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以下简称证券业务)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为各会计师事务所在辖区规范开拓业务,不断提...
广东辖区2019年上市公司年度审计市场 情况分析报告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修订后的《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起施行,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以下简称证券业务)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为各会计师事务所在辖区规范开拓业务,不断提升执业质量提供参考,我局对辖区上市公司2019年度审计市场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现予以发布。
一、辖区审计市场基本情况
(一)会计师事务所及人员。截至2019年底,我国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证券资格所)共40家,约占全国会计师事务所总数的0.77%,共有合伙人3928人,注册会计师30,285人。注册在广东辖区的证券资格所(包括分所,以下简称广东辖区所)共52家,共有合伙人27人,注册会计师1,850人。其中,总所仅有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正中珠江)[1]一家;分所51家,占全国证券资格所分所数量的6.56%,分布在6个地市,分别为广州(34家)、珠海(6家)、东莞(4家)、佛山(4家)、中山(2家)、韶关(1家)。分所数量最多的前五名分别为正中珠江(4家)、立信(4家)、中审众环(4家)、大信(3家)、瑞华(3家),占广东辖区分所总数量的35.29%。上述52家证券资格所中,有35家承接了辖区2019年年报审计业务(指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证券期货基金公司年审业务),审计项目数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立信(77家)、大信(74家)、正中珠江(58家)、天健(56家)和大华(50家)。
(二)审计业务收入。2019年,广东辖区所业务收入总额(包括证券类和非证券类业务)为27.89亿元,较上年下降5.1%,占全国证券资格所业务收入总额的5.43%。其中,排名前十位的业务收入总额为22.05亿元,占比79.05%。排名前四位的为普华永道中天、正中珠江、德勤华永和立信。安永华明、天健、瑞华、致同、中审众环、大信分列第五至第十名。辖区分所注册会计师人均业务收入行业均值为135.3万元,较2018年下降23.5%。排名前四位的为普华永道中天广州分所、德勤华永广州分所、瑞华珠海分所和瑞华广东分所。
(三)行政处罚与行政监管措施。2019年,证监会共对5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进行了6家次、10人次的行政处罚,未涉及辖区会计师事务所。广东证监局共对5家会计师事务所及签字注册会计师采取了10家次、20人次的行政监管措施,分别对正中珠江、中勤万信、天健、中审众环、立信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在辖区上市公司收购、年报等执业项目中未能勤勉尽责的行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
(四)审计市场集中度。2019年,广东辖区年报审计市场集中度较2018年相比有所下降。按证券业务收入和客户数量计算,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均为内资所,占比分别为72.47%和78.72%,其中立信均位居第一。按辖区上市公司客户2019年末的总市值(2020年上市的公司按2020年7月1日总市值)和资产总额计算,排名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比分别为85.99%和88.86%,其中立信位居第一,安永华明、普华永道中天和毕马威华振三家国际四大中国内地成员所(以下简称国际四大所)进入前十。
(五)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收费。截至2020年6月30日,辖区共有32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年度审计报告,审计收费合计39,183.51万元(其中3家公司在2020年发行上市,未单独计算2019年年报审计费用,此处统计的为326家上市公司情况),平均每家审计收费120.19万元,较2018年度增长了5.04万元,增幅4.38%。其中,国际四大所的审计收费占比10.13%,与2018年的13.14%相比有所下降。从收费分布来看,在50万元(含)-100万元区间,客户占比最高,为46.15%,其次为100万元(含)-300万元区间(占比41.85%)和50万元以下区间(占比8.62%)。
(六)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变更及签字会计师轮换。截至2020年6月30日,辖区有91家上市公司变更了2019年年报审计机构。新承接业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致同(14家)、华兴(13家)、大华(11家)、容诚(9家)、中兴华(6家)和中审众环(6家)。天健、亚太、大信、立信、中兴财光华、信永中和和利安达等分列第六至第十位。从原因来看,22家属于审计团队携项目换所;20家是因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要求换所;18家是因公司业务发展和总体审计需要或聘期已满;18家是因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已连续服务多年;9家是因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被立案调查或存在人员变动;3家是因前任会计师事务所受疫情影响,审计进展较缓慢;1家是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公司财务指标异常,审计风险高,导致换所。经数据比对发现,有5名在辖区执业的注册会计师违反了关于连续提供审计服务年限的规定。
(七)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和内控审计意见。截至2020年6月30日,辖区共有27家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以下简称非标意见,包括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审计报告,占329份年度审计报告的8.21%。其中,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报告为6份,与去年持平;保留意见报告17份,较去年增加10份;无法表示意见报告4份,较去年增加1份。从审计意见类型看,年审意见为非标意见的公司较去年增加11家,占全国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公司总家数(263家)的10.27%。在内控审计方面,辖区有17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度内控审计(鉴证)报告,较2018年的219家下降了21.46%。从意见类型看,文化长城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控鉴证报告;国盛金控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内控鉴证报告;*ST宜生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控审计报告;其他上市公司的内控审计(鉴证)报告均为标准无保留意见。
