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儿“混”的是血吗?

2015年9月结束的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3》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惹人喜爱的欧亚混血儿,虽然他们一位长得更像欧洲人,一位长得更像亚洲人,但都十分漂亮。他们为什么被称为“混血儿”呢?混血儿“混”的是血吗?为什么有人说,混血儿都是既聪明又漂亮,这是真的吗?同样是欧亚混血儿,为什么有人长得更像欧洲人,有人长得更像亚洲人呢?这些问题,我们都能在“基因”中找到答案。


小小基因大作用

有人以为,就像把蓝墨水和红墨水“混”起来一样,混血儿就是把父母的血混起来的孩子。其实,与其说混血儿混的是“血”,不如说混血儿“混”的是“基因”。

我们眼中的混血儿,一般有着外貌差别比较大的父母。依照外貌特点的明显不同,我们将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大致分为欧罗巴人(白种人)、尼格罗人(黑种人),还有蒙古利亚人(黄种人)等。我们一般将外貌特点有明显差别的人的孩子,例如欧罗巴人和尼格罗人的孩子,尼格罗人和蒙古利亚人的孩子、欧罗巴人和蒙古利亚人的孩子,称为混血儿。



将现代人分为几类的依据是外貌特点上的明显差别,但生物学家告诉我们,不同人外貌上的不同,归根结底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因为外貌的特点,是由遗传物质,也就是基因决定的。


基因是什么?它都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细胞,每个细胞都有细胞核。在细胞核中,有一个叫“遗传物质”的藏宝阁。这里藏着与我们的性状有关的所有信息。这个藏宝阁很大,也很独特。除了同卵双胞胎,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藏宝阁里的东西是一样的。而且藏宝阁会遗传,父亲和母亲各自拿出自己藏宝阁中一半的宝贝,交给孩子。孩子又会把从父母那儿继承来的藏宝阁,拿出一半,传给自己的孩子。就这样,遗传物质代代相传。

遗传物质的单位叫基因,也就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基因就是藏宝阁里面的一件件宝贝。因为要储存与生物相关的所有信息,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中会包含大量的基因。


也正是基因将不同的物种区分开来。你可能会不太相信,基因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们先来比较四组动物。

老虎和猴子的长相、生活习性都非常不同,基因库的相似度比较低。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分别列为猫科动物和猴科动物。

比起老虎和猴子来,老虎和猫明显更像一些。《水浒传》里有些地方就叫老虎为“大猫”。没错,它们的基因库虽然不同,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它们都属于猫科。

同样是猫科动物,老虎和狮子,比起老虎和猫,就更像了。比如它们体型相似,都是大型肉食动物,都能够吼叫等。不过它们也有不同的地方:虎喜欢独居在山地或森林,狮子则选择群居在热带草原。它们拥有不同的基因库,是不同的物种,可是基因库的相似度很高,就像是远房亲戚。所以它们都属于猫科的豹属。


比起其他三组,东北虎和华南虎只在毛色、体型上略有不同,整体的相似度非常高,看起来就像是外貌相似的表兄弟。它们拥有相同的基因库,所以它们属于同一个物种——虎。


这四组动物之间的“不同”,有的是“大不同”,有的是“小不同”。基因库相似度低的动物之间,就是“大不同”,相似度高的动物之间,就是“小不同”。

我们说,老虎是一种动物,狮子是另一种动物,它们是两个物种。而划分不同物种的重要标准,就是基因。拥有共同的基因库才是同一物种。

外貌特点有明显差别的人,与外貌特点差别较小的人相比,基因差别比较大,但仍然拥有相同的基因库,所以是同一个物种。而人类和老虎等其他动物的基因库不一样,所以就是不同的物种。看,基因将我们和其他物种区分开来了。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基因和个体的生长、衰老、死亡等生命事件都息息相关,决定着生物的性状。就是说,基因决定了我们是不是色盲、血型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是否会卷舌、头发是卷曲的还是直的……

大多数非洲人(属于尼格罗人)皮肤黝黑,而大多数欧洲人(属于欧罗巴人)皮肤白皙。这不是因为非洲太炎热,所以非洲人被晒黑了,而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人如果是尼格罗人,即使在欧洲出生、成长,皮肤也仍然是黝黑的。因为尼格罗人的基因决定了肤色的黝黑。

混血儿的“混”基因

现在我们知道,混血儿“混”的是基因。那么,混血儿一定比非混血儿更漂亮更聪明吗?

