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的出路在哪?

从北京、深圳、上海28层楼上,往下面扔砖头,砸死十个人,有九个是新媒体运营,还有一个是新媒体编辑。

这就是新媒体行业的现状,门槛低、竞争力大、可替代性高等几大因素注定新媒体这个行业不好混,因为再多的人,也不大可能出一个咪蒙,对不起,我就是这么反鸡汤。

以下内容篇幅较长,建议先码后看。但绝对是本人多年经验积累的干货,能保证你少走不少弯路,或者胜任这份工作,再或者扬长避短、找到新的就业方向,总之看了绝不后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从事新媒体工作是非常具有前景的,但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新媒体。就像许多人(包括我)去面试新媒体工作,一些公司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新媒体,往往问求职者“你玩不玩微博啊”或“你有微信公众号吗”这样的问题。

在不专业的公司眼里,新媒体运营单一的被定性为文案或者编辑,甚至做的是CTRL+C/V。公司不懂得怎么运作,然后急于求成,再给新人颁发一些变态得难以完成的KPI考核,这完全是恶性循环。

如果你连新媒体都不知道是什么的话,还怎么去做新媒体运营编辑?所以先搞清楚,新媒体是什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行业,才好得出这个新媒体的前途到底在何方!

1

你知道做一个优质账号的条件么?

(1)供需关系的达成——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简言之,就是我想要做什么样的账号,给什么样的人看。

深言之:我有什么样的资源,我能提供什么,市场的需求度如何,哪些人需要我提供的东西?

我很久前做过一个试验,创建了一个以动漫交流为主题的新浪微博,一开始以分享动漫资讯为主,几乎无人问津,之后改用替人照片画成动漫形象的方式,一个月内积攒了一千多粉丝,三个月后到了一万两千粉,甚至开了个人网店达成了盈利,但同样遇到制作成本高昂、商业模式无法铺量的问题,加上工作时间紧张,遂作罢。期间,完全是个人利用些微的业余时间进行运营,没有使用任何公司资源。

这个号的供需关系,就在于我和朋友提供绘画服务,定位于中低端喜爱动漫或绘画、年龄主要是大学到新婚夫妇阶段的用户,满足他们在纪念(如结婚纪念,无法实现的恋情纪念,旅游纪念等)、馈赠(如告白)、秀(如秀自己、秀亲朋好友)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价值。

(2)个人IP的形成——王尼玛、papi酱,还有更多的网红,下一个是你吗?

新媒体运营反反复复强调内容,但内容创作的前提,一离不开我写给什么人看、他们想看什么(需),二离不开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和用户交流的风格是什么(供)。

以王尼玛为例,王尼玛是一个搞笑、逗比,但却充满正能量的人,他给人的感觉是恶搞却不低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有时又能一语惊人,他是年轻人的忠实朋友,在《暴走大事件》里为80后、90后正过名。

虽然他从没有大声宣扬、自称过,但对于崇尚自由、追求独立的年轻人来说,他的感染力已经深入骨髓,传播度极广的暴走表情,以及光在优酷播放量就突破3.4亿(早前数据,现数据暂不公开)的视频,是他两大IP输出。

和其他主要靠着外部平台对微博导流的博主不同,暴走漫画的起家与新浪微博密不可分,而一些娱乐明星、网络写手本就有着影视、歌曲和著作作品,一个歌星甚至只发一条“我今天理了发”就能吸引众多目光,但对于草根是渴望而不可及了。

那么,在没人投资你之前、你如何聚拢万千目光,成为一个IP?甚至有个妹子过来找我,说她在虎牙做直播,连衣服都脱了,但就是没有火。

【1】选择正确的推广渠道

你要写影评书评可以去豆瓣,你要拍二次元向的视频去B站,你要讨论职场可以去赤兔......就连覆盖面极广的新浪微博和微信,也是有“网络媒体基因及社交、聊天基因”之分(出自吴军博士《浪潮之巅》一书)。

无论微博、微信还是知乎,你想成为大V,必先选择一个主要及几个次要的分类(或话题),是跟风热点分类还是挖掘潜力股,也是需要考量的。

前者,以起点中文网为例,他们有一位编辑和我说:“在你还没有能力带领潮流之前,不如先顺应潮流”,所以诸君看到了许多一本书火了,接着出现了好多类似书籍,也跟着火的范例。一个道理:顺应市场比开拓市场简单得多。

后者,主要说的是红利期,在一个传播渠道或者项目未成熟之前,是有很多规则空子可钻的。比如说2010年新浪微博刚起来的时候,大号较少,一旦生产出优质的内容其它相关的大号就会转发,草根积累粉丝比现在容易。

那时候推广费用也比较便宜,找一些大号内部友情价转一条才几十块,但如今大号们已各占山头,关系链业已稳固,外围玩家想杀入城门得付出比以前更多的代价。

说完第一点前,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你选择了正确的推广渠道,同时也知道自己面对的用户是怎样的人时,内容不要盲目追随热点,尽量要和他们的喜好重合。暴走漫画的微信公众号就有过这样的经验教训,在前段时间几乎篇篇文章阅读量10万+的情况下,有两篇的阅读量差得挺刺眼:一篇是关于里皮上任国足教练的,另一篇是关于朴槿惠闺蜜干政丑闻的。

【2】技能
内容为王?不错,但内容的来源是你的技能。我只是个业余漫画爱好者,在短短数月没有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就积累了1.2万的微博粉丝,那如果我的技艺精湛呢?

