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方程式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表明一个社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根据这个等式,钱的数量乘以花费的速度,等于花费的金额。这部分等式等于价格水平乘以交易量。一般来说,交换方程表明,一个社会中的钱越多,最终会导...
交换方程式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它表明一个社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根据这个等式,钱的数量乘以花费的速度,等于花费的金额。这部分等式等于价格水平乘以交易量。一般来说,交换方程表明,一个社会中的钱越多,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
![]()
商人竖起大拇指。经济学家通常关心特定社会中物价上涨和下跌的原因,以及物价对社会整体经济健康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对社会中较贫穷的人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保持物价水平在合理水平是最重要的。随着更多的货币在社会中流通,它往往会推动物价上涨。这是货币数量论的基本原理,交换方程式是用来说明这是如何发生的。作为交换方程式如何运作的一个例子,假设一个社会中有50个单位的货币。这50个单位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总共花费了5次。5倍是方程式中的速度,或V,50个单位是货币供应量,或者M乘以V得到消费量,也就是说,在这个例子中,支出是250个单位,或者是50的5倍。交换等式的另一边是经济中生产者的反应。等式的这一部分是价格,或者P乘以交易,如果商品的生产者把平均价格定为25个单位,那就意味着交易量将通过颠倒方程,将250个单位的支出除以25,得出在这段时间内总共有10个交易交换方程表明,流通中的货币量直接影响价格水平,随着更多的货币流入社会,生产者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满足对其产品需求的增长,从而做出实物反应。当需求得到满足,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就会达到均衡到那时,价格会开始回落,在买卖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循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