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和高级外星人可以成为朋友吗?

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尽管瘫坐在轮椅上的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已竭力向人类发出警告:不要和外星人说话,以免招致厄运。不少乐观好客的地球人仍在“旅行者1号”飞出太阳系时激动得欢呼雀跃。至于那张记载着太阳系位置和地球信息、寿命为10亿年的金唱片,让地球人相信这55种语言的问候将准确向外星人传达出人类的心声——“土豪,我们做朋友吧!”①

早在1976年,法国小镇阿里斯就在海滨空地上建造了UFO机场,以供外星访问者免费着陆。机场日夜开放,场内还竖立着刻有“欢迎所有天外来客”的大理石板。然而,三十多年的苦苦守望却是一场空,机场至今无“人”造访。今年,我国南京秦淮区一市民在自家小区成立调查公司——“外星人战略调查中心”,并在公司介绍中称“著名刑侦专家担任外星人调查公司经理”。

在寻找外星朋友这件事上,地球人热情似火,却接二连三被泼冷水。银河系里有2500亿颗恒星,即使智慧生命存在的概率再小,银河系内也应当有数量庞大的文明存在。宇宙诞生至今137亿年,却在迄今为止的正式记录中都没有外星文明和我们接触的相关记载。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表示:这不科学!②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和谋划。如果更为高级的外星文明造访地球,会发生什么?

谈到这个问题,已经有地球人抓起早已准备好的末日逃生包,哭着喊:“外星人当然是要攻占地球,掠夺资源,消灭人类!他们有这个科技能力,难道还会放过我们吗?”而另一拨外星文明崇拜者则反驳道:“他们是先进文明的代表,是来拯救人类、帮助人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先别急着下结论。能不能和高级外星人做朋友,我们先要看看他们来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一:意外落难,寻求庇护。

电影《E.T.》中的大眼睛、小个子外星人,在寻访地球途中被粗心的小伙伴留在了地球。幸运的是,落难的E.T.遇到了善良的小男孩艾利奥(Elliott)。在地球小伙伴的帮助下,E.T.和远在另一个星球的家人通了电话(Phone home),并成功躲开了追捕他的地球人,最终乘坐飞船踏上了回家的路。电影中,E.T.与艾利奥特指尖相触、惺惺相惜的画面给那些期待星际友谊的人类留下无限遐想,而小伙伴们骑着自行车飞跃月球的美好画面更是为这份幻想增添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然而,另一群造访地球的外星人却没这么幸运。电影《第九区》中,一艘感染了病毒的外星采矿船在黑暗无边的太空中飘荡了几千年,其领导层已全部死亡,只剩下一群底层的采矿工人。眼看着仓库里已经无米下肚,他们只能跟着飞船自动导航系统来到地球,寻求庇护。落难苟活,寄人篱下,他们受尽地球人的歧视和欺辱,被蔑称为“大虾”,隔离在临时搭建的难民所——第九区。外星人的悲惨命运令观众们忘记了地球人才是自己人这个事实,转而同情支持这群异族。人性的闪光点提醒我们,众生平等,不能因为对方出生地是外星就对他们横加歧视和迫害。

对于能不能和落难的外星人做朋友,人类居于决定性的一方,因为落难者已不具威胁(否则就不属于“落难”这一范畴了)。但这种事,可不是热血上头耍个浪漫,就能拍板大包大揽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这种决定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极端谨慎小心。到底要不要这个朋友,怎么和他们做朋友,需要三思,再三思。

目的二:从事实验与研究。

尽管尚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外星文明曾造访地球,但在民间,关于“第三类接触”③ 的传言却是层出不穷。很多人声称自己是外星人的实验品,有的人说自身毛发被取走,有的人鼻中被插入类似于探测器的装置,有的人则称外星人要求与自己交配……

对外星人而言,地球文明实乃原始文明,人类不过是原始智慧生物,研究其进化轨迹、生物特性和社会演变,也许有点“考古”方面的意义。又或许,外星人会如刘慈欣的小说《梦之海》中的低温艺术家一样崇尚艺术之美,或是像《乡村教师》中碳基联邦舰队的执行官那样为太古文明中的“教师”所感动。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地球对高级外星文明来说真的太过原始,根本激不起他们的研究兴趣。

