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人头移植”将在中国进行?

近日,世界主要媒体纷纷报道,北京宣布中国和意大利医生正在计划世界首例“头移植”手术,手术将在中国实施。

美国时代

9月8日报道的标题为“ Beijing says it’s ahead in race for a head transplant”(北京称在人头移植竞赛中走在了前面),并不无调侃地特意指出,消息源自是共产党领导的新华社一本正经的严肃报道。

印度时报

世界媒体中最早报道的是印度最大的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在这篇“Chinese, Italian doctors plan world's first head transplant”(中国,意大利医生正在计划世界首例人头移植)报道中,同样援引北京的消息称,中国和意大利移植专家正在计划对俄罗斯的计算机科学家进行世界上第一例人头移植手术,他们声称这将改变人类治疗目前被认为一些无法治愈的疾病的历史进程。

并强调手术将由意大利神经学家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和隶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中国医生任晓平共同合作实施。

英国每日邮报

综合了世界几大媒体的报道,以“Human head transplant edges closer to reality: Chinese surgeon teams up with Italian doctor to perform controversial procedure in 2017”(人头移植接近现实的边缘:中国外科医生团队与意大利医生合作在2017年执行这一有争议的手术)为题进行了全面梳理。

该报首先援引印度时报的报道称,在8月26日于中国东北举行的“前沿科学”研讨会上,北京官方宣布中国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团队加入意大利医生塞尔吉奥·卡纳维洛领导的人头移植项目的准备,为了完成这一项目将建立一个专门的医疗团队,而中国将被设定为未来该项争议手术的合适地点。

报道引用塞尔吉奥·卡纳维洛在“前沿科学”发布会上的话说:“任医生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领导这个项目的人选。”

“人头移植是一个庞大复杂的项目,不是凭借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的。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中国应该是进行头部移植手术最好的选择”,他补充说。

据称,该项目已经获得了200万美元的学术和政府资助,不会因为手术还有争议而轻言放弃。

报道还追述了手术对象和志愿者,患有严重先天性肌肉萎缩的俄罗斯30多岁计算机科学家斯皮里多诺夫,今年6月份在美国举行的第39届神经学和骨科年会上义无反顾的表态:“如果换做你是我,从一出生就忍受肌肉萎缩的痛苦,你会怎么选择?我的选择也是我的最终选择,我不会改变这种决定”。

然后,对中国医生任晓平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引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这位中国医生在2013首先成功完成小鼠头移植实验,并进行1000例重复。在部分实验动物观察到术后撤除呼吸机后,实验小鼠短暂性恢复呼吸,并在几个小时后睁开眼睛。有的小鼠身体还出现抽搐表现。其中最成功的1例,小鼠手术后成功存活了1天。


接下来,复述了被质疑为天方夜谭的手术的过程和关键,不过还是那个老俗套,全无新意:


手术在深低温和麻醉之下进行,首先用极其锋利的刀片切断受体和供体的脊髓,并立刻将断端凑在一起,用塞尔吉奥·卡纳维洛称为神奇药水的生物粘合剂聚乙二醇“熔合”在一起。

术后保持昏迷状态四周时间以阻止身体移动,从而保证头部和身体愈合在一起。

期间,患者将给予小流量电击刺激促进脊髓的再生和功能链接。

等到四周后,患者从麻醉中醒来,就可以移动身体,感觉到自己的面部变化,并用术前的声音说话。

当然,患者需要接受强大的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从而防止排异反应的发生。

此外,患者将需要大量的心理支持疗法。

最重磅和有趣的是,报道最后援引的任晓平的表态:“我们想在临床上做点什么,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成功做出长期生存的动物模型”。

“目前,我没有信心说我可以在人体做这种移植。”

国内报道

来自科技日报的报道用了一个很搞笑的标题:“世界首例头部移植手术在中国进行 成功率90%”

还仅处在镜花水月的计划中的、争议巨大、能否实施尚存在很大变数的、总例数最大等于1的手术,是什么样的统计学给出了90%的成功率?

在8月27日的这份报道中,意大利神经病学家塞尔吉奥·卡纳维洛的话是报道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中国医生将参与组建新的庞大团队来实施这个项目,并强调也只有中国强大的资源和组织能力才最适合这类项目,而“成功”进行过小鼠头移植的任晓平才是可以胜任这个庞大项目当仁不让的领袖人选。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曾经卷入“论文造假”旋窝的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院士,有关“未来,首例世界头移植有可能由哈医大与塞尔吉奥团队合作在哈医大来完成”的表态。这大概也是外媒报道中所谓“北京官方”说法的出处。

至于文章标题中90%成功率,应该是记者对卡纳维洛宣称的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或者把握的误读。

综合解读

这次“世界首例头移植将在中国进行”,是近年来由卡纳维洛炮制的人头移植新闻风暴的第三季。

早在2013年,这位意大利神经病学家就语出惊人,宣布人头移植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并通过印度一家杂志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上发布了有关技术摘要。

今年年初更是高调宣布,他已经找到愿意接受移植的志愿者,世界首例人头移植将在2年内完成。随后俄罗斯志愿者浮出水面,将这一新闻炒到沸点。

这时,同样在进行这类研究的中国手外科医生任晓平开始跻身这一新闻风暴眼。日前在东北举行的“前沿科学”研讨会似乎是专门为人头移植订制,中国和任晓平被卡纳维洛推到了这场新闻风暴的中心。

据中国媒体报道,卡纳维洛是接受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邀请前来寻求合作。虽然这位人头移植的炮制者依然那么侃侃而谈,但是“自信”背后却难以掩饰其抓住救命稻草的渴望和找下家的急迫。

仔细阅读有关报道不难发现,卡纳维洛大有将世界首例人头移植这种人类史上的“首功”“强”加于中国和任晓平之意:

中国才有能力组织实施这种庞大项目,任晓平才是不二的项目领导者,该手术应当在中国进行。

另一个再次跻身新闻风暴眼的主角,杨宝峰院士似乎也同样急切的接下这块烫手的山芋。

有趣的是,未来事件的真正主角,被卡纳维洛和杨宝峰推崇为项目领袖的任晓平,在这一领域所做的工作最大的成功是:实施“异体头身重建术”的实验小鼠术后最长存活1天。该巨大成功远远不及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制造”的最长存活6天、以及任晓平的前辈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赵士杰创造的最长存活5天零4小时的双头狗的成功。

事实上,器官移植成功的标志不仅在于移植物成功的长期存活,更主要的在于移植物能实现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子宫移植为例,虽然此前世界上进行过几例人子宫移植手术,也有长期存活的例子。但是直到去年,挪威人实施的移植子宫成功诞下世界首例”移植子宫婴儿“才宣告子宫移植的首次成功。

在接受采访时,该项目新晋领袖赵晓平表示:“我们想在临床上做点什么,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成功做出长期生存的动物模型”。“目前,我没有信心说我可以在人体做这种移植。”

事实上宣告,人头移植在技术上不可行,2年内在中国进行手术不过是有人在放卫星。

扩展阅读:

人头移植,可行吗?

  • 发表于 2015-09-11 00:00
  • 阅读 ( 131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