(八)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从2018年和2019年两年披露情况来看,关键审计事项聚焦领域越来越集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前五大关键审计事项保持不变,分别为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商誉、存货、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其中,2019年上述五项合计占辖区全部关键审计事项的80.38%,较2018年增长2.79%。从单份审计报告看,关键审计事项的数量从1项至4项不等,其中208份审计报告披露了2项关键审计事项,占比64.20%,较上年有所下降;66份审计报告披露了3项关键审计事项,占比20.37%;9份审计报告披露了4项关键审计事项,占比2.78%。
二、辖区审计市场特征、趋势
从2019年度上市公司审计情况来看,广东辖区审计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注册地地域集中。广州集中了67.3%的会计师事务所,除广州外,其他综合实力较强的所,集中于珠三角等广东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该特点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特征一致,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与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呈正相关。
二是业务收入全国占比较低。2019年度,注册地在广东辖区的证券资格所业务收入,占全国证券资格所业务收入的比重较低,仅有5.43%。注册地在广东辖区的证券资格总所仅有正中珠江一家,其他均为分所,相关数据说明各分所承接业务的区域性较明显,业务承接范围未明显拓展至除广东辖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三是收费相对呈下降趋势。从辖区审计收费整体情况来看,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水平相对于客户资产规模来说处于下降趋势,资产规模较大公司的审计收费增长速度远低于其资产规模的增长速度。随着上市公司资产规模的增长,审计收费占公司资产的比例明显降低。此外,从平均审计收费来看,国际四大所的优势明显;国内所的审计收费多集中在100万元以下的区间内,业务数量占总数的54.91%。
四是业务承接以国内所为主。承接辖区年报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排名前十的国际四大所仅有毕马威华振一家,其他9家均为国内所。
五是市场的集中度较低。从证券业务收入、客户数量、客户总市值和客户资产总额分析,与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其他辖区相比,广东辖区资本市场的年报审计市场集中度略低于北京、深圳,竞争程度略高于北京、深圳;年报审计市场集中度略高于江苏,竞争程度略低于江苏。
六是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增多。从辖区上市公司2019年年报审计意见情况来看,被出具非标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较2018年增加11份,占比较2018年增加2.88%,主要来自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数量及占比增加。
三、审计报告(意见)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年报审计监管情况,辖区上市公司2019年审计报告及审计意见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一是审计意见的表述不规范。部分审计机构发表保留审计意见时未按准则要求在表述中包含有“保留”的措辞。
二是审计责任的表述不严谨。某审计机构在对辖区某上市公司集团审计出具的审计报告中,未表述为是对合并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三是对重大事项影响的判断不恰当。个别审计机构对重大且影响广泛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作为形成审计意见基础的事项,未恰当判断其影响的广泛程度,从而影响审计意见的恰当性。
四是发表审计意见类型不规范。针对同一类型的事项,不同审计机构发表的审计意见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审计机构倾向于用带解释性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用保留意见代替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五是适用的准则不恰当。某审计机构在对辖区某上市公司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时,仍然包含了第1501号审计准则第二十八条第(二)项和第(四)项中规定的要素,与第1502号审计准则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符。
六是关键审计事项选取或应对不完整。如,部分审计机构对上市公司存在“存贷双高”等现象,未将货币资金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某审计机构将上市公司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但对于主要客户与供应商可能与审计对象存在潜在的关联关系等情况,未明确核查关联关系的应对措施。
七是关键审计事项的表述不清晰。部分审计机构在审计报告中的“关键审计事项”中未按照准则要求索引至相关财务报表。部分审计机构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审计应对”措施表述简单,无法判断应对措施是否恰当。
·······································································
深圳审计和税审报告在哪里做?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找深圳的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做,找其他市的做就要备案比较麻烦 你要快点了,税审报告这个月底就要交了 ,审计报告下个月也要交了
···································^^····································
三资企业要求是要有审计制造的,,至于税审计制造就不知了,。
税审报告要不要要征求税务局
报告费用是多少各个事务所可能收费不同。。。可以讲价
···································^^····································
在深圳,办理营业执照一般是3个工作日左右。
一、在深圳,注册公司的流程如下:
核名称——提交资料——等待审核——通过审核领取执照——刻章——公司开户
二、注册套餐会比较优惠些,套餐里面包括的内容比较齐全,有以下内容:
1.注册公司;
2.做账报税一年;
3.按时年检年报;
4.刻章:包刻公章,私章,财务章,如需刻发票章或者其他章均可统一说明;
5.指导如何开票;
6.开通电子税务局;
7.启用税种;
8.日常的财税咨询。
三、注册公司所需的资料有:
1.公司名称:深圳/深圳市+字号+行业+有限公司
2.注册地址:真实有效
3.注册资金:认缴制,不用实际出资
4.经营范围
5.法人股东监事身份证拍照,具体股权比例
6.U盾:用来网上签名的,办理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中的一个(办理深圳的U盾),办理时需要激活,或者办理数字证书
7.法人电话号码(办理U盾时跟银行预留的号码一致)
注:办的是除深圳外的银行卡开通的深圳U盾是不能签名,必须都是深圳市内的
相关资讯有什么不明白可@me.
