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人们,春节是怎么放假的?

一年又一年,又快到大年三十了。上班族都期待着的小长假。

中国古时候的人们有没有假期?她们的假期是多长呢?

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时期,曾经颁布《假宁令》,规定:“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正”指的就是春节,意思是说。春节和冬至分别放假七天。唐朝的春节黄金周,高速是绝对免费的。

唐朝春节七天假是按照“元正前后各三日”放的,即以大年初一为中心,初一之前与初一之后各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当天,刚好七天。也就是从腊月二十八放到正月初四,初五开始上班,这样规定似乎更合理。唐朝的官员要辛苦些,大年初一文武百官和高级地方官必须提早上朝给皇帝拜年;地方行政长官春节期间必须在衙门值班,不能回家,家人则可以到衙门里与之团聚。唐代田园派诗人韦应物曾经做过苏州刺史,他写过一首《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一从守兹郡,两鬓生素发。新正加我年,故岁去超忽。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川谷风景温,城池草木发。高斋属多暇,惆怅临芳物。日月昧还期,念君何时歇。”大意是说:自从做了县太爷,就没回家过过年,头发白了,没心思观赏春秋景物,衙门里冷冷清清,无聊得很,想念亲友的日子也没有个头儿。前文提到的唐德宗也写过一首《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端旒揖群后,回辇阅师贞。彩仗宿华殿,退朝归禁营。分行左右出,转旆风云生。历历趋复道,容容映层城。勇余矜捷技,令肃无喧声。眷此戎旅节,载嘉良士诚。顺时倾宴赏,亦以助文经”接受了百官拜年,还阅了兵,忙了一天,意犹未尽。唐德宗安史之乱以后登基,接手的是个烂摊子,比较勤勉。他在位期间,文武群臣实行单双日休假,单日上朝,双日休假,七天假期只能休四天。

宋朝基本沿用了唐朝春节放假的做法,也是七天假,正月初一前后各三天。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自宋太宗至宋真宗(976-1022年)时,春节、冬至、寒食均是七天假期。中秋、重阳、端午、七夕等等节日,最多只有三天假期,甚至缩减为一天假期。宋代的春节包括忙年、过年、闹年三个时段,元宵也是“年”的一部分,也一度放七天假。

宋代地方官比较幸福,每年腊月二十“封印”回家过年,正月二十“开印”,放假一个月。朝廷大臣初一要上朝,不得请假。大三十吃完团圆饭守完岁打个盹儿,正月初一凌晨就得赶往皇宫,参加“正旦大朝会”,跟皇帝老儿拜年,届时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献礼。皇帝赏赐每人一朵花,插在官帽上。宋代放假费时,著名大臣包拯包文正曾经曾经将春节七天长假改为五日。据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包拯为三司使,上言: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自此始也。”包拯是个工作狂,宋仁宗时他当过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所以他上书仁宗皇帝,将七天长假掐头去尾,缩减为五天。此举招致绝大多数官员不满,宋哲宗时,春节假期又恢复到了七天。

到了明清时期,全年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即春节、冬至和皇帝诞辰。加上元旦、元宵、中元(农历七月十五)等,每年休假只有五十多天。清朝前期的休假制度基本上沿袭明朝。不过,到了清朝公务员的“黄金月”还是有的。冬至、元旦、元宵三个节假又以封印休长假的方式贯通,前后也有约一个月的时间。因此,每至封印之日,官员们都会邀请同僚欢聚畅饮,“以酬一岁之劳”。

古代历代王朝只规定了官员的休假制度,对于国家体制之外的其他阶层特别是农民没有放假的规定。商人等阶层群体只能按照惯例放假。农民在春季和秋季都会有一定的假日,还有土地神的节日,就是人们常说的“社日”也会放假。不过对于农民来讲,可以因农时而自主支配时间,放不放假意义不大。

  • 发表于 2017-01-22 00:00
  • 阅读 ( 7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