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脑虫”,还有哪些可怕的病原体?

前不久,一则“美国一男孩感染‘食脑虫’不治身亡”的新闻,在短时间内迅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热点话题榜,新闻中所提及的“食脑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ria fowleri)尽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罕见,但它极高(常>95%)的病死率还是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除了它之外,拥有可怕致病潜力的病原体也同样不在少数,如何应对这些病原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威胁,依然是公共卫生部门的一大难题。

高致病性禽流感

作为每年都要有小范围流行的季节性疾病,我们对流感实在是太过熟悉,以至于不少人都低估了它的破坏能力。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流感每年的季节性流行就造成了300万-500万例严重并发症,其中25万-50万人死于流感,其威力可见一斑。更令人头疼的是,流感病毒由于自身组成的关系(详见文章《药物预防流感,真的可行吗?》),导致其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异,而变异不仅仅可以帮助新的流感病毒获得耐药性,有时甚至可以改变病毒的致病能力、威胁性等指标,使预防工作更为复杂。

就在最近几年,人类应对流感病毒的“战线”又迎来了全新的挑战:禽流感病毒。以往学界认为,绝大多数禽流感病毒可以引起禽类动物的流行性感冒,并且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但跨物种(即从禽类传播到其他物种,例如人)传播能力往往有限。然而1997年中国香港出现的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这也是禽流感病毒首次感染人类),却令这一说法受到了动摇。此后的2003年到2004年期间(也就是SARS冠状病毒流行的时间段),H5N1禽流感病毒再次大规模流行,并借此传播到了欧洲和非洲。有趣的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H5N1禽流感病毒传播到海外之后在某些地区倒是扎稳了根基,时不时还会在禽类中间引发流行。

不过,令公共卫生学者担心的可不止于此。H5N1禽流感病毒不仅仅具有跨物种传播能力,它还是一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根据WHO的定义,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性”,即指该病毒在部分禽类中可导致短时间内的高死亡率(最高为48小时内死亡率100%)。而在后来的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病例之中,“高致病性”带来的恐怖后果被再次证实:中国从2003年到2012年9月20日共确诊43例H5N1禽流感感染者,其中28例死亡,死亡率高达65%以上。

高致病性禽流感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可怕的死亡率,主要是因为它侵入人体后具有独特的生物行为。例如H5N1禽流感病毒在感染患者后,会经历2-8天(最长可达17天)的潜伏期,随后便是严重的下呼吸道症状(呼吸窘迫、咳痰、缺氧)以及各种并发症。更为可怕的是,H5N1禽流感病毒往往能在患者体内诱发严重的免疫反应和免疫系统紊乱,从而产生足以致命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由于功能紊乱而大量无序释放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的物质,引起全身性的剧烈炎症和器官衰竭)。

产毒素大肠埃希菌

作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最为著名的“龙套哥”,即使是不少普通人也都对大肠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俗称)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大肠埃希菌既可以作为肠道菌群的一部分,也在不少自然环境中生存,还是一些药物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帮手”。不过在某些时候,它的一些种类也可以引起人类疾病,例如著名的“旅行者腹泻”(旅行途中由于食物卫生等原因引起的上吐下泻)大多便是由致病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当然,这也是一种只需口服抗生素即可治愈的无关痛痒的疾病。

但在2011年,从德国蔓延到欧洲的一次肠道传染病流行,却彻底颠覆了大肠埃希菌在公众心中这一“老实巴交”的形象。这次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流行导致数十人死亡,欧洲范围内则有上千人感染,全球各大媒体(包括CCTV)都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连续的跟踪报道。

作为多种大肠埃希菌菌株的统称,EHEC一般指具有合成和分泌志贺毒素能力,能够引起出血性结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等严重后果的大肠埃希菌。志贺毒素是一种对肠道有很强毒性的毒素,通常由志贺菌属细菌(细菌性痢疾病原体)分泌,并且在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在EHEC引发的肠炎中,EHEC菌株获得了分泌志贺毒素的能力,使原本致病力有限的大肠埃希菌如同“鸟枪换炮”一般,致病力大大增强,从而产生严重并发症。至于EHEC为什么能获得分泌志贺毒素的能力,目前针对部分(如欧洲2011年疫情中的O104:H4菌株)菌株的研究显示,很可能是它们的“死对头”噬菌体在利用大肠埃希菌复制时,产生的“技术性故障”。

根据目前的资料,EHEC感染的后果可谓相当严重:1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最严重的并发症——HUS,该并发症由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引起,症状包括急性肾衰竭、溶血和血小板减少,而该并发症的总体病死率高达3%-5%,5%-7%的HUS患者遗留不可逆的慢性肾衰竭,25%的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癫痫、卒中或昏迷),即使得以从HUS中幸存,也有半数患者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尤其是幼儿或年龄>65岁的老人。

目前为止,针对EHEC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对普通的大肠埃希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对EHEC感染患者是极其危险的(可以促进志贺毒素的释放),而针对HUS有效的药物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也被称为是“世界上最昂贵的药物之一”)也未被证实对EHEC引起的HUS有效。人们对于这种可怕的食源性疾病(EHEC经粪-口途径传播),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食物污染的发生。

  • 发表于 2015-10-22 00:00
  • 阅读 ( 75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