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的世界影响有多大?

《三体》的世界影响有多大?为什么?这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人都想知道的。

在世界最大的读者网站Goodreads上,自《三体》英文版2014年年底面世至今,各个国家、地区的读者就一直在上面讨论不断。截至2016年11月底,3年时间共有24645名读者关注《三体》,给出5分的有8149人,占比33%;给了4分的有9950人,占比40%,这表明有73%的读者喜欢这本书。其中有3571个读者撰写了书评。这些书评,透露了《三体》赢得世界读者青睐的密码。

本文选取了前200条书评,获得有效数据195条。从中发现,这些读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读者最多,达到52.82%, 其次是英国读者为9.23%, 再次澳大利亚读者为5.64%,西班牙读者为5.12%。除传统发达国家之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读者也在上面撰写了自己的感想。如南非、巴西、印度、坦桑尼亚、科威特、克罗地亚、乌克兰、乌拉圭、智利等国家的读者,这些都是此前中国文学作品的反馈很少见到的。

从表1看,最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来自30多个国家的读者的书评,包含了大量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碰撞的火花。本文按照作品风格、故事情节与翻译两个角度,分析读者对于《三体》的认知和态度

包含中国历史文化

在作品风格和故事情节的分析中,有27.18%的人明确提到了“中国科幻小说”,有28.72%的读者认为“很好”,17.95%的读者认为《三体》是“最好的”“杰出的”小说,三项合计为73.85%,恰好印证了2万多读者给《三体》打出4分、5分的人数比例。可见“中国科幻”小说、“非西方风格”是《三体》赢得世界上这么多读者青睐的主要原因。比如有个英国读者写到:“作为一个英语国家的读者,我读的大部分小说都是西方式的或者英语国家式的。这部小说让我读起来感觉很新鲜,人物不再是常见的美国式的、英国式的或者欧洲式的,也不是澳大利亚式的。读刘慈欣的书,既是阅读一部包含中国历史文化的科幻小说,也是阅读一部不以英语国家和说英语的人物为中心的小说。”有美国读者写道:“没有让我失望,与我读过的科幻小说很不一样,期待阅读下一部。”“我很喜欢这部小说,它充满了令人惊喜的科学概念,此外小说中的观点是非西方式的。”

“中国科幻”也是出版商宣传的卖点。美国托尔出版社在2014年10月出版这本书时,就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出版商周刊》等一系列媒体刊发了大量书评,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中国最畅销的科幻小说”,可以让英语世界的科幻迷们“换换口味”。从这一点上看,出版商也成功地赢得了市场。

图1是世界各国读者对于《三体》的评价。文学阅读的习惯与口味是历史累积形成的,要想改变很难。也正因为如此,有15.9%的读者对《三体》的“中国科幻”风格,虽然感到很有趣、很新鲜,但是难以接受其中的故事和情节。有的指出“阅读不同风格、语调的科幻小说有趣,让人耳目一新,但是小说故事过于干瘪。我会阅读下两部,希望下两部小说水平会有所提高”;有的认为“中国风格的写作,读起来感觉很不一样。我很喜欢故事本身,故事开头过于冗长、缓慢”。另外有10.25%的读者给出了低分,认为“无趣,不喜欢”。这类读者有的直接写到:“我对这部书的感觉非常复杂。书中一些部分的叙述过于干瘪,没有连贯,故事跳跃性太大,我不能够很好地理解,或许因为我不太了解中国历史。我没有读完这本书。”有的指出“叙述风格很陌生,可能因为翻译手法或者中国科幻小说元素,我不太喜欢这部小说”。可见,跨文化传播在价值观、思想方式层面上,是最难突破的。

读者为翻译打出高分

在翻译的分析中,可以说《三体》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三体》的英文译者刘宇昆,是个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科幻小说作家,熟悉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他的译文为《三体》加分不少。在《三体》的翻译评价中,绝大部分读者都给翻译打出了高分,在这些书评中,充满了“非常好”“优美的、令人震撼的文笔”等等赞誉之词。如有的美国读者写到:“虽然我不能读中文原文,我还是觉得刘宇昆翻译得很好。译文很自然,缺少修饰性的语言,这是刘慈欣的风格。”有的认为“《三体》的翻译是非凡的,刘宇昆出色的翻译让人感觉不到译文痕迹”。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对于一些跨文化背景介绍,加上注释是一个通常采用的办法。《三体》的翻译,虽然是部小说,但刘宇昆也加了一些注释。再如对于人名的翻译,保留了中文前姓后名的习惯,如将作品中的人名“丁仪”直接译成Ding Yi。但对于中国人名的含义,则照顾西方读者,尽量简化,如将“小王(人物之一汪淼)”直接翻译称为“Xiao Wang”。许多读者也注意到了译者的精心努力,纷纷写到:“翻译很棒,文笔优美,我读的时候不感觉是翻译。我很喜欢刘宇昆翻译中国文化元素加的注释。”有的评价:“刘宇昆的翻译非常漂亮,行文优美。其翻译最出色的地方在于保留中文和英文写作风格、句子结构间的差异,令我印象深刻。”甚至有个读者直接建议“我非常赞同刘宇昆的后记里的观点。我觉得今后中国作品的译者都应该读这篇后记。所有人(译者)都应该为翻译作品奉献并对作品尊重负责”。可见,刘慈欣今天能够获得如此高的世界知名度,恰恰是因为遇上了刘宇昆这样兼通中西文化的译者。

时至今日,中国科幻文学作品的出版还不足100种,在中国当下文学阅读的汪洋大海中,科幻文学不过是一个极为微小的浪花。但是,这个在中国还极为小众的文学门类,却获得了世界文坛的关注。2014年《三体》英文版面世后,2015年即获得科幻文学界的最高奖——雨果奖,凭的就是“中国科幻文学”的概念。毫无疑问,“中国”是当今世界媒体、出版以及文化舆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日益增强的中国世界影响力,是《三体》“一炮打响”的强大背景。通过Goodreads网站上,2万多个读者的关注与评价,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何明星教授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效果评估中心执行主任)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欢迎投稿分享或推荐你与阅读的一切故事,以及阅读笔记、摘记、评论。xiaozhi_read#126.com


  • 发表于 2017-01-15 00:00
  • 阅读 ( 7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