·······································································
深圳市2019年度绩效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现根据《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定》,报告深圳市2019年度绩效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提出的审议意见,如桂市长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六届一百九十次常务会议,专题部署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各责任单位按照“进一步优化专项资金扶持方式,不断完善重点支出的绩效考核机制,严格规范民生基础项目管理程序,切实提高绩效管理部门主体责任”的要求,围绕2019年绩效审计发现问题,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会议的各项精神以及先行示范区意见精神,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深圳市2019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共涉及整改事项39个,其中完成整改21个,正在整改18个。截至2020年2月,各责任单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58项。相关单位通过核减投资额、调账等方式加强整改,涉及资金9.88亿元。审计移送违法违规问题线索55条,涉及金额30.66亿元,问责处理14人。22家责任单位主动公开整改结果。一是各责任主体坚决担负起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担负起主体责任,对照审计发现问题逐项落实整改。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担负起监管责任,及时指导督促整改。二是围绕问题压实压细整改责任。相关单位围绕问题推动目标化管理,制定整改工作要点,逐项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责任明确到相关部门。三是围绕问题加强协调配合。针对存在体制机制梗阻,涉及多个整改主体的责任事项,各责任单位加强联动机制建设,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四是围绕问题加强过程化督导。相关单位对审计发现问题定期督办,定期汇总整改工作进展情况,主管部门通过与市政府督查室建立联动机制,通过每月通报,推动工作进度。审计机关作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踪检查和督促责任部门,全链条闭环式持续抓好落实。一是优化工作机制。对整改事项实行“挂销号”动态管理,督促被审计单位主动向社会公开整改结果。二是加大跟踪检查力度。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整改期间采用发放整改文书以及实地核查等形式跟踪督促;整改期结束后,对未销号事项,持续跟踪后续整改情况;对整改不到位、屡审屡犯和拒绝、拖延整改等情况,依法依规采取督办督察等措施。三是加强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及时向执行审计的业务处(室)反映整改结果,并将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纳入下一阶段项目审计内容。督促有关单位加强问题整改、落实责任追究,坚决杜绝虚假整改、文字整改等情况。(一)加强科技创新项目的管理和扶持力度,全力推动市委市政府科技创新系列重要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本年度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了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政策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扶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实施等情况,各相关责任单位在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注资力度、支持产业市场化发展、健全扶持资金管理机制等方面推动整改。1.关于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项目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市科技创新委发布实施了《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管理办法》《深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二是加强项目管控。市科技创新委制定了《超期未申请验收项目处理方案》,明确规定了超期未申请验收项目的各种处理措施。截至2020年2月,绩效报告涉及的17个超期未申请验收项目,6个项目已完成验收,涉及项目资助资金1,100万元;4个项目正在进行验收,涉及项目资助资金700万元;2个项目已撤销,退回项目资助资金及孳息201.29万元;5个项目正在按不同情形分类处理,涉及项目资助资金800万元。2.关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存在不足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扶持力度。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继续加大生物医药产业专项资金的分配投入,2020年向社会征集项目70个。市科技创新委在2020年科技计划项目中,计划资助生物医药领域基础研究项目554个,资助金额1.14亿元。发布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指南149个,计划资助金额2.04亿元。发布技术攻关项目指南32个,计划资助金额1亿元。二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市财政局不断加大对政府引导基金的注资力度。截至2019年12月,引导基金参股新兴产业发展基金47支,基金规模1,607.61亿元;参股子基金累计对外投资项目2118个,投资金额1,070.17亿元;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775个,投资金额861.23亿元。三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项目验收预警机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阳光资金平台”组织实施项目的督促、提醒以及资金收回。截至2020年2月,到期的项目中,已验收21个,其中合格17个。四是扎实推进违规失信惩戒工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强化对失信名单的核查和监管,对违反规定的项目单位予以资金资助限制。市科技创新委建立科研诚信异常名录,截至2020年2月,共收录246条科研诚信异常信息,其中法人54家,自然人192名。3.关于“一区两城”建设工作推进需加大力度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功能,促进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深港合作区领导办增加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3家单位,加强了市区联动。2020年1月14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方园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措施(暂行)》,正在研究支持合作区科研项目的有关优惠政策。二是优化工作机制,科学合理确定工作任务。深港合作区领导办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督查督办,对相关区承担的开发建设工作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出台了《2020年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工作要点》,共计50项重要工作,明确了完成时间表。