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

2009年6月23日下午5点多,南京某中学13岁的小蔡同学和小李同学在自行车棚里闹起了矛盾。小李同学因个子矮小,一时情急,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很短的水果刀”刺向了蔡同学,致其身亡。

因行为人“失常和失控”而发生的案子,被犯罪心理学称为“偶发性的应激犯罪”,属于情绪性动机(又称感情冲动型犯罪)犯罪中的一种。

有的人总是会感觉自己对某些事情失去控制,并且常常为这种事情感觉焦虑。不少人长期处于这种患得患失的情绪中,就会引发焦虑症的发生,这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来说是十分不利的。那么,究竟什么是焦虑症失控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失控感一般主要表现在焦虑症中,急性焦虑症(惊恐发作)中最为常见。失控感发作时,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但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害怕自己做出一些伤害别人与自己的行为。

但是一般来说不会伤害到自己与别人,它是一种伴随着极度的恐惧与强烈的焦虑情绪体验。同时也会一起出现一些生理上的症状,比如说呼吸困难、头晕、心跳加速等。

比如像例子中,小李由于具备劣势,为了占取绝对优势,他会考虑用过激地方式应对,从而就看到了:失控。

心理学家把它的控制作用(即意志力的挑战)分成这三类:“我要(Iwill)”指的是面对有益的、应该做的事,即便不情愿也依然坚持去做,比如去健身房跑步。


“我不要(Iwon't)”指的是面对有害的、不应该做的事,即便很诱人,也依然坚持SayNO,比如戒烟者拒绝别人递给他的烟。

而“我想要(Iwant)”则是时刻牢记自己真正的远期目标是什么,并以此作为做任何选择、决定的第一参考法则,比如追求健康的人会吃更多素食,参与更多运动,不轻易生气。

总的来看,意志力的挑战其实就是两个自我之间的对抗,一个是更为原始的、冲动的、放纵的自我,另一个则是进化后形成的、理智的、有约束力的自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时常感觉内心有两个小人在争执不休的原因。两个自我都各自有其价值,它们相互制衡、协调,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呢?

1.养成剖析愤怒的习惯。

在生活中,每当你发脾气或在愤怒的情绪中工作时,你应该分析所有使你愤怒的原因,然后避免使自己暴露于那些痛苦中。通常,愤怒是由于你将不合理的要求施加于某些情况。

2.用运动转移注意力。

临床心理学家发现,运动是有效解决愤怒的方法,尤其是多参加户外活动,主动做一些消耗体力的运动,如登山、游泳、武术或拳击等,使不快得以宣泄。

3.远离是非之地。

生活中遇到能引起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当自己要愤怒的时候,应尽量不跟着自己的情绪走,当然也不跟着对方的情绪走,最好是暂时离开,让自己冷静冷静,冷静后往往对冲突会有新的看法。

  • 发表于 2017-05-30 00:00
  • 阅读 ( 95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