞碟社的创始人,他生于1921年,从小就对“神秘学”感兴趣,同时他还是一个恐怖和科幻小说迷。

1952年,国际飞碟社成立之后,班德和朋友们一起用专业设备进行摄影和航空分析,调查和报告UFO的相关事件,还出版《航天杂志》宣传自己的结论和主张,在飞碟迷中颇有影响。但次年的10月,国际飞碟社发出了两份奇怪的声明,表示飞碟的真相已经大白,但是公开的时机还未到,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宣布解散了。

很久以后,班德才在接受访谈的时候表示:(可能是在1953年9月)有3个黑衣人来找他,叫他闭嘴。这是有案可查的史上第一例黑衣人事件。

班德受到惊吓,从此放弃了自己的全部飞碟探索活动,并对与黑衣人的谈话讳莫如深。1956年,班德的朋友以此为由写了一本书,1962年班德自己也出版了一本名叫《飞碟和三个黑衣人》的书。

在书中,班德进一步扩展了他的故事。他说,黑衣人交给他一个小金属碟,告诉他:只要在启动的收音机旁,将碟子紧握在手,说“Kazik”,就能联络外星人。班德由此知道了外星人的许多秘密。

黑衣人的故事不胫而走,从此以后,目睹黑衣人的报告也从无到有,越来越多。很多自称遭遇飞碟的人,都声称后来遇到了神秘的黑衣特工,警告他们不要乱讲飞碟的事情,并告诉他们发生的一切都是幻觉。

他们所获得的关于飞碟的物证和资料也莫名其妙地丢失。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是,英国《飞碟杂志》的创办者瓦维尼·格范因病于1964年10月去世后,其家中所有关于飞碟的材料都无端地消失了。

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报告中,黑衣人的面目逐渐清晰起来。他们总是身着黑衣、黑裤、黑领带,似乎对UFO遭遇者的身世背景了如指掌。他们有时操非常正式而古板的英语,有时操美国电影中黑帮角色的那种俚俗粗鄙的英语。他们的肤色要么是怪怪的黝黑,要么是怪怪的苍白。他们有一张东方人的娃娃脸,眼睛对光线敏感,瞳孔像猫一样呈垂直状。他们头发整齐、一丝不苟,动作僵硬,表情木讷,就像假人或机器人。

外出行动的时候,他们戴着太阳眼镜,驾着黑色崭新的旧式名车,通常是凯迪拉克,从不开前灯,但是有绿或紫光照亮车内。一般是3人一组,有时是1人。还有报道说,他们有像是奇怪的电灯泡似的眼睛,具有心灵感应能力,用眼睛瞪着人就能造成被视者剧烈头痛。

对于黑衣人,飞碟迷们有着种种猜测。一种说法是,黑衣人就是飞碟的主人,或者受飞碟主人的指派,保守飞碟的秘密。另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黑衣人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探员,他们用这种古怪的方式,搜集飞碟的相关资料,并掩盖飞碟事件的真相。

随着飞碟目击事件增多,越来越多的飞碟迷开始声称受到黑衣人骚扰。这其中不乏名人。美国政府受到压力,不得不出面予以澄清。

1967年2月,美国空军蓝皮书计划发言人乔治·弗里曼上校在记者招待会上针对黑衣人说了这样一番话:

有一些神秘人士,穿着美国空军的制服或拥有其他让人印象深刻的政府干员特征,叫UFO目击者闭嘴。这些神秘人士与空军无关。空军查过一些个案,但仍没有查出什么。这些人冒充空军军官与政府干员,已经违反了联邦法律。空军很想抓一个来,不幸的是空军总是等到失去时机时才得到消息,但空军仍在努力。

有人就此认为,弗里曼上校的这段话,虽然否认了黑衣人与美国空军的关系,却正式承认了黑衣人的存在。因此这段话经常被后来的飞碟学者引用,作为黑衣人存在的证据。

黑衣人越来越玄乎

1953年,CIA基于国家安全成立了罗伯森调查小组来调查UFO现象。

该小组提交的罗伯森报告(RobertsonReport)指出:没有发现足以证明UFO会威胁国家安全或者是来自地球以外的证据,然而对于UFO报告的持续关注,却有可能造成通讯管道阻碍以及大众的非理性行为,进而妨碍政府运作。

小组也担心美国的潜在敌人会利用UFO现象来对付美国。因此,小组建议:国家要遏止UFO热潮,要监视民间飞碟爱好者组织,防范其进行颠覆美国的活动。

罗伯森报告本身属于绝密,被有关人士泄露后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一条尤为刺眼。

中央情报局是否真的监视过班德,班德是否真的遇到过黑衣人的威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经由班德之口,经由众多目击者的口耳相传,黑衣人已经成了现代都市传说的一部分。

事实上,早有学者指出,国际飞碟社解散的真正原因是经费不足。

班德既是国际飞碟社的主任,又是组织刊物《航天杂志》的经理,自然需要为国际飞碟社的解散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像经费不足这样的理由虽然真实,却不够引人眼球,而班德这样狂热的飞碟迷并非受过严谨教育的科学家,哗众取宠是其本性,于是班德用一个“莫须有”的黑衣人来解释,结果给自己带来了一辈子的名气。

就像在故事里,黑衣人是飞碟的影子一样,但凡出现飞碟的地方就会出现黑衣人,班德也成了黑衣人的影子,但凡提到黑衣人的地方就必然提到班德的大名。

就这样,黑衣人诞生了。有人原创,就有人跟风仿冒,黑衣人的故事就如滚雪球一般,越编越多,也越编越离奇了。

(作者:萧星寒)

有知识,你就来!百度知道日报开放入驻,还犹豫什么,快来报名!

  • 发表于 2015-10-08 00:00
  • 阅读 ( 71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