与两位欧罗巴人相比,一位欧罗巴人和一位尼格罗人之间的基因相似度更低,也就是说,他们的基因差别比较大。这时候,他们的后代会更容易遗传父母的优良基因,获得杂交优势。一般认为,基因差异越大的两个人,所生的后代在基因上就具有越大的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混血儿就一定比非混血儿漂亮、聪明。在中国人的审美中,欧罗巴人特别是欧罗巴儿童的面孔更加迷人,所以欧亚混血儿往往是我们眼中 “漂亮的洋娃娃”。

同样作为欧亚混血儿,为什么诺一长得更像欧罗巴人,而夏天长得更像蒙古利亚人呢?这也可以用基因解释。

我们已经知道,父母各拿出了一半的遗传物质给孩子。但孩子获得了哪些遗传物质,并不确定。拥有不同遗传物质的人,性状是不同的。比如,诺一的头发是偏直的,而他同父同母的妹妹霓娜,却是卷发。这是因为兄妹俩获得的控制头发的基因不一样。

基因像一个指挥官一样,需要专门有人对它进行翻译表达,才能在长相上体现出来。这个过程非常重要。相同的基因,可能会通过翻译表达,表现出不同的样子。

这就是为什么拥有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看起来也不是完全相同的。有时,来自父亲的基因获得了表达机会;有时,来自母亲的基因获得了表达机会;还有的时候,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共同表达了。所以,孩子可能会像父亲一样是高鼻梁,像母亲一样是双眼皮,而皮肤则是母亲白皙皮肤和父亲黝黑皮肤的中间值,近似于棕色。


从诺一的长相来看,他的面部特点,具有父母双方的特点;而夏天的面部特点,更多地体现了母亲的蒙古利亚人特点,父亲的欧罗巴人特点不太明显,不过她的肤色,明显要比蒙古利亚人更白皙。

不一般的混血

在动物界中,还有些不一般的混血儿。

《爸爸去哪儿3》中,见到“骡子”后,爸爸们解释道:“这是骡子!马和骡子生的驴。”驴真的是马和骡子的孩子吗?

其实爸爸们恰恰说反了。骡子才是马和驴的孩子。那么骡子是混血儿吗?

是的,骡子不但是混血儿,而且混血程度特别高。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骡子的体型比驴大,比马小,叫声既像驴,又像马。一般来说,“混血儿”的父母虽然基因差别比较大,但都是来自同一物种。自然条件下,不同物种之间,没法产生混血儿。

马和驴是两个物种,但它们血缘关系比较近,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后代——骡子。可是,马能生小马驹,骡子却不能生小骡子。也就是说,不同物种即使能生下混血儿,这个混血儿也是无法繁殖后代的。另一种与骡子类似的“混血儿”,就是我们在动物园看到的“狮虎兽”。

它们是老虎和狮子的混血儿,也没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一般来说,混血儿会体现父母双方的特点,比如眼睛像父亲,嘴巴像母亲。但有的时候,“混血儿”也会长得很奇怪。看下面这只哈士奇犬和拉布拉多犬的混血,它的左半边脸完全是哈士奇,右半边脸完全是拉布拉多犬。可见基因在进行翻译表达时的奇妙。

                         

从整个人类演化的角度讲,我们早已是“混血儿”。在生物分类学上,现在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属于一个人种,那就是智人。但历史上,前前后后至少曾经有十几个人种在地球上生活过。2002年,在罗马尼亚出土了一个约4万年前的现代人类的下颌骨,通过提取骨中的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这个约4万年前的欧洲现代人,具有6%~9%的尼安德特人基因。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智人,曾经和尼安德特人发生过混血。而对现代人基因组的研究表明,中国、日本及其他东亚国家的人比欧洲人多拥有20%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科学家们大胆推测,亚洲人与尼安德特人曾经发生过两次“混血”,正是第二次“混血”,为亚洲人注入了更多的尼安德特人基因。

从中国人的角度讲,历史上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民族混血,使得纯种的汉族人或少数民族人几乎已经不存在。唐代的民族混血,在历史上尤为突出。当时胡人和汉人广泛通婚,唐初的几个皇帝,如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是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混血儿。经历过这样的大规模混血后,作为“唐人”后代的我们,当然也都是混血儿啦!

【有奖调研】如果百度知道各领域专家为您提供个性化服务,你会来体验吗?——点我拿奖品

  • 发表于 2015-09-29 00:00
  • 阅读 ( 76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