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开年利是:投资回暖,创业正当下

整个2016年,整个VC市用“资本寒冬”来概括一点也不为过。市场平淡表现在:投资热点相对分散,独角兽杳无踪迹。这主要源于流入投资市场的钱少了,从私有化回归热潮持续到史上最严借壳重组法规出台,从IPO堰塞到下半年的新股发行提速(A股IPO融资规模不到1000亿元人民币),从战略新兴板暂缓到新三板的扩容、分层等。

人工智能的确吸引了绝大多数投资人的关注,但人工智能的落地依然是个问题。新材料、先进制造以及消费升级、医疗健康、直播、机器人、物联网、新能源、大数据、企业服务、文体娱乐、网红、共享单车等成为谈论相对多的话题,但坦率讲,也并没有让人特别兴奋的投资方向,投资人普遍找不到北,投资标的稀缺。

10年前,大概2007年前后,PC互联网已经走到尾声,比较激动人心的是户外和电商投资热潮。今天移动互联网的人口红利和创新也都接近尾声,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创业公司和第一梯队一样,都面临增长越来越慢、买流量越来越难的问题。大家需要一个拉动增长的催化剂。2014年热点是O2O;2015年互联网金融和VR;2016年炒得比较多的是单车,单车不过是个10-20亿美元的生意,类似滴滴和今日头条这样的机会在2016年已经看不到了。另一个热点是直播,而直播会偏向既有社交流量又有变现能力的公司,陌陌和快手都是这样的公司。直播是流量生意,如果流量要靠买、成本特别高,就可能遇到问题,因此中小机构很难有机会。

很多人乐观地预测2017年是投资大年,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资本环境都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创投行业的源头是创新,新的热潮总是与颠覆性的创新机会相伴的。但站在今天看未来,我们还没看到未来三年内会出现什么令人振奋的颠覆性机会。也就是说创新进入了一个相对瓶颈期。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个垂直行业,比如金融、房地产、教育、医疗健康,这些在实体经济里体量很大的产业,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但这些领域的机会不会批量出现,需要依赖颠覆性创新和技术驱动。我认为这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还要能真正产生商业价值,也就是说这个技术是有广泛用户基础的。在整个互联网创新遭遇瓶颈的前提下,在未来3-5年时间内都可能很难出现颠覆性的机会。

当然,市场永远不存在缺钱这一说,而是缺好的项目,缺乏好的预期。投资是个专业活,市场上不可能有那么多VC机构,更不可能全民PE,过去几年的热闹,政府引导基金的支持,各种各样的资金都来成立新基金,但整个行业是否需要那么多基金?如果拉长到五年的周期,还有多少基金能持续募资?这会是个很好的观察点,一个基金是否有长期竞争力,要看能否至少募到3期基金。

在新的一年,对于已经创业的创业者,我的建议是有三点:一是要对你做的事情有信仰,市场热就会有很多机会主义者出现,我们追求的都是有信仰的创业者,市场有起有落、所在的领域也会有起有落,惟有相信你做的事情是可行的,才能一路走过去;二是要开源节流,要在短期内做到有收入,尽可能做到盈亏平衡,至少要减少现金流的消耗量。三是一定做好产品和服务,这是根本。

对于打算新创业的人,我的建议是:第一,不要做别人做过的事情;第二,一定不要追热点;第三,不要做太烧钱的事情。前两项可以避免融资困难,第三项是让你的项目更加靠近商业模式和生意本质,你首先要能够活下去才能有后续发展。

我个人非常很看好中国产业结构变迁所带来的机会:中国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型是一个必须,这个过程中各类人群对培训、消费、文娱的需求大变化,有可能会影响消费趋势。这些变化让创业公司有四两拨千斤、快速成长的机会。


作者:尉迟道坤,百度问咖认证大咖,资深投资人,多家上市公司顾问,知名教育集团合伙人

  • 发表于 2017-02-07 00:00
  • 阅读 ( 86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