光明区政府建立了任务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季度反馈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制定了《光明区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2020年工作方案》。三是形成合力,着力推动“一区两城”创建工作开展。市发展改革委推动促进西丽湖科教城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范围。南山区政府形成了部省市共建科教城推进方案讨论稿。市科技创新委参与起草和论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总体发展规划》《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空间发展规划》。(二)加强民生基础项目建设管控,充分发挥国有资金使用效益本年度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了民生基础项目工程造价和工程建设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各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加强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和建设过程项目管理,努力实现建设项目全周期成本最优。1.关于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规范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审。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修订完善了《预算项目评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各单位在申报项目时提供专业的可研报告、评审报告或者评估报告。市公安局引入设计监理单位审核前期方案设计和工程概算。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投资。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公安局分别修订了《合同管理规定》和《市级政府投资基建项目管理规定》,明确建设项目设计合同须有限额设计的条款。深圳机场集团全面推行限额设计,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合理分配责任,确保在设计阶段控制造价。2.关于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强化工程造价控制。深圳机场集团扩建工程指挥部修订了《招标采购实施细则》,明确相关规费,规范材料调差。二是积极规范信息化工程造价。市公安局参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引入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编制信息工程造价。3.关于设计变更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严谨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健全完善工程变更、签证管理办法,制定了《关于加强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审核变更签证,核减滨海大道桥梁景观照明工程违规变更签证费用25.49万元。加强建设项目负责人、承包商等相关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共计举办2场,60多人次培训会。4.关于工程结(决)算阶段履行主体责任仍较为欠缺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扎实做好前期工作。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成立前期工作专项小组,做好项目建设相关规定的学习等前期准备工作。二是切实做好造价结算审核。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认真履行审核主体责任,重点核对工程量清单,核查材料设备价格虚高、有关费用计取偏高、摊销不合理等问题。参照《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对工程结算、竣工决算核减率超过5%的,采取通报、约谈相关责任人、扣减造价咨询单位委托费用等措施。市公安局通过委托第三方造价咨询单位,解决41个项目结算超预算的问题。5.关于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科学制定项目进度计划,加强项目考核。特区建发集团通过修订《集团全周期计划管理办法》《二级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建立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完善项目联动巡检机制。深农集团以加强项目考核为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光明公益性农批市场项目预计2022年7月整体竣工,深圳国际农产品物流园菜篮子工程项目预计2022年底完成交付使用。二是强化合同管控,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规定竣工决算前进度款支付不得超过75%,剩余25%在竣工决算后严格按合同支付。每年定期选取3—4个单位开展财务收支审计,通报和约谈存在问题单位。三是强化预算约束,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逐一梳理审计报告涉及的207个项目,统筹协调解决历史沉淀资金问题。深圳机场集团将投资计划纳入全面预算管理。截至2020年2月,审计报告涉及的沉淀资金3.22亿元支出3.21亿元。市公安局合理编制项目“三年滚动计划”,截至2020年2月,审计报告涉及的沉淀资金0.47亿元支出0.18亿元。(三)加强教育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教育发展的“深圳质量”本年度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了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各相关责任单位通过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提升科研项目执行管理水平,提高实训基地使用和经费使用效率推动整改。1.关于项目目标未达预期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努力扩大招生规模。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累计举办970余次各类型招生活动,当年在校生6245人,预计2020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约7500人。二是强力推进校区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与市建筑工务署建立沟通机制和建设推进协商制度,确保项目按时交付。2020年计划交付约36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2月,当年应交付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三是充分发挥残疾人职业康复服务项目效益。市残疾人联合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了《智力及精神残疾人阶梯式综合职业康复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指导民爱服务中心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通过加大就业创业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模式等措施提高残疾人就业率和受益覆盖率。 2.