不少科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在太空中如此孤独,是因为外星文明在用人类无法察觉的方式观察和研究地球。这个说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时,对我们人类而言,这种非干涉性的“交流”也是目前最好的相处方式之一。

假使高级外星文明真如那些天真烂漫的幻想家所期待的那样,对地球文明进行善意的提携和帮助,这对人类而言也可能意味着灾难。当年跟随哥伦布来到美洲大陆的,还有一群真诚向善的爱与文明的传播者——基督教传教士,然而这些外来者带来的传染病却使印第安人人口减少了90%~95%,加勒比海地区及热带沿海地区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

如果此时地球已经不可挽回地走向灾难(如即将启动核战争),那些与我们有唇齿相依关系(比如时空上的相邻)的外星朋友,也不会来阻止我们,哪怕至少提醒我们一下吗?说不定,他们已经出手了,只不过人类无法察觉到罢了。

但哪怕出发点是善意的,轻率提携落后者也可能会招致灾难。对此,暂时无法消化高级文明的地球人类,或许应感激外星朋友们为这段友谊留下的距离和空白。

目的三:掠夺资源。

“我想象他们可能都住在超级大的飞船上,已经消耗尽他们所在星球上所有的资源,如此高级的外星生命很可能会成为宇宙中的游牧民族,天天想着去征服和殖民他们所能到达的星球。”霍金如是说。

这样看来,怕是做不了朋友了。

然而,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并不高。前苏联的天文学家卡尔达谢夫(Kardashev)根据文明使用能量的不同方式,将文明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行星文明,可以掌握运用所处行星(如地球)上的所有资源。第二阶段是恒星文明,能够利用和控制整个恒星(如太阳)上的全部资源。第三阶段是星系文明,可以控制若干个恒星和星团(如银河系)上的资源。

目前,地球连行星文明的级别都没有达到,只能算处于零阶段的文明。相反,掌握了星际旅行技术,于茫茫宇宙间遥遥而至,有计划有目的与地球接触的外星文明,还会不会对地球上那点矿物资源感兴趣?开采、搬运外星资源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另外,开采恒星资源或其他无生命存在的行星,并对所开采的资源进行适当改造并加以使用,对于处于第二级和第三级的文明来说也并非难事,凭什么要青睐小小的地球呢?

有星际交流拥护者表示,人类揣测外星文明会觊觎本土资源,简直和认为“皇帝是用金斧子砍柴”的无知农夫并无两样。

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球安全了。很可能,外星人要的不是地球上的资源,而是人类本身……

目的四:征服并奴役人类。

《星际迷航》系列中的博格人(Borg),他们专门寄生于其他智慧生物身上,通过同化异族生物来达到本族生育繁殖的目的。他们将纳米探针注入被同化者的血液,将血球的基因组成改成博格人制定的模板,同化者的身体会被装上机械装置,而大脑则会被植入不可移除的神经网络来保证种族群体的通信网络连接。他们声称同化其他种族,是为了使这些种族更趋近于完美。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此番行径的实质就是征服与奴役。

然而,有的征服来得并非如此显而易见。美国经典科幻电视剧集《阴阳魔界》(Twilight Zone)中《人类料理》(To Serve Man)这一集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外星人乘坐飞船来到地球,他们宣示自己是为和平而来,并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他们与人类分享先进科技,治疗人类的不治之症,将沙漠变为绿地和花园。这对人类而言,简直是天神降临。然而,当一位人类语言学家试图翻译外星人随身携带的书时,才发现——《人类料理》是一本讲述怎样食用人类的烹饪书,而这群外星人的真实目的则是吃掉人类。

快扫扫地上的鸡皮疙瘩,擦亮眼睛。切记:交友须谨慎!

不过,哈哈,不必害怕,卡尔·萨根已经指出此事的荒谬之处:如果外星人真觉得人类是绝世美味,那么只要采集到人类的DNA然后克隆人类就行了,根本没必要耗费巨量能源远渡星空抓捕活人下锅……

目的五:占领地球,建立殖民地

地球人可以对太阳的恩赐顶礼膜拜,但生活在三颗太阳之下的三体人可谓苦不堪言。《三体》系列中,三颗恒星的相互运动完全无法预测,三体文明在这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次次被摧毁,又一次次重生。当得知地球文明的位置后,三体人虎视眈眈地向地球扔出智子锁死地球科学,抛出水滴攻击地球舰队,并派出三体人的舰队准备攻占地球。

怎么办,这都撕破脸了,还能做朋友吗?

