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症,到底是个啥?

近日,某东商城的创始人在央视《遇见大咖》里说了一段话,之后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

他说,“我这个人脸盲,说实话,根本分不清谁漂亮谁不漂亮,我跟我老婆在一起,不是因为她漂亮,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她漂亮不漂亮。”

这是秀恩爱还是真脸盲?

问题来了,到底脸盲症是什么?

脸盲症,又称为面孔失认症,它是一种认知障碍疾病,是指患者因大脑部位功能受损,无法辨识熟悉的脸孔,包括本人自己的面孔。

脸盲症患者有何表现?

1944年,苏联红军进攻德国,一名德国中尉后脑中弹被送到医院。伤愈之后,这名中尉发现连打扮成护士的妻子也认不出来,甚至觉得镜子里的自己很陌生。根据这名中尉的特征,德国神经病学家约阿希姆·博达默创造了“脸盲”这个词。约阿希姆·博达默创建的这个词很是形象,描述脸盲症患者的两种情况:一是看不清别人的脸,二是看得清楚五官,但却对他人脸型毫无辨认能力。

(脸盲症第一种情况:看不清楚别人的脸)

(脸盲症第二种情况:对他人脸型毫无辨认能力,到底谁是曼德拉?谁是安南?)

每次在聚会时都是连连看,难道是脸盲症患者记性太差?并非如此,对于姓名、发生过的事情、读过的书等,他们都是有记忆的,但是他们对于相貌的记忆却无能为力,即使是自己在镜子中的模样。

脸盲根源在于大脑

识别面孔的脑区包括梭状回、枕下回(inferior occipital gyrus)和颞上沟区域,这些区域的损伤或者发育不完善会导致脸盲症。也有研究表明,这些区域之间的神经连接出现异常的话也会引起脸盲症。

脸盲症,按照致病原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性脸盲症和后天获得性脸盲症。

遗传性脸盲症指出生起就伴随的特异的面孔识别障碍。遗传性脸盲症有的只有面孔失认表现,有的还伴随有其它神经方面的缺陷,为其它疾病的一个症状,如Alzheimer或孤独症(autism)。

人们都曾有看到一个面孔却并不能识别这个面孔的经历。这不是一个不寻常的经历,因为在一个拥挤或不熟悉的地方,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的。因此,没有人认为这是罕见的。这种正常人看陌生面孔的感受正是一个面孔失认症病人在观察任何面孔时所感觉到的。因此,面孔失认症病人也就不知道他们有任何的缺陷。

这一类患者并不知道其他人看面孔的感觉,从无真正面孔识别的体验。以为大家都是这样的,长大之后才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他们辨识人,是通过别人的发型,背影,穿着,身材,甚至声音,言行举止,就是没有脸。可是一旦别人的发型穿着改变了,他们也必须重新认知这个人的“样子”,这些都是他们的生活中我们无法体会的挑战。

后天获得性脸盲症是指由于后天(特指成年后)的疾病或者脑部创伤引起的面孔识别障碍。疾病或损伤引起的面孔失认症病人,据他们损伤的程度,也许不能识别他们曾经认识的人,或者他们不能识别陌生的人。中风、脑部受到撞击或疾病引起加工面孔的脑区受到损伤均可引起面孔失认。

因为损伤引起的后天获得性脸盲症易被注意到,所以文献报道的主要的是这种病例,但事实上,遗传性脸盲症的病人更多。

你是不是脸盲?

面孔识别能力可能像一个连续的光谱,最低的一段是“人面失认症”,举目皆是陌生人,转身四顾茫然;最高的一段则是“超级识别者”,即便相隔多年,也还是恍如初见。大多数人介于两者之间。

脸盲症能治吗?

目前没法治很遗憾,以现在的医疗水平,人面失认症还是“不治之症”。目前在医学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通过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也能有所改善。轻度人面失认症患者能够认出家人朋友和经常见面的人,这表明通过不断地加强印象,认人能力还是可以提高的。大多数人面失认症患者会通过衣着和发型来认人,但这个方法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朋友换了一身衣服就可能认不出,得重新记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记住更多细节来帮助识人。比如声音、走路姿势,手部形状甚至是露出的牙齿。

综合自:

吴文邓圣君. 面孔失认症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4.

《1分钟心理学:脸盲症科普专题》

  • 发表于 2017-02-10 00:00
  • 阅读 ( 7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