关于科研项目执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健全完善科研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修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绩效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健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二是统筹规范项目结余资金。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发布了《关于收回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运行经费资助的通知》《关于我校科研启动项目到期后结余经费使用期限和结项要求的通知》,规范了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的留用和清退,预计在20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项目结余资金的统筹梳理。三是提高科研项目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实现了科研出账合同审核网络化,建立了出账合同电子归档管理制度,健全了科研仪器设备验收模块,形成了“采购招标管理-出账合同管理-设备验收”的全链条信息化管理体系。3.关于部分实训基地及经费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联合市教育局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两局门户网站上公布实训基地岗位情况,建立了评审和定期检查评估制度以及闲置黑名单制度,加强对实训基地材料审核,清退闲置浪费的实训基地。市人力资源保障局所属两所技工院校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动态管理实训基地。二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率。截至2020年2月,市教育局主管的职业院校2018年实训基地教育经费2,350万元,已使用1,411.4万元,剩余经费将按项目进度完成使用。(四)加强水污染项目建设推进力度,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本年度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了水污染治理和水质净化等方面的情况,各相关责任单位通过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监管以及提升水质净化厂运营绩效进行整改。1.关于水污染治理项目建设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内容。针对沙湾河11个子项目与沙湾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部分建设内容重合的问题,市水务局及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与龙岗区水务局达成一致意见。针对李朗河清基剥离工程等尚未全部完工的5个子项,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以减少重复建设为原则,与龙岗区水务局划分移交边界,并履行相关手续,按实结算。针对沙湾河整治与2017年清淤工程施工范围和建设内容重合问题,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在核实后,据实对沙湾河整治中的清淤工程量进行结算。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市水务局和市水污染治理指挥部办公室每半月汇总相关工程进展情况,联合市政府督察室每月定期通报进度。2019年安排的307个水污染治理项目中,253个已提前或超额完成年度任务;28个完成或基本完成年度目标。2019年完成水污染治理工程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35.2%。新建污水管网377公里,完成率124.7%;修复存量污水管网912公里,完成率105.6%;完成4840个正本清源改造,完成率145.3%。159个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初见成效。1467个小微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2.关于水污染治理项目资金监管不规范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全面加强合同和财务管理。市水务局责成建设单位及时修订合同管理制度和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健全合同支付审核程序,在“智慧水务”一期工程中统筹建设水务工程全过程管理系统。二是全面加强工程款支付审核管理。市水务局认真梳理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明晰责任,规范监理日志和监理月报,全面落实“严管重罚”,撤换沙湾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对负责茅洲河(宝安片区)的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人员给予罚款处罚。3.关于水质净化项目运营效益不佳的问题,各相关责任单位主要采取以下整改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市水务局全面推进排水管理进小区,强化排水户监管,健全生活污水应接尽接制度,创建“污水零直排区”,提高污水收集率,大力开展清污分离,大力实施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等工程。二是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面源污染的监管排查。市水务局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排水评估、排水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工业企业在线监控系统,精准打击工业废水偷排、超排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水质净化厂运营方财务监管。市排水管理处督促水质净化厂在每年五月底前完成财务报表年审,并通过市水务局官网等渠道向社会公布。从整改结果来看,《深圳市2019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大部分问题整改措施得力,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有18个事项处于正在整改阶段,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解决,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一区两城”创建工作等。二是受疫情影响错过当期整改时机,补办手续或推进项目建设需要等待合适时机,如人才安居房建设缓慢等。三是情况复杂,存在涉及部门较多、牵涉面广、纠纷易发等工作难点,需要统筹各方合力推进,如水污染治理等。接下来,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审计整改工作的要求。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推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二是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等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深入分析原因,主动查找制约政策实效、教育发展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从体制机制破解整改顽疾。三是全面提高审计整改成效和水平。加快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新格局,结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加强审计结果运用,严肃追责问责,加强协作机制建设,合力推动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