虽然人类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不懂阴谋诡计的弱点击败了三体文明,但我们不能保证即将到来的攻击者同样不善谋略。倘若三体人最终依靠强大的技术实力殖民地球,又将会如何?

地球人顽强反击无法被彻底消灭,三体人为了生存而更深入地研究地球文明,两个种族在冲突与对抗的过程中增进对彼此的了解,为了战胜对方而汲取和学习对方文明中的优势……

这个文明大融合过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了解变为理解,对抗变为对话,冲突变为和解,排斥变为包容。古今中外,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大戏曾多次上演。如果时间足够,我们总会迎来握手言和、寻求共同利益的那一天。如果双方真的不负智慧生物的“理性”的盛名,或许彼此终将成为朋友。

目的六:出于自卫,毁灭地球。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三体》系列中,刘慈欣所描述的宇宙文明是建立在残酷而冰冷的生死博弈之上,而博弈的最终结果,将是一个傲居文明链条顶端的超级文明孤独地残喘,静静等待宇宙归零的那一刻。

虽然这个设定似乎比欢喜大团圆的文明交往设定更接近现实,虽然在这个问题上错一步背后就是无尽深渊,我们仍可以怀着一丝希望,全力寻找大图景中的小区域,大规律中的小个性。

比如,宇宙中存在的威胁并不只是来自其他文明,当宇宙环境本身的威胁大于其他文明的威胁时,文明间合作的意义便远远大于敌对。比如,在某一个文明密度较低的星域内,物质能量远远超过其中多个文明在较长时段内的总需求。在这个时段内,寻求沟通和实现共赢,在未来远航星域外探索更广阔的空间,就比一开始便拼得你死我活更符合个体文明的战略需求。

被动躲避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以为自己藏得天衣无缝,奋力把生存的痕迹擦拭得好似不存在。然而对某些更高级的文明来说,他们不需要观察,不必费力去“看”,存在即会被感知。就像三体文明中思维即是语言,中间并不需要“嘴”这个媒介。与其东躲西藏,自导自演一出搞笑剧,不如抓紧时间迈开步子去发展科技,寻找存在共同利益的外星朋友,为可能到来的灾难赚一点技术本钱。

目的七:拉地球入伙。

和土豪做朋友,要先打入土豪的圈子。对人类来说,加入星舰文明便是最好的选择。可是,我们苦苦等待这么多年,怎么还没有星际舰队来拉地球入伙?甚至连个参观访问票都没人送来?

原因就是,人家嫌你笨。

根据电影《星际迷航8:第一次接触》中所描述的,外星文明是在发现人类已经学会超越光速飞行之后,才决定与地球人进行第一次接触,人类这才和宇宙小伙伴们一起探索星系。而小说《乡村教师》中碳基联邦舰队的入伙条件则更苛刻——“如果没有高级文明的培植,他们还要在亚光速和三维时空中被禁锢两千年,至少还需一千年时间才能掌握和使用湮灭能量,两千年后才能通过多维时空进行通信,至于通过超空间跃迁进行宇宙航行,可能是五千年后的事了,至少要一万年,他们才具备加入银河系碳基文明大家庭的起码条件。”

这回明白了吧,不是人家没在玩,而是不想和咱们这种低端生物玩。等、靠、要,这都不是办法。要想和土豪做朋友,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土豪。

分析到这里,显然“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已经不能作为结论出现。未来很长的一段路,人类依然要独自前行。

然而,好消息是,相较于高级外星文明,人类的智慧是如此匮乏贫瘠,甚至“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样的话也无法明确表达出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差距。也正因为如此,以上满篇的人类思维分析也只是妄自揣测而出的一堆不切实际的愚想,你完全可以大声喊出:“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并选择其他方向去尽情地遐想。

注释:

①“旅行者1号”携带的金唱片中的问候,内容是:“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过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

②费米悖论:1950年的一天,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费米在和别人讨论飞碟及外星人问题时,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句看似简单的问话,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费米悖论”隐含之意是,理论上讲,人类能用100万年的时间飞往银河系各个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类早进化100万年,现在就应该来到地球了。

③第三类接触:指与外星人进行直接接触,看清了UFO,特别是看清了其中附载的类人高级生命体。

  • 发表于 2015-09-06 00:00
  • 阅读 ( 82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