《从零开始做运营》、同时在知乎也是大神的张亮在《我是如何在知乎做到10万粉丝的》文章里写到,他靠着10万粉丝的价值,让十多家出版社抛出橄榄枝,同时他建立了订阅号,7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开通了流量主。

粉丝是怎么聚集的,因为他懂运营,这个就相当于是他的技能,他通过技能帮助知乎用户解决互联网学习上的难题,赢取了粉丝。

总的来说,技能是什么?

技能可以是技术,也可以是满足用户物质、精神需求的能力。大触和大牛指的就是在各个领域能力过人的大神。

譬如游戏界的红人可以是高玩,也可以是各具特色的手残党,像游戏解说谜之声在业界就以各国语言功底深厚著称。

光有技能还不行,为了避免同质化,你还得为自己有意或无意的贴上标签,建立他人的认知。再以谜之声为例,他不但精通外语,而且知识面广博、声音儒雅时而调皮、性格温和,提到他这些特点相关的梗,游戏圈子的人或许就会联想到他。

而对于我,看过我不少回答的朋友,见到我一步步从保安、快递员走向互联网公司管理岗位,他脑海里会产生一个印象:这是个不屈不挠、励志的斗士。另外,在我的QQ群里,我不断给互联网从业新人出一些注重实践的主意,他们都称我为套路大神、老司机。当然,我在知乎还有个标签,就是暴走漫画。

怎么贴标签?

通过内容传播告诉用户你是怎样的人,你的观点代表了支持你观点的那部分人的利益。最好不要两边都讨好,这就成了一个球,没有棱角也就没有了特色。

比如最近关于咪蒙《职场不相信眼泪》的讨论,支持她的观点就会容易被人贴上BOSS、领导、剥削者等标签,反对他的观点也会容易被贴上打工者、实习生、弱势群体等标签。

知乎作为推广渠道,目前的反应是反对咪蒙就是正确的,所以要么跟风,要么你自信能够力劈华山、成为支持咪蒙观点的代言人。

但对于运营人而言,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它们的作用是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喜欢看反鸡汤文,你给他一碗鸡汤显然不合适,反之亦然。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益——我在写完这段话后,你是不是会为我贴上“实用主义者”、“冷酷”、“看过<后会无期>”这样的标签呢?

【3】机遇

人人都想成大V,人人都想当明星,一夜成名,这种情况是有的。

我们以曾经的爆款视频“我的洗发液”为例,成龙的口癖“duang”就是因此视频红遍网络。

创作这部视频的是一位叫“绯色toy”的b站up主,他曾在2013年2月8日就发了恶搞成龙关于霸王洗发水广告的视频,但是当初没有火,直到2015年2月20日,他却运用了相同的题材让自己新视频火了起来!

看似一夜成名,其实也是各种化学反应的结果,但有时候就是这么机缘巧合,看到一个个无法预测的爆红事件,我们也只能做做事后诸葛亮。之后绯色toy因为海外学业原因,无法继续制作视频,他的红火也是昙花一现。
像2014年末突然红起来的“瓜子哥”、“百元哥”也是这样的例子,他们具有偶然性、不容易复制、缺乏系统运作和持续内容输出,比起职业网红是有较大差距的。
尽管如此,他们的成名遭遇也是许多公司梦寐以求的,抓住机遇,同时也要会运作机遇,不要死在半路上,这是成为一个IP最后一个告诫。

2

剑指前方:新媒体运营的出路在哪里?

(1)职业撰稿人

撰稿并不只是指写文章,它也可以是创作视频或者其它形式,这里的撰稿=内容创作。

比如著名游戏播客敖厂长,他是银行职员也并未成立公司,但他的收入一部分来源是和他创作的视频有关。

(2)新媒体运营总监

从新媒体基层做起,一步一步成为打工皇帝吧!这是许多职场新人的理想。

图为海尔集团新媒体总监沈方俊(出处:数英网)

(3)创业老板
从老一辈网络红人叫兽,到现今的papi酱、咪蒙,都在燃烧着新媒体粉丝带来的经济效益。    

这条道路看似是一贯式的,但极其复杂,比如说玩微博的人或多或少知道“留几手”这个大V,但可能不知道这个号是一家叫做蜂群传媒公司旗下的,也更不知道“知乎大神”、“我的前任是极品”、“土豪”、“公众号菌”、“精分君”和他都是有关联的。
留几手就是留几手本人吗——在职业运营人看来,他就是个IP;
注册这么多分类微博好吗——在职业运营人看来,公司只是在增加传播覆盖分类。
媒体水很深,赛艇请小心。

在这里就贴一张王尼玛的好朋友叫兽的照片吧

(4)营销推手

一个事情火了起来,就真的只是内容的功劳吗?

你在事件的评论区看到的真相帝、分析帝、喷子、路人都是真的吗?
公关公司,或者自己所在公司的新媒体部门及营销相关部门,作为幕后操盘手功不可没。

秦火火:著名网络推手,人称“谣王”,他的事情百度可以查到许多,于2014年因涉嫌诽谤和寻衅滋事被捕。

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出路,人一日需要沟通,一日就脱离不了媒体,也请各位新媒体运营人不要武断的将新旧媒体切割开来,那样会阻碍你的思路。

这篇回答,主要是针对新媒体运营的方法,因为我认为,如果一开始的想法是错的,后面将会满盘皆错,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运营,一定要格局大,眼界宽,要不终会沉沦于复制粘贴的打杂流程,泯然众人。

  • 发表于 2017-01-13 00:00
  • 阅读 ( 78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