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龄越大我们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时间过得真快,2017新年就这么过去了,春节就在眼前,2016年春节仿佛就在昨天。回想小的时候,天天盼着长大,盼着过年,从一个春节到下一个春节的等待是如此的漫长,仿佛就是一个永恒。

我们知道,时间是匀速流逝的,为什么不同年龄对于时间的体验有如此巨大的差异,随着年龄增大为什么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时间本身说起。

什么是时间?

在现代物理学语境下,时间是一个多含义概念。然而对于人生来说,时间就是以等速向前不停流逝的生命。

人类如何测定和记录时间?

对于地球人来说,以环境中可观测的客观存在物作为参照来对时间进行测定和记录。具体来说就是以地球和日月星辰周期性运行将时间分割测定,并以年月日时分秒等单位加以记录。具体的方法从古代的日晷、沙漏到近现代的单摆钟、石英钟及原子钟。

日晷

沙漏

虽然各种方法的精确度存在差异,但是都是以客观存在、相对恒定的参照,因此获得的时间是相对客观的,本质上是以等速向前不停流逝的。

人对时间的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

不同于使用工具对时间的测定和记录,人对时间的体验却是一种主观感受,以这种主观感受来衡量时间运行速度同样需要有一个参照系,需要一个标尺。

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形下,所采用的参照标尺是不同的;而且对于时间的体验是回顾性的,包括当时的感受(依赖于短期记忆)和过去的回忆(依赖于长期记忆)记忆,因而体验到时间运行的速度自然也就是可变的。不同年龄、环境和情绪状态下感觉时间运行速度是不同的,比如,随着年龄增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困苦环境下总是度日如年,等。

为什么年龄越大我们感觉时间过得越快?

具体到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过众多理论,本质上仍不外乎时间体验参照尺度的差异。具体来说,这些理论包括:

1. 年龄越大对时间关注越少?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的生活要简单的多,没有那么多琐碎复杂事物来干扰,因而对事情的细节关注度明显高于成年人。对于时间也是一样,比如由于他们一直盼望着过年,因而从进入腊月甚至更早的时间就掰着手指开始倒计时。

相反,成年人则忙碌的多,各种生活、工作及其他琐事塞满了整个生活,因而无暇专注于时间的流逝;尤其是对于多数退休的老年人来说,时间观念会进一步淡化。

这样,相对于孩子们来说,大人们越是无暇关注时间等于说对时间流逝速度体验的参照尺度越小,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中不知不觉度过,当回头看的时候,获得的时间体验自然是飞速流逝的。

这种说法表面看似乎很有道理,也是很多人的知觉经验。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在1996年报告的一项测试中,有心理学家要求25名19~24岁的年轻人,和15名60~80的老年人用读秒的方法来计数3分钟的时间。结果,年轻人平均计数为3分钟3秒,而老年人为3分钟40秒。其中,老年受试者中包括还没有退休的职员和大学教师,他们日常时间观念并不低于年轻人。

说明,老年人对时间的感受的确快于年轻人,这种差异并非来源于时间观念的不同。

2. 年龄越大,体内生物钟越慢。

我们知道,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具有自身的时间节律,这就是所谓人体生物钟。比如,昼夜节律、心跳呼吸节律、某些代谢节律等。

人们对时间体验以体内某种生物钟作为参照标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因而,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新陈代谢减慢,心跳和呼吸也就相应的减慢;相反,在儿童心跳呼吸速度显著快于成年人,更快于老年人。如果我们队时间的感受以心跳呼吸速度作为参照标尺,那么随着年龄等大,自然会感觉时间过得更快。

心跳、呼吸是明显可以感受到的生理节律,而科学家们更关注的是另一种重要的生物钟——由中脑神经元分泌多巴胺控制体内内在生物节律。

几十年前就有科学家观察到多巴胺于体内某些生理性节律的关系并进行了大量研究。最近由葡萄牙科学家进行的一项实验为这个理论提供了坚实的证据。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被称为光遗传学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用光刺激来精准的操纵神经元生物学行为——当研究人员刺激或抑制中脑神经元增加或减低多巴胺产生时,小鼠可以再秒的尺度上高估或低估时间流逝速度。

多巴胺

结果显示,多巴胺似乎减慢了内部生物钟。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大,人脑内多巴胺的产生分泌降低。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多巴胺分泌减低意味着生物钟的相对加速,那么以这种生物钟作为时间体验参照标尺,自然会感觉时间加速流逝。

3. 年龄越大越不注重细节,感受到的时间流逝也越快

另一种理论认为,我们对时间的体验与学习吸收新的事物包含信息数量有关。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向受试者播放含有不同信息的磁带,比如简单击打声和家庭噪声,然后由受试者估计每种声音持续的时间。结果发现,相对于简单和慢速的击打声,受试者普遍高估了更复杂声音所持续的时间。在使用素描和油画的实验中也得出相同的结果,对于最复杂的图像受试者明显高估了他们所花费的时间。

实验说明,对于包含更多新信息的刺激,我们的大脑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处理,从而使感受到经历的时间更长。而我们对于时间的体验是通常是对于过去经历的回顾,这样,对于包含更复杂信息经历时间的估计高于实际,那么当回头看时,自然就感受时间过得更慢。

对于年龄越小的孩子来说,世界是全新的,他们对环境的观察对事物的学习自然更加细致入微。相反,当我们越来越老,(自以为)对于世界就越来越熟悉,自然而然不会关注早已了然于胸的细节。

这样,当回想过往时,老年人对时间的体验自然快于孩子们。

4 记忆对时间体验的影响。

我们对时间体验更多时候时依赖于对过去的回顾,因此记忆对于我们的时间体验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如同上述我们会高估复杂事物的观察和学习所经历的的时间一样,对于更鲜明情境性、强烈情绪变化的、令人难忘的事件的记忆往往更难以磨灭,当我们回忆这些事件时往往会以“慢镜头”形式进行,自然会高估起经历的时间。

这些难以忘怀的记忆事件往往是生命早期,尤其是生命中的第一次,比如初吻、第一次上学、拥有第一辆车等;而越是生命的后半程这类记忆深刻的事件必然越来越稀少,那么自然而然会感觉事件过得越来越快。

5. 以过去时间间期作为参照。

人们衡量时间的另一个参照标尺是已经经历时间的长短,比如,年龄超过50岁的人常常自我戏谑自己是“土埋过大半截的人了”来说已经活过大半辈子。

对于一个2岁的幼儿来说,1年就是他所经历生命总时间的一半,那么他对1年的体验自然是漫长的。到了10岁,1年意味着他所经历生命的10%,等到20岁变成5%,……

如果有幸活到100岁,那么1年仅仅是生命经历的1%,1年时间的体验将比2岁的孩子快50倍,自然是飞速流逝。

虽然,以上所述都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仅有多巴胺对生物钟的调控获得部分证据支持。但是,这些理论至少为“随着年龄增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的困惑给出一些解释。


  • 发表于 2017-01-03 00:00
  • 阅读 ( 75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