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4月底是出审计报告的最后期限而不是所有公司都是四月底出报告。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有人问你最近一期审计报告,如果没出是不是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还没出,是否需要2016年的? 你的问题关注点是什么呢?
+++···································^^····································
···································^^····································
···································^^····································
4月底是出审计报告的最后期限而不是所有公司都是四月底出报告。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有人问你最近一期审计报告,如果没出是不是可以直接告诉对方还没出,是否需要2016年的? 你的问题关注点是什么呢?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具有法定证明效力。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基本要素:①标题。②收件人。③引言段。④范围段。⑤意见段。⑥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及盖章。⑦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⑧报告日期。
···································^^····································
以下企业需提交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①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②上市股份有限公司; ③从事金融、证券、期货的公司; ④从事保险、创业投资、验资、评估、担保、房地产经纪、出入境中介、外派劳务中介、企业登记代理的公司; ⑤注册资本实行分期缴付未全额缴齐的公司; ⑥三年内有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违法行为被工商部门查处过的公司。
·······································································
我们精选了一下网友答案:
···································^^····································
宁波东力(002164):
蛇吞象的不可承受之重
杠杆并购、股权质押、商誉减值
的死亡螺旋
壹
ONE
母子公司反目
优质子公司秒变“负资产”
2018年7月,宁波东力突然发布公告称,因为涉嫌合同诈骗,子公司年富供应链法人及副董事长李文国、总裁兼董事杨战武双双被批捕。年富含有了合同诈骗欺诈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母公司宁波东力。随后宁波东力发布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由预计盈利1.1亿-1.4亿,修正为亏损0-8000万。公告一出,宁波东力股价应声下挫23%。
随后宁波东力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上市公司为年富供应链提供担保额度合计22.7亿元,实际担保额度达到了14.97亿元,逾期金额合计9307万元。不仅如此,由于年富供应链已经实质上资不抵债,上市公司对年富供应链17.17亿元的商誉计提全额减值,并且计提年富供应链应收帐款和其他应收款项坏账准备13.63亿元,至此上市公司上半年实际亏损31.47亿元,而宁波东力如今的市值也仅仅才30亿元左右。
究竟是怎样的魔幻故事导致了母子公司反目对薄公摊,宁波东力的危机是否早有预兆,审计报告又是否给广大投资者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呢?经过我们的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那么的扑朔迷离。
贰
TWO
墨菲定律应验
前一年的关键审计事项一语成谶
在仔细阅读了宁波东力2017年度与2018年度的审计报告之后,我们发现虽然2017年度宁波东力得到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但是其在关键审计事项中强调的子公司供应链业务收入确认与商誉减值问题却成为了第二年公司暴雷的重要诱因。
墨菲定律的准确性在宁波东力身上清晰地显示了出来。
在比对了两年的审计报告后,我们发现两份审计报告披露的信息都显示注册会计师根据自身职业判断将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宁波东力并购年富供应链的相关财务信息上。
叁
THREE
“蛇吞象”式并购引火上身
宁波东力原本主业是机械制造,主要制造传动系统、齿轮箱、电机等产品,由于主营业务竞争压力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挤压利润空间,公司于2012年开始出现亏损并且到2015年接连亏损4年。公司有迫切保壳的需要,于是决定通过并购盈利情况良好的非上市公司实现保壳。
宁波东力在2017年6月以发行股份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价21.6亿元购买购买年富供应链10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并购案之前,宁波东力实控人已经突击入股年富供应链,年富供应链也段时间内进行了两次增资,使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加至14500万元,为之后的正式并购做了准备。
图1 宁波东力与年富供应链股权透视图
2017年7月之后,宁波东力对年富供应链的并购暂时尘埃落定,并在当年实现了超过1.5亿元的净利润,看起来此次并购完美完成了保壳的目的。
可是仔细分析当年的财务数据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
在分析了宁波东力2017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后
我们发现了如下疑点:
1.营收增长迅猛,但净利润增长有限
由于年富供应链营收规模比宁波东力大得多,合并报表后宁波东力的营收主要依靠子公司年富供应链提供,但是营收规模的增长与净利润的增长完全不成比例: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99.84%的情况下,净利润仅仅增长1300.27%%,这意味着年富供应链虽然营收规模巨大,但是其盈利能力有限,净利率较低,并购标的的资产质量被打上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2.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高企,侵占上市公司资金
在并购了年富供应链之后,宁波东力也吸收了原属于年富供应链的应收款项与应付款项,财务报表中相关账户余额出现了大幅度上升。事实上根据法院的判决,大量的应收款项是年富供应链在并购之前伪造的。这些账户余额的大幅度增加显著影响了宁波东力的财务稳定性。
3.并购带来巨额商誉,为日后连锁反应埋下隐患
宁波东力并购了年富供应链后,其财务报表商誉账户余额大幅度提升,提升幅度达到了5019.71%,可以说是巨额增长了。并购中出现商誉是十分正常,但是在先前其他问题的衬托下,商誉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提高警惕。
肆
FOUR
杠杆并购、股权质押、商誉减值的死亡螺旋
宁波东力并购年富供应链属于杠杆并购,并且杠杆率相当之高:宁波东力资产负债率从2016年的36.49%飙升至79.12%,新增短期负债69.56亿元。在“蛇吞象”并购的背景下,宁波东力的股东必定会使用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进行股权质押操作以缓解现金流短缺的问题。
在2017年,宁波东力的股价尚有10元左右,市值超过50亿元(对比如今股价6.31元,市值33.58亿元),当年宁波东力股权质押率达到31.10%并且在之后基本保持稳定,可以猜测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在公司股票处于高位时进行了质押操作。
当年富供应链合同欺诈问题暴露时,公司股票快速下跌随后叠加股市整体低迷,股价最低到达了2.41元,必然击穿了强制平仓线。在这过程中债权人抛售质押的股份导致了踩踏效应,加速了公司股价不理智的下跌。
我们猜测如果不是第三方介入协调公司与债权人的关系,大概率那轮下跌公司股价将会跌破面值导致公司退市。
图2 杠杆并购导致相关问题的逻辑链条
使用杠杆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时提高了收益与风险,宁波东力的问题在2018年商誉普遍暴雷的背景下可谓是经典的案例,也为让我们看到了资本市场背后的逻辑,这种逻辑应当是每位从事审计的人员应当了解的。
伍
我们能学到什么
在几年前股票市场上充斥着各类以保壳为导向的并购案例,在最近几年注册制放开的背景下类似案例明显减少。需要进行保壳的上市公司多是主营业务出现了问题,这就对并购标的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上市公司本身是良好的融资资源,即使是绩差股也非常容易得到融资,这加大了上市公司使用杠杆进行并购的意愿。
在对这类上市公司进行审计时,应当关注并购标的的经营情况尤其是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等账户的余额。对并购形成的商誉需要保持必要的职业怀疑,考虑商誉减值风险是否在公司年度报告中得到适当的说明。
0 篇文章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你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