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长短能决定寿命?

男性不如女性长寿,睾酮是罪魁祸首?

据研究,美国的8万名百岁老人中,85%为女性;据第六次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与10年前相比,男女平均寿命差距由3.7岁扩大到4.99岁,女性平均比男性多活了5年。

女性比男性活得长,是否跟性激素分泌差异有关?我们反过来看看身材高大、有男人味的“纯爷们”情况——一项针对美国男性职业运动员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且高寿者极少。

鉴于以上种种差异现象,美国著名医院梅奥诊所针对“激素能否影响寿命”做过实验研究,他们将实验小鼠体内的一种雄性激素——睾酮去除后,发现小 鼠的T细胞水平明显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免疫力的显著增强,身体更加健康。因此,研究者认为,睾酮的存在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强度。这一研究发表在《免疫 学》(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睾酮与长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事实上,梅奥诊所的实验正面验证了睾酮减少,免疫力即提高,但反之,睾酮增加,免疫力就会降低吗?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生尹卓娜 觉得两者的关系不一定如此绝对。尹主任介绍道,睾酮是一种男性性激素,主要由男性睾丸或女性卵巢分泌,成年男性睾酮分泌量是成年女性的20倍,它是保证男 性正常发育,促进生殖器、骨骼肌肉、毛发生长的重要因素。“男女的身体状况存在极大差异,睾酮令男性体下脂肪少于女性、肌肉和体能都更强,对维持骨质密度 和细胞造血功能也有一定作用。它是男性好动、好竞争、敢冒险的重要原因。”睾酮多了,更“纯爷们”,睾酮少了,男性可能更长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对此,尹卓娜认为,睾酮和雌激素的差异会导致男女行为模式不同,对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许多研究证据显示,睾酮会令男性冲动、易怒,攻击性和活 动力增强,由于青春期初期男性荷尔蒙分泌增多,他们会进行危险系数较高的刺激活动,这段时期男性死亡率增高的现象通常被称为“睾酮中毒”;步入中年后,睾 酮还会增加血液中“坏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提高男人得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相反,女性雌激素却为停经前的妇 女提供了保护作用,降低年轻女性罹患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症的风险。近来,医学研究也显示,雌激素或许能预防老年人痴呆症等脑部疾病。“尽管女性平均寿命比男 性长,但就个体而言,这不是绝对的。”尹卓娜强调。

食指VS无名指:激素大战

激素对人类的影响中,除了寿命,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无非是手指的长短。事实上,食指与无名指的“战争”,始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认为,无名指越长,心脏的抗病能力也就越强;食指越长,患前列腺癌的几率则比较低。

由于手指的长短比率在胎儿时就已经由基因决定了,因此,从一个婴儿的手指来预测其青壮年时是否会患上疾病是很有可能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研究 也表明,手指长短的确能够暗示一个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于患心脏疾病、乳腺癌等的几率,此外,人的运动能力、攻击性、孤独症等也与食指和无名 指的长短有联系。

既然食指和无名指暗藏着许多端倪,它们的长短又跟什么相关?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显示,两者的长短不同与激素有关。研 究人员使用基因工具改变了胚胎发育期小鼠的睾酮和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子宫中就缺乏睾酮的公鼠,食指比无名指长;缺乏雌激素的公鼠,无名指更长。这点 从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验证:人类女性的无名指往往比食指短或一样长,而男性的无名指一般比食指长。

对此,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宋彬教授认为,手指长度确实可以作为人们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激素是否平衡的指标。“手指是在怀孕期最后3个月内成形的, 这个时段也正好是婴儿大脑、性器官、心脏的形成时期。我们的手指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但‘手指比率’却永远跟我们出生时保持一致。”

如果一位男性的食指比无名指长,那么他在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雌激素的含量可能较多。“因此,一些激素导致的性格和健康状况也可以简单通过手指 长短做初步判断。”宋彬说。如果食指长于无名指,那么女性可能拥有更高的生育能力、比较谦虚敏感、相对容易患乳腺癌、不爱冒风险;男性则生育能力较弱、口 头表达能力较强、攻击性弱、方向感差,反之亦然。

专家解惑:寿命长短由多种因素决定

当然了,手指比率透露出的健康状况只能作为参考,具体到所患疾病和寿命长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尹卓娜强调,像心血管疾病,确实与激素水 平有关,但生活习惯、环境等外在因素也会影响患病几率。“虽说女性雌激素含量高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如果抽烟过量或经常熬夜,再高的雌激素也起不到作 用,同样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至于女性为什么普遍比男性长寿,两位专家都表示原因复杂。“显然生理、心理因素,还有两性在行为模式、社会互动上的差异,都不容忽视。比如当下社会中,大部分男性可能要比女性承受更大的压力。”尹卓娜说。

宋彬教授则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拥有更复杂的免疫系统。他从基因角度分析了这一现象:“我们知道,男性染色体为‘XY’,而女性的染色体则是 ‘XX’。如果在一条X染色体上带有一个影响寿命的基因,那么,另一条X染色体上很可能存在一个纠正的基因,这样,女性受先天的遗传影响就大为减少。”

目前知道的200多种遗传病中,男性易得的占75%,女性易得的只占25%。特别是因第八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血友病,基本上也都发生于男性。此 外,红绿色盲、溶血性贫血、遗传性耳聋、先天性无丙球血症等疾病,也有“重男轻女”的趋势。“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免疫基因主要存在于X染色体上,女性具有 两条X染色体,因而可以这么认为,女性的免疫系统有着双保险,至少要比男性强一倍左右。较完善的免疫功能可能使女性的寿命要长于男子。”宋彬说。

两位专家都表示,与其把焦点放在长寿的性别差异上,不如认清影响健康和寿命的关键要素,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便弹性应对变化,在每个人生的转折点都具备重新出发的韧性。

  • 发表于 2015-11-03 00:00
  • 阅读 ( 8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