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除夕钟声是108响?

用钟鼓声来辞旧迎新,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辞旧迎新,年年岁岁的新年及除夕之夜,北京城内外都会听到来自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传出的响亮而绵长有力的108响钟声。钟声洪亮、庄严,音波起伏,节奏明快,击钟的尾音可持续一分多钟,钟声可远传至二十公里以外,并通过电视台、电台播向全国,增加了春节的节日气氛。

钟作为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传说在黄帝炎帝时期就已出现了。鸣钟击鼓自古也成为皇家庙堂以及黎民百姓祭祀上天、祈福、迎福、祝福、免灾驱邪的一项礼俗。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随着佛教在东汉时传入我国,钟鼓便同佛家结了缘。在众多寺院内的东西两侧都建有报时的钟鼓二楼,鸣梵钟与击鼓既用于寺庙的法会佛事活动的礼仪,亦曾是城镇乡间旧时定更报点的“报时台”。如在北京古老的雍和宫里,僧人每日上殿诵经均鸣钟击鼓,寅时撞响悦耳的钟声,酉时即敲响如雷的鼓声,钟鼓声曾响彻四九城内外。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明永乐年间于地安门大街的北端筑有钟鼓二楼,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在高47.9米的钟楼上悬有63吨的青铜报时钟,高46.7米的鼓楼内有一面大鼓、二十四面小鼓,共25面更鼓。今日的钟鼓楼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自明清至民国初时,钟鼓二楼始终掌管着京城内外的报更报时的任务,可以说老北京曾是在钟鼓楼的鼓鸣钟响声中入睡和苏醒的。

据我国古籍所述,钟本是聚集在地下的阳气,敲钟就是要把阳气从地下唤出来,约从汉代开始古人就有于夜晚敲钟唤阳,白天击鼓避阴之俗。古人认为元日前的除夕之夜为一岁之末,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一天,到除夕子时正零点时,阴气盛极,所以此时应鸣钟击鼓以避阴,迎接新的一年的阳气,因此“鸣钟击鼓迎新年”之俗兴起,并曾一直在我国各古城延续着。

那么,在除夕夜子时,当悠扬深沉的吉祥钟声响彻北京夜空,有人也许会问:除夕钟声为何总是108响呢?我们知道,清初时曾规定钟鼓楼要昼夜报时,乾隆年间后改为夜间报更,从那时起清代钟、鼓楼司职的更夫,在报更报点时很有规律,很讲究敲击的次序与节奏。清末民间就流传有“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的俗语,其形容的就是宣统时期钟楼鼓楼在交子、正午时两次击鼓撞钟的事儿,每次都是各54下,而非108响。而我国古今寺庙除夕辞旧迎新的祝福所用乐器、节奏、韵律,尽管各有异同,但却都是敲108响。

据研究资料可知,除夕的钟声是伴随佛教的发展而形成的。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佛教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随着佛经的翻译与研究,在得到逐渐发展的同时,寺庙也兴起了除夕敲钟的习俗,到了隋唐时期,除夕钟声随之定为108响。

佛教认为敲108下即可消除人的108种烦恼。所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108种烦恼即众生之烦恼种种,能生种种恶业。是由六根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18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18种;总共为36种,配以过去、现在和未来合为108种。108响钟声,代表断除108种烦恼,而证得108种无量三昧。三昧即是心安住于一境的寂静状态而不散乱,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108还可以表示108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54个阶位和修正的54个阶位。

108响还有其它含义。宋朝陈善在《扪虱新语》里记载:韩愈问大癫和尚的岁数,大癫笑着提起念珠说:“昼夜一百零八。”语含机锋。据说,丰子恺信佛,亦画佛,不论大小,总共画108笔,以应和寺庙除夕的108响钟声。

相传,108是中国传统的一个吉祥数字,这个数字是由民间习俗的一年12个月、24个节气、72候的数据总和而来的。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一书中说:“叩一百八声者,一岁之意也。盖年有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每五日为一候),正得此数。”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108包含着12个9,《易经》认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九”被看作数字之极,“九”与“久”谐音具有高贵、吉祥、长久之意;而一年有十二个月,“九”的12倍正是108。108这个数字尽管众说纷纭,但它都代表着“吉庆”、“如意”、“驱除人生一切烦恼”之意。

如今通过电视台、电台向全国所播的钟声正是来自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为使更多的人听到钟声,北京市政府还在正阳门等处设立了六个播放点,利用一种高科技产品——气流扬声器播出。每逢除夕,在北京大钟寺、苏州寒山寺、杭州灵隐寺、河南少林寺等全国各个寺庙,辞旧迎新的钟声,总是敲108下。

有趣的是,这几大名寺除夕的钟声虽都是敲108响,但却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苏州寒山寺的和尚,在每天子夜23点40分到钟楼打钟,以20分钟时间,均匀敲108下,最后恰合午夜与凌晨之瞬间。其敲钟之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杭州灵隐寺则是:“前击七,后击八,中间十八徐徐发,更兼临后击三下,三遍共成一百零八。”钟声轻重分明,缓急有序,相济而不断。

河南少林寺:“前发三十六,中击三十六,后击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听似无变化,细辨有节奏,富含对比,波澜起伏。

北京大钟寺永乐大钟的敲法,历来有“紧十八,慢十八,六遍一百零八”之说。

小红人百科聚合,欢迎订阅~

  • 发表于 2017-01-28 00:00
  • 阅读 ( 79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