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手榴弹有长柄,有的手榴弹则没有?

1904年1月13日,日本对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保全中国满洲领土,承认朝鲜在俄国利益范围之外。俄国坚决不同意。于是日俄战争爆发。这是一场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场战争中,发明了一些新的武器和战术,手榴弹就是其中之一。

手榴弹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小型爆炸武器,因其形似石榴而得名。它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杀伤有生目标、毁伤装备器材,具有结构简单、轻便、用途广泛等特点。在民间,人们又将一些威力巨大的无柄手榴弹称为“手雷”。

投掷STG24手榴弹的德国士兵

和枪械相比,手榴弹的历史更为悠久。中国唐代后期,首次出现了用于守城的手榴弹——“火球”。随后,利用火药实施燃烧、发烟、放毒、爆炸等手段的手投弹药开始得到应用。到14世纪末,随着蒙古军队远征欧洲,手投弹药也开始在欧洲盛行。在枪炮问世以后,手榴弹曾一度受到冷遇,发展也停滞下来。直到20世纪初,随着堑壕战的兴起,手榴弹又再次得到重视和发展。


STG24手榴弹

据史料记载,现代手榴弹的复兴大概要追溯到1904—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当时,交战双方利用炮弹弹体、弹箱、罐头盒等大量改制原始手榴弹。基本结构为采用弹体盛装炸药,并用导火索控制引爆时间。从当时的作战记录来看,手榴弹在战场上所起的作用仅次于机枪和铁丝网,在步兵武器中位列第三。从那时起,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开始大力研发各类手榴弹。

根据用途,手榴弹一般可分为主用手榴弹、特种手榴弹和辅助手榴弹。主用手榴弹靠冲击波和破片杀伤敌人;特种手榴弹主要指执行发烟、纵火、反坦克等特种任务的手榴弹;辅助手榴弹指起照明、教练等辅助作用的手榴弹。主用手榴弹又可分为进攻型、防御型和攻防两用型三种。进攻型手榴弹的重量较轻,威力相对较小,临界安全半径小,可在投掷的同时继续前进,不需要隐蔽;防御型手榴弹的重量较重,威力相对较大,临界安全半径大,投掷时必须隐蔽起来。攻防两用型手榴弹的重量和威力适中,既能满足进攻时破片不伤害投弹者的要求,又能满足防御时杀伤威力大的要求。有的手榴弹,如德国的MD51手榴弹,设有预制破片套筒,装上套筒就是防御型手榴弹,卸下套筒就是进攻型手榴弹。


  MKⅡ型手榴弹



  不同装药的手榴弹


MKⅡ型手榴弹结构示意图

如果从外形来简单加以区分,常见的手榴弹则可以分为有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两类。

有柄手榴弹中最著名的是德国20世纪20年代研制的STG24手榴弹,它由圆柱形铸铁弹体、拉发火延期管、雷管、木柄和炸药等部件构成。使用时从木柄尾部猛力拉出拉火线,通过拉火线部件摩擦发火,点燃延期药(延期时间为4~5秒),进而引爆雷管和炸药。稍加改进后的STG39手榴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生产的木柄手榴弹大多采用这种结构。

无柄手榴弹中最典型的是英国的米尔斯手榴弹和美国的MKⅡ型手榴弹。米尔斯手榴弹由铸铁弹体和杠杆式延期引信组成,内装TNT和硝酸钡混合炸药,引信延时约4秒。使用时,一只手握弹,同时握住保险杆,另一只手拔去保险销,投掷手榴弹的同时,保险杆飞离弹体,击针在压簧作用下击发引燃延期药,最后引爆雷管和炸药。


MK Ⅱ型手榴弹

美国的MKⅡ型手榴弹,应用广泛,它采用卵形铸铁弹体和翻板式延时引信,弹体外刻槽,形似菠萝,俗称“菠萝”手榴弹。刻槽的目的是为了在爆炸时弹壳能沿槽碎裂,以增加破片的数量。一般士兵投掷距离约30米,杀伤半径达10米左右,因威力大而几乎成为“手雷”的代名词。

有柄手榴弹之所以在一些国家长期被推崇,是因为一些人认为它更适合人体习惯,可以比无柄手榴弹掷得更远,当手榴弹着地后跳跃翻滚时也更容易跃过一些障碍物。但是经仔细研究后发现,只要掌握要领,有柄手榴弹和无柄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并不存在很大的区别,何况无柄手榴弹的重量更轻些,体积更小些,更便于携带。因此,装备有柄手榴弹还是无柄手榴弹主要看军人的使用习惯。

  • 发表于 2017-01-13 00:00
  • 阅读 ( 72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