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比”其实有可能是一种病?

对某些人来说,一些正常的情绪如害羞、恐惧、痛苦、愤怒等,在他们而言感受却特别的激烈,因此时常处于焦虑、不理性、情绪失调的精神状态。这类人还负有奇怪的使命,认为自己应该使周遭的人快乐,若是做不到这点,他们便觉得自己“不如人”。

他们对日常事务反应过度,情绪特别容易激动。例如为了看那一部电影或到那儿度假而和配偶僵持不下;应征工作失利、好友远居他镇、或邻居的狗弄乱了花圃,都能引发他们产生绝望或盛怒的反应。比方说发生了可怕的事,一般人仅觉得害怕,他却到了惊慌失措或焦躁不安的地步。这种手足无措或焦躁的情绪也可能“没来由”地发作。在激动的情况下,他们经常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难道他不明白我心里的痛苦?”由于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他们时常困顿挫折。

这类情绪反应通常超过合理的范围,除了怒气冲天之外,也可能漠无反应或显现出异常的温和。然而这些看来似乎无从驾驭的情绪反应却会对我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损害。

近来诸多研究指出,不论压抑或宣泄这种过激反应都会造成生理疾患,如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偏头痛、癌症等,可风情绪过激这个情结不但伤害人际关系,还有阻健康。

但是有这个情结的人却认定只有凡事做得“尽善尽美”或让身旁的人开开心心的,才能使这些不听使唤、缺乏理性的反应缓和下来。他们有一个错觉,以为只要“表现得更好”或赢得身边重要人士的点头称许,就能制伏这些不好的情绪(有时这些情绪一发作,势如排山倒海,难以克制)。基于这种心态,他们不知不觉地以他人的快乐为已任,如果他们极力取悦的人“不领情”而且未予以肯定,他们便始不可遏,可是这些人对他们又十分重要,于是他们只得隐忍不发。虽然他们不直接发怒,却经由其他方式宣泄,如冷嘲热讽、健忘、刻薄的嘲笑或其他消极的攻击行为。

这种人看似温文有礼、乐于助人,但进一步观察,可看出他们心里非常需要掌控身旁的人,得到其肯定,好平静心中波涛汹涌的情绪。然而他们的努力到头来全是白费力气,因为没有人能够消除他们心中的过激情绪,他们因此渐渐觉得自己无可救药。

同样的情结还可能发生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化正常的情绪于无形——感受不到恐惧、痛苦、愤怒、羞愧、欢喜、快乐、满足,每天麻木不仁地过日子。

成瘾者家属的病态依赖

医院所的治疗师们观察酗酒和吸毒者的家属后,才注意到这两类征候。这些家属视酗酒或吸毒者为家庭重心,在与之互动时特别容易激动,因此常有羞愧、愤怒、痛苦等强烈情绪反应,但是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取悦和照顾有瘾头的家人,所以经常无法正常地宣泄这些情绪。

由于费尽心思想帮助成瘾者戒除恶习,造成家属与成瘾者间的关系存在一些不合常理的层面。其中之一便是多数家属误以为他们只要“照顾”、“帮助”酒鬼或吸毒者到无可挑剔的地步,对方必能戒酒或戒毒成功——家属也才能免于羞愧、恐惧、愤怒、痛苦的纠缠。

但是这个办法从未奏效。即使酗酒终于戒酒,家属依然受困于情绪之中,而且并不乐见酗酒者戒酒成功,有时还蓄意阻挠患者康复,好像家属需要酗酒者沈迷杯中物并且依赖他们照顾,他们才能继续依赖他,利用他来说明自己为何产生那些过激的情绪。

自某些方面观之,酗酒者行为十分自我中心,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地凌虐其家属。有时他们在动作、情绪或性方面十分暴虐,换成一般人早已拂袖而去,但酗酒者的家属不但不曾离弃他们,而且似乎与酗酒者之间产生一种共生的病症(ajointsickness),缺一方不可,这是家属和酗酒者或吸毒者关系中第二个不合常理的地方。

家属继续守在酗酒者的身边,无畏随之而来的可怕后果(虐待),显然酗酒者依靠酒精纾解过激的病态情绪,而家属也以同样病态的上瘾方式依赖酗酒者。换言之,酗酒者与家属面对的是同一种疾病的基本病征——成瘾者想解决酒瘾或毒瘾,家属则想摆脱这种类似上瘾的依赖关系。

这种互相依赖的情形引起治疗师的注意,稍后他们更发现即使家中没有成瘾者,仍有无数人罹患此疾。

我们相信这些受苦难的人患了一种恶疾,称为“病态互相依赖症”(codependence或codependency)。(心理辞典目前并未收录codependence一词,为避免与病态依赖morbiddependence混淆,暂译为病态互相依赖症,以下简称病态互依症)。罹患此疾者不少人到头来觉得走投无路,而且确实因之身亡。虽然在死亡证明中从未提到病态互依症这个名称,但是在患者的病历中确实曾述及其绝望感、自杀、意外、循环系统的毛病,或与自我忽视、压力、压抑的愤怒、抑郁相关的情绪证状。

外人很难看出患者得了“病态互依症”的毛病,因为患者伪装成能力极强、极为成功的样子以赢得他人的肯定,但是他们却被看似无稽其实剧烈无比的情绪所左右,并且注定尝到失败、羞愧、痛心、恐惧、怒火中烧的苦果。

事实上许我人藉助药物来麻痹自己,以减轻这些汹涌的情绪,结果反而成为酒精或其他药物的受害者。我们深信态互依症不但是各类药瘾的元凶,也使药瘾加居中,一旦上瘾者戒除药瘾或类似上瘾的行为,往往在复原前还得面对病态互依症的后果及征候。

本书作者梅乐蒂八年来于亚麻桑那州的威肯堡(Wickenbutg)一家名为“绿茵”(TheMeadows)的治疗中心致力研究病态互依症的疗法,已使数以百计的患者恢复健康及完整人格。本书宗旨不在详述病态互依症这个观念如何发展,也不为此症力辩正名,而在描述梅乐眼中这种疾病是何模样并且深入分析和探讨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包括她自己在内。此间所举之治疗观念、方法及折衷法全取自梅乐蒂对抗此疾的经验,非以理论为架构。事实上本书绝无自创一套理论或驳斥某一理论之意。作者们只有两个意图:1、描述病态互依症如何影晌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2、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书中引用的许多观念,如病态互依症与儿童虐待的关连,以及外在与内在的界阶(boundaries)等,是作者梅乐蒂于数年前归纳而成且首度使用。目前此一症状已广为人知且普遍为医师所用,皆归功作者之洞见以及她四处演讲所做的努力。我们很乐意尽全力研究这项计划,有组织地发表她和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们希望受到此一症状因扰的人能因阅读本书而能于面对心魔,慢慢康复。只有面对病态互依症,不再否定自我,才是我们重燃希望之火、重享正常生活的关键。

(文:苏子悦)

  • 发表于 2015-10-23 00:00
  • 阅读 ( 6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