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才能戒除网瘾?

如果有人跟我提网瘾,我会觉得这个人肯定不懂互联网,也不知道青少年在互联网上干什么,也不关心他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试想,一个人每天拿着电话跟人聊天,聊几个小时,你会说他“电话成瘾”吗?你并不会,因为你知道实际他在做的事情是:跟另外一个人交谈。即使是沉溺,也是沉溺于两个人发展出来的关系。

以前,你跟朋友去打篮球或者是玩玻璃弹珠、下棋,有人会觉得你游戏上瘾吗?也不会。

很多人每天看电视要看数个小时,有人会说他们有“电视成瘾”吗?似乎也没有。

而青少年,或者说我们,在互联网上做得事情也无非就是跟其他人交流、建立关系,一起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新闻,只是计算机和网络把这些功能都聚合到了一起,但我们在做的事情仍跟过去本质上并无差别,只是形式上发生了变化。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的网瘾会煞有其事地被提出来,然后要去戒除呢?

成年人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网瘾(孩子?)只是替罪羊。

相比于反思自己的问题,父母更倾向于让网瘾来背黑锅。因为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上的失败,是非常痛苦的;自己没办法提供给孩子一个稳定而融洽的家庭氛围,或者因为自己严苛的期待和规则而导致孩子厌学沉溺网络,像这样的指责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而如果错得是孩子本身,譬如“青少年是因为网瘾而导致了种种问题”,那么成年人就可以置身事外了,甚至设置了一个假想敌“网瘾”,来让他们觉得自己再次对事态有了控制感。


因为青少年需要逃避现实中的困境。

非常好理解的是,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你跟你的配偶或者跟上司有了冲突,此时你很焦虑,也许你处理这种焦虑的方式是约朋友一起喝酒、打麻将,或者只是一个人在家闷闷不乐地看电视,你之所以这样子做,是因为这会让你感觉好一点。

而青少年所谓的网瘾也不过就是他们自己处理焦虑的方式,而可悲的是,也许现实中的关系不具有帮助容纳、处理焦虑的功能,以致于他们需要在网络上跟网友建立关系、寻求支持。

如果一个成年人因为焦虑打了几夜的麻将被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那为什么孩子用上了几夜的网来防御焦虑就不被理解呢?

青少年对于自主性的抗争。

需要承认的是,孩子长大了,已经不希望事事受到父母的限制,他们希望能对自己生活有一定的自主性,而这是父母所拒绝的。而为了对抗父母这种控制和不信任,青少年会用过度的“叛逆”来向父母表达攻击。

也就是说,网瘾可能是青少年对于自主权的“过度表达”,诸如“你越是不让我上网,我越是要上网,挫折你,让你感觉到无力,因为你控制不了我”。


因为日常生活太挫败,出于维护自尊的需要

有些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对学习成绩的高要求已经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而且在自己的愿望没有达成时,对孩子随意打骂;或者孩子在学校中的人际关系一团糟,被同学贬损、排挤。也就是说,假如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得不到好的感觉,但他在网络中,准确地说,在跟网友的关系中能被好好地对待,或在联机游戏中大杀四方被队友尊称为“大神”,那么孩子就很需要这些在网络中获得的好感觉来维持”自己仍是一个优秀的人“这种自尊需要,否则怕是连自己都忍不住要抛弃糟糕的自己了。

网瘾是非常现象学的诊断,实质是青少年可能会因为抑郁、焦虑、强迫,争夺控制权或者维持自尊而沉溺于网络,此时只要处理相应的问题就能令他们不再过度地、病理性地使用网络。

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应该感谢网络的存在,这个避风港使得我们的孩子不至于因为抑郁、焦虑或者自尊受辱,而抛弃自己、伤害他人。

  • 发表于 2015-11-06 00:00
  • 阅读 ( 70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