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酒鬼就没战斗力?欧洲中世纪军队里的酒文化

在基督教世界的军队中,酒是行军打仗不可避免的物品,欧洲人没有中国人一样喝开水的习惯,喝凉水在基督教传统中是赎罪的表现,因此中世纪和近代的基督教国家行军中啤酒就是他们日常的饮料。

欧洲国家行军时必然要搜挂当地的酒类资源,啤酒、葡萄酒当饮料,烈性酒用来消毒充当麻醉剂是当时军队的普遍做法。烈性酒中威士忌和白兰地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随时享用的便宜货色,它们一般是军官阶层的饮料。而且由于害怕士兵喝酒误事,当时的军队中对这类的烈酒管制很严格。普通士兵要喝道这种列就有两个途径,一是舍得花钱,花上比正常价格高十几、二十倍的价格向随军商人购买,通常喝不了几杯就会花掉当月的工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负伤时,在巴斯德以前欧洲军医们处理化脓的伤口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拿酒精消毒,烈性酒就是当时最好的消毒剂;二就是快速切除受伤的肢体,当时的军医做外科手术基本上和锯木头差不多,他们会给伤员烈性酒,然后在几分钟之内就把伤者的肢体锯掉,法国军医的最高速度平均一分半钟就做完截肢手术。

和禁酒的奥斯曼军队相反,哥萨克人在大规模军事行动前往往会像不要钱痛饮美酒,以至于波兰人会把哥萨克人群落大规模的饮酒当成是他们是否出征的依据。哥萨克人是酒类的狂热爱好者,在作战方面也不含糊,他们和禁酒的奥斯曼帝国军队作战胜多负少。在17世纪初黑海地区的哥萨克群落不断侵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些乌克兰的哥萨克不同于他们的顿河亲戚,黑海的哥萨克群落是波兰军队最好的堑壕战步兵兵种和海盗。查波洛什人是黑海地区哥萨克的俗称,面对这群胆大妄为的家伙,奥斯曼帝国似乎没有太多的办法,著名的油画《查波洛什人回信土耳其苏丹》就是当时奥斯曼帝国和查波洛什人关系的真实写照。

查波洛什人袭击过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市场,船队甚至一度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1638年他们甚至直接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重要据点亚速港。查波洛什人并不想套牢在亚速港,因此急于找了下家沙皇俄国接盘。后者显然没做好和奥斯曼帝国开战的准备,拒绝了这种“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一个称职的哥萨克首领必须要有强硬的手段和豪爽的性格,而体现他们豪爽性格最好的手段就是开怀畅饮。哥萨克人的冒险并非只局限于东欧一角,《火与剑》三部曲中的反派之一赫米尔尼茨基就参加过红衣主教围困拉罗舍尔的战斗。哥萨克人的在狂欢烂醉中战斗,也在醉眼朦胧中和沙皇俄国、波兰、瑞典、奥斯曼等多个势力叛服不定,他们可以在为了上帝和东正教的旗号下解救黑海的奴隶(黑海的奴隶是土耳其后宫和达官贵人奴仆的主要来源,奴隶中有很多人并不想被哥萨克解救,认为在异教徒的豪宅中做奴隶好过被哥萨克解救),也可以为了金钱翻脸就抢自己的基督教同胞,可以为了自己的民族独立和波兰翻脸,也可以为了对抗波兰把自己的民族置于奥斯曼和沙皇俄国的统治下。

最能体现这群醉鬼战斗力的还是亚速港的争夺,沙皇俄国得到亚速港是在1696年,靠着彼得大帝的苦战才夺取的。此后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围绕着亚速港展开连年苦战,彼得大帝也经受不起这种鏖战,终于在1711年放弃了亚速港。彼得大帝和瑞典的查理十世争雄时,乌克兰的哥萨克成了左右战局的重要力量。最后的结局是哥萨克人放了查理十世的鸽子,让查理十世输掉了这大概是喜欢豪饮美酒的彼得大帝相对于烟酒不沾的查理十世更讨哥萨克人喜欢吧。好吧,言归正传,沙皇俄国在东欧经营多年,人脉和影响力绝不是初来乍到的查理十世可以比美的。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作者原廓。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 发表于 2017-01-23 00:00
  • 阅读 ( 78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