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节一样,它们都是中国人的发明

春节,是源起于中国的风俗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寄托了中国人祈望平安、团圆的情感诉求。过春节,一顿年夜饭是必不可少的,年夜饭上又怎能少了饺子?贴春联、放鞭炮、剪窗花、挂中国结、张灯结彩等等活动是春节必不可少的项目,而饺子、春联、鞭炮、剪纸、中国结、灯笼等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它们已经成了重要的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融化到了中国人的春节情感之中。

这些物件出现的时间或早或晚,但都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妨一起走进历史深处,探寻一下它们的起源吧:

饺子

饺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它制作方法简单,皮薄馅嫩,味道鲜美,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过年吃饺子也是我国很多地方的习俗。据说饺子是我国东汉末年的神医张仲景发明的。当时灾害不断,又恰逢寒冬,很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把草药煮好,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煮熟后分给病人。他从冬至开始舍药,一直延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为了庆祝新年,也为了庆祝耳朵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过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偏食”,来纪念张仲景的恩情。今天,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朵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饺子却已成了日常常见的食品。(详见故事频道文章:饺子:最早是治病良药)


好吃不过饺子(网络图)

春联

要说春联,首先得说桃符,桃符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为了驱鬼压邪,期盼来年有好收成,那时每逢过年,人们都要在自家的大门上悬挂两块桃符。桃符是大小不等的木块,用木质极硬也象征吉祥的桃木制成,制成后,工匠们再用工具在桃符上刻上“神荼”和“郁垒”两位神仙的名字,据说他们都是专驱鬼魔的神仙。后来,桃符得到了发展,人们不再局限在桃符上刻这两位神仙的名字,渐渐地开始把自己对来年的期望刻在桃符上,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见臣子们写的桃符都是陈词滥调,不太满意,就亲自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十个大字。由于当时已近除夕,没有时间再刻到桃符上,孟昶开创性地让人把纸贴在了宫门上,并赐名“春联”。后来此举推广到民间,就有了我们现在的春联。(详见故事频道文章:文艺皇帝御笔写春联,传承千年)

春联福字贴起来(网络图)

鞭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的《元日》一诗描绘过年时的场景,是我们现在发现的最早提到鞭炮的诗歌,同时还提到对联。两千多年前,当时的人们认为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由于是竹子爆裂发声,因此叫“爆竹”。后来人们也借此寄托对来年的美好期望。唐初火药发明以后,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放鞭炮是孩子过年乐趣的组成部分(资料图)

剪纸

剪纸作为一种纯装饰用的艺术品,大概在西周就出现了,当然那时候剪纸用的材料不是纸,而是皮革、锦帛、金箔,甚至有树叶。《史记》中的“剪桐封弟”的故事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的故事。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文物里就有皮革镂花、银箔镂空刻花等实物,都与剪纸同出一撤,它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汉代纸的发明促成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宋代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增大,逐渐成为节日增添喜庆的一种装饰品。

精巧的猴年剪纸(网络图)

中国结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中国结从首到尾由一根完整的丝线编制而成,意为连绵不绝,源远流长,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生命追求。

据《易·系辞》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给各种造型的中国结命名,为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如意结代表吉祥如意,双鱼结代表吉庆有余等,结艺在那时达到鼎盛。


中国结和玉石是经典搭配(网络图)

灯笼

灯笼的发明最早是为了满足人们夜间出行照明的需要,史载自秦代就出现了灯笼,汉朝初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之后出现了纸灯笼。灯笼的出现,不仅保证了在有风情况下可以在室外张灯,也为灯外装饰开辟了新的天地。在南朝梁武帝时,已能用纹饰华丽的锦加绘佛教、天人和神鬼故事等制成幻妙、奇物的藕丝灯了。唐宋时期,随着官定灯节假日制定,彩灯的制作进入盛世。每逢元宵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远远望去,万家灯火,形成“月华连昼色,灯景杂星光”的瑰丽景色。南宋时,彩灯已从民间家庭自扎自玩的手工艺品变为了可以用来交易的商品,并在杭州出现了专门的卖灯市场——灯市。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多种民间传统工艺,后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功能拓展到喜庆的装饰,同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灯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网络图)

  • 发表于 2017-01-23 00:00
  • 阅读 ( 83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