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短信群发是种坑爹的行为?

01

又过完一个新年,又收到了一大堆群发祝福。

这些年,春节拜年的方式从电话、到短信,再到近几年的微信,祝福语越来越别致,或温情款款,或有趣生动。我们越来越多的记住了祝福的内容,却越来越难想起发祝福的人到底是谁。

我是个传统的人,每年过年发的祝福信息不多,但有些人,是一定要问候到的,比如大学的恩师,比如内心尊重的长辈,比如工作后相处不错的同事,还有这一年给我自己温暖的人。

一个个发过去,不过20余人,每个信息字数不多,但都带着真心的祝福。

想来,人与人的情谊,无不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一起共进午餐,一起懊恼吐槽中建立起来的,你这样,在瞬间就招呼了几百人的祝福,又能渴望谁在你深夜无助时,陪你畅述心声呢?

02

不过,依然有那么多人在群发着祝福。群发节日祝福的人,到底过着怎样一种人生?为什么他们这么着急要去和全世界宣告“我情商低而且还不走心”?

我的一个朋友在某大型企业从事销售,每天的工作便是与各种客户打交道,每一个都是衣食父母,得罪不起。工作数年下来,手机里的联系人过千,多半是客户,逢年过年,发个微信祝福,是维系关系的必须。

朋友向我吐槽:“谁不知道群发的微信诚意有限,可是是因为要照顾的人太多,精力又太有限,也不得不如此。”

我问他:“你发的祝福,你觉得对方看得到、记得住吗?”

他笑说:“有的能看到,有的估计一闪而过,看过也忘了吧。我就图个心安。”

听着朋友的解释,想到俞敏洪曾写过一篇题为《不要浪费时间追逐无效关系》的文章,提到有个年轻人曾在不同的场合出现过5、6次,并次次要求与他合影,问及原因,年轻人答:“想混更加有用的社会关系。”

老俞感慨:这种浮光掠影的场合,怎么可能混到有用的社会关系,冲他这样赶场,就算是我亲弟弟,我也不会理他了。

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太急,急到以为,一个微信,一张照片就能换得一份关系。

人与人的交往,友情也好,爱情也罢,最讲“公平”二字。研究表明,处在公平关系中的人们往往满意度最高。那些认为其关系不平等的人往往会觉得不舒服;占了便宜的一方会觉得内疚,而被占便宜的一方会感到愤怒。

你问,交往中的情谊,究竟如何丈量,怎样才算得公平?

其实,我们有意无意间,时刻都在评估,即便小到发微信祝福这件事。你若用心编写祝福,对方哪怕只回“谢谢”二字,都带着温度。若你复制粘贴群发,对方多数也拿群发的信息来回应你,这一来一往间,是彼此的敷衍。

其实所有的感情都需悉心浇灌、用心经营的道理,无非是一颗害怕“错过”的心在作怪骂了,这个时代,仿佛人人都患上了一种叫“错失恐惧症”的病。

所谓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特指那种总在担心失去或错过什么的焦虑心情,也称“局外人困境”。具体表现为无法拒绝任何邀约,担心错过任何与有助人际关系的活动。“错失恐惧症”一词最早由作家安妮·斯塔梅尔使用,后美国《商业周刊》上的一篇文章使用了它,广为传播。

错失恐惧症像一种传染病,染此病者不惜代价,被各种充斥眼前的信息和社交关系裹挟,焦虑却又无力摆脱。

其实,早在1984年,电子邮件刚刚兴起的时候,Elizabeth Ferrarini就提出了资讯癖(Infomania)的概念,资讯癖随时随地都在查看邮件,不愿错过任何一封邮件和信息,工作和娱乐的界限变得模糊,上班和下班的状态也越来越难分清楚。同时,“专注”变得越来越困难,工作及学习效率越来越低。

而如今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状态则更甚。

03

古铁雷斯等人(1999)认为,应该感谢现代传媒的存在,它使我们在一个小时内可能看到“很多更有吸引力、更成功的人,而我们的祖先则要花一年甚至是一生的时间才能看到那么多有吸引力的人。”

但现代科技的存在,是福利,也是焦虑的根源。

我们认识的人越多,就觉得需要认识、需要维系的关系更多。群发的微信,小小的细节,折射出的是,人们对于“错过”的恐惧。

害怕照顾不周、害怕忘了谁,同事、朋友、领导、客户、还有某个场合认识的潜在客户……粗略算来,该打点、问候的已达数百人,如此庞大的群体,别说是电话、一一发微信祝福,都是庞大的工程,于是,权衡之下,群发是最省事儿的方式。

只是这样的群发,你投入的心力有限,对方也必然感受不到祝福的诚意,实在是徒劳。

你若真有意维持一段感情,花点心思记住对方的生日或是重要的日子,适时的写几句祝福语,同样是微信祝福,效果必大有不同。几百个人挤在一天祝福,随意潦草,不如把功夫用在平时。

你若真心在意对方,在看到朋友圈里发心情沮丧的信息时,花几分钟,私信问一句:“你还好吗?”

你若真心挂念一份情谊,在彼此忙碌之余,偶尔想起,给Ta打个电话,问问近况如何,冰冷的文字远不如声音亲切温暖。

科技的发展,为的是我们在不方便联系对方时多一个途径,而不是将唾手可及的感情,凝缩在格式化的微信祝福里。

春节的微信祝福,也应该是有温度的。

它该是“上次见面,听你说母亲身体不好,现在好些了吗?祝你2017全家健康安乐!”

它该是“2016年,看到你在事业上取得的成绩,作为朋友,真心为你高兴,祝2017年,一切顺顺利利!“

它该是“去年,你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可爱的宝宝,一定很开心吧!祝2017事业红火,小家和和美美!”

如此,祝福才有了它的意义,否则,又何必发呢?

群发的祝福,传递的是敷衍和焦虑,侮辱的是自己。


文:若杉丨壹心理专栏作者

  • 发表于 2017-02-09 00:00
  • 阅读 ( 75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