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必看风险手册:二胎虽好,也不要贪生哦!

虽然早在预料之中,但还是比预想的要来得早。

2015年10月29日,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像一声惊雷,炸醒了还沉浸在股市过山车和双十一血拼的人们。此时,距离2013年11月国家放开单独二胎还不到两年。在那之前,“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已经喊了30多年。

一时间,QQ群微信群传递着各种“决定生马上生”的狂喜和“不想生养不起”的纠结。

虽然对于处在生育高峰的80后和即将迈入生育大军的90后,生不生二胎更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心理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生理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们难以迈过的第一道坎儿。

所以,如何帮助高龄产妇们顺利度过再生育大关,为二胎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才是最切实的问题。蝌蚪君在这里整理了专家们给予高龄产妇的一些实用建议,虽然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很多,但每一个都值得我们认真面对。


Q:什么年纪生育最好?

A:从母子健康、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学习等方面考虑,生育的理想年龄应是25~30岁,最好不超过35周岁。从纯生物学上来说,25岁左右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这时子宫颈管弹性好,容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有足够力量,容易平安分娩。

Q:什么是高龄经产妇?

A:高龄经产妇指年龄≥35岁分娩1次或以上的产妇。35岁以后的女性生育功能明显下降。怀孕失败率可达20%左右,40岁以上时失败率可达50%以上,45岁时失败率更是高达70%以上。即使怀孕了,35岁以后,女性盆腔已经基本固定,关节韧带逐渐变硬,不易扩张,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也较差,这些均会导致分娩时间延长、难产机会增加甚至产后出血。高龄孕妇行剖宫产、钳产等助产的比例比非高龄产妇高20%以上。而已经生育过孩子的高龄经产妇更是临床医生的重点监测对象。

Q:高龄产妇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A:妊娠期并发症:异常体重增加、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出血、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早产;

产时并发症: 胎先露异常、头盆不称、异常产程、产程中催产素应用增加、剖宫产增加、阴道器械助产增加、肛门括约肌断裂增加、产后出血等;

另外还要着重提醒,高龄产妇易发生死产,尤其在妊娠37~41周达到高峰。

Q:为什么高龄经产妇风险更高?

A:高龄产妇再生育产后风险在于静脉血栓形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时、产后大出血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致手术后的隐性大出血,母婴死亡率高等。

看起来相当恐怖吗?还有更恐怖的——我们接下来重点说一说,高龄经产妇最需要注意的几种情况:

1、瘢痕子宫

因为我国大多数女性只生育1胎,其中的大多数又选择了剖宫产,如今政策开放了,想生育二胎了,但之前的剖宫产可能已埋下隐患——瘢痕子宫。这样再次妊娠的话,就面临诸多危险,发生前置胎盘,尤其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等概率较大,也易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前次剖宫产手术的质量、术后的恢复情况、本次妊娠期胎盘部位、胎儿大小、孕妇整体情况( 包括血压、血糖、凝血功能、各种用药等) 都成为再次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的关键。对于前次手术困难,术后发生高热的孕妇再次手术时尤其要谨慎,以免伤及膀胱。尤其是近10年来剖宫产多采用腹壁下横切口,以利于哺乳及美观,但较早期的下腹部纵切口相比,膀胱上提的概率较多,再次手术进腹时误伤膀胱的概率加大,手术时一定要小心,盆腔广泛粘连时应避免误伤肠管。


如果前次剖宫产手术导致腹腔粘连严重,再次手术甚至可能发生脏器损伤,以膀胱损伤最多见。不仅使原有的腹腔粘连加重,以后易出现慢性下腹痛,甚至肠粘连、肠梗阻。而多次剖宫产手术易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会。因此,如果是瘢痕子宫,再孕时一定要进行孕前咨询,认真听取医生就再次妊娠时机、孕期保健及孕期注意事项、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的正确建议,而且手术中仔细操作,选择最佳切口部位。

建议有剖宫产史者,若准备再生育,至少应在术后1年待瘢痕愈合良好为宜,以防发生子宫瘢痕妊娠,或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发生。切口愈合良好者,除存在剖宫产绝对指征外,并非绝对需要剖宫产,也可进行阴道试产。

2、妊娠期糖尿病

年龄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研究显示 47 岁以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是 27 岁以下者的5.5倍。

3、前置胎盘

近年来,胎盘因素逐渐取代宫缩乏力,成为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子宫切除的首要病。需要注意的是,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增加12%。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多的胶原蛋白替代了子宫肌层动脉壁的正常肌肉成分。这些血管壁损害可以限制动脉管腔的扩张,继而影响胎盘的血运。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出现围术期大出血,高龄经产妇由于身体功能减弱,对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导致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并发症。

4、清宫史

(此清宫非彼清宫)高龄妇女再生育时往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分娩史、子宫手术史。由于多次清宫,子宫内膜受损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改变,胎盘血供不足,为摄取足够的营养,胎盘面积扩大,延伸至子宫下段,使前置胎盘和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增加。

5、羊水栓塞

高龄经产妇在间隔多年后再次妊娠,期间有避孕失败多次流产经过,可造成子宫创伤,使子宫壁变薄,且子宫下段、宫颈内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陈旧性损伤,再次妊娠分娩时的子宫收缩过强或各种不适当的催产、引产是诱发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及软产道损伤等重要原因。因此,在分娩的过程中,应提倡“回归自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产妇生产过程不必要的干预,以期达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出现的目的。


6、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和脏器损伤是高龄经产妇常见而严重的分娩时并发症,有文献报道高龄经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年轻经产妇的6.3 倍。因为高龄经产妇精神高度紧张、产程中体力消耗大,孕产次多,子宫肌纤维损伤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引起产后出血。此外,高龄经产妇生殖道感染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组织弹性差,加上高龄经产妇胎儿体重普遍增大,增加产道负担,宫颈阴道裂伤常常发生,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7、静脉血栓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间往往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回流障碍、分娩或剖宫产时血管内皮受损,加之产妇活动减少、卧床增多、体型肥胖等均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产褥期长期卧床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更加重了这一变化,由于血管痉挛及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0%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倾向。

在妊娠、分娩及剖宫产术后的产褥期内,胀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盆腔静脉扩张,血流缓慢,如长时间卧床,均促成血栓的形成。一旦患者下床活动,尤其排便时下肢肌肉收缩和腹肌用力可使血栓脱落至肺、脑、心脏以及其他脏器的动脉内,发生血栓栓塞,动脉狭窄直至闭塞,导致猝死。

对于这些问题,预防意义远超过治疗。

预防应从产前检查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和管理,积极处理妊娠并发症,尽量消除焦虑情绪;临床医生尤其要对重点对象重点监测,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后早日起床活动,予以双下肢按摩,保持大小便通畅,加强导管护理,降低药物刺激,避免引起静脉炎,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危险。

蝌蚪君说了这么多注意事项,目的只有一个:关爱高龄产妇,理性孕育二胎。

--------------------------

参考文献:

1、《单独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面临的临床问题》,范建霞,杨帅,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34卷第5期;

2、《高龄孕妇再生育产时以及产后风险》,黄亚绢,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43卷第8期;

3、《年龄是生育二胎的最大阻碍》,陈焱,@大众医学杂志微博。

  • 发表于 2016-12-21 00:00
  • 阅读 ( 132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