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辐射食品VS辐照食品,傻傻分不清!

日本核辐射食品起因于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事故造成周边地区核污染,因担心食物链(特鄙视海产品)受放射性物质污染,长远而言会增加消费者致癌的风险,世界各地(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禁止进口和供应日本五个县(包括福岛、茨城、栃木、千叶及群马)的所有蔬果、奶类、奶类饮品和奶粉。此外,有关命令亦禁止进口和供应冷冻或冷藏野味、肉类、家禽和禽蛋,以及活生、冷冻或冷藏水产品。

2016年,日本食品输台公听会引起了台湾民众的抗议,民众质疑台湾当局是拿日本食品来掩盖辐射食品,现场民众高喊“蔡当局你媚日为何要让我吃辐射食品”。

核辐射食品主要是指沉降在食物表面或存在于食物中的外泄放射性核素,其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是放射性碘(碘-131)及放射性铯(铯-134和铯-137),放射性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而铯-134和铯137的半衰期分别为2年和30年。这三种物质是人工产生的裂变产物,不会天然存在食物中。

那么食物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呢?发生核事故后,放射性物质会随风飘移,随着雨水沉积在植物、土壤和水中,动植物在核事故发生后的初期,可能只是表层污染,接着经呼吸、摄取或进食受核辐射污染的养分,体内便会蓄积大量的核辐射,人类由于食用这些受辐射污染的动植物,便会受到辐射的影响。
放射性碘通过食物链会积聚在甲状腺,增加患上甲状腺癌的风险,特别是儿童的风险较高;放射性铯会均匀分布在肌肉等人体软组织中,增加患癌的风险。

辐照食品已经走向了普通消费者的餐桌,但是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辐照灭菌食品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总会把核辐射食品和辐照灭菌食品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辐照灭菌食品首先食品不会直接接触放射源,食品只是获得射线释放的能量;其次,辐照食品所用的能量较低,不会激发食品中的物质产生感生放射性。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联合成立的“国际食品辐照咨询小组”,汇总四十多年大量相关研究发布公告称,食品辐照灭菌技术跟其他食品加工技术一样,是安全有益的,它对食物营养成分的破坏,不超过传统加热方式的破坏。在规定剂量(不超过10kGy)辐照处理不会导致食品营养品质的明显损失,食品中的蛋白质、糖和脂肪保持相对稳定,而必需氨基酸、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也不会有太大损失。

食品辐照灭菌技术作为一种成熟安全的食品灭菌技术,目前在全球50多个国家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正式批准了辐照食品,目前已经批准了6大类食品允许进行辐照,包括谷物豆制品类、干果果脯类、熟畜禽肉类、冷冻包装畜禽肉类、香辛料类、新鲜水果蔬菜类。只要辐照处理过程符合国家规定,那么辐照食品对于人体健康不仅没有影响,卫生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还减少了防腐剂的使用,而网上所传言辐照食品有致癌的风险更是无稽之谈,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

然而,辐照食品也存在着乱象,如对过期食品进行辐照,按照《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规定,严禁对过期劣质不合格食品进行辐照;另外在辐照的产品不标示“辐照”字样,按照规定,在相关产品包装上必须标明“辐照”字样,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就是加大辐照剂量,重复辐照,管理办法规定,绝大多数食品是不允许重复辐照的。

你能分清核辐射食品和辐照食品了吗?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食品王国冒险团 杨国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发表于 2017-01-04 00:00
  • 阅读 ( 81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