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扭脖子有声响,难道我得了颈椎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多,动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有车的白领,上班坐办公室,下班坐车,走路的时间很少。颈肩部的肌肉一直处于紧张强直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极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那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颈椎病呢?转动脖子时咔咔响就说明有颈椎病了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扭脖子有声响,就是颈椎病?

人体关节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在活动时发生弹响,临床上称为弹响关节。运动时常能听到有人发出“咯噔”的声响,这是因为关节面之间、软骨垫与关节面之间、肌腱和关节囊之间等,总会发生摩擦而发出声音,而声音的大小则因人而异,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过,这些声音人们通常称之为“弹响”。 一般来说,仅有弹响、外表不红不肿,也不感到疼痛,没有活动障碍者属于生理性弹响,不需要特别处理,也不必为此过于惶恐。

所以,当颈椎小关节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关节间产生的润滑液会减少,关节摩擦力增大而产生响声。一种情况可能是在颈部做旋转活动时,椎体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关节囊滑过椎体骨骼各部位时发出的声音;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当颈部做旋转活动时,一侧的小关节张开,这样会导致这一小关节腔内负压形成,从而使溶解在周围组织液中的气体进入到小关节腔,当颈部反向旋转时,原来张开的小关节腔又闭合,将进入的气体又挤压出关节腔,这时也会产生一个弹响。还有一些病理情况下也会出现弹响,如颈韧带钙化等。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转动头颈时偶尔发出响声,没有其他的不舒服,完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大部分是生理现象,并不是颈椎病。而且,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出现这种现象不用紧张,若年龄在40岁左右有此现象,则应找医生检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出现什么症状可能是颈椎病?

颈椎病的诊断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有颈椎病的一些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性改变;影像学征象必须与临床表现相一致。

根据受累组织结构的不同而出现的不同临床表现通常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具体症状如下:

(1)神经根型:年龄一般在40岁左右,劳累、轻伤后或落枕 后,开始颈肩痛,几天后疼痛放射到一只手的2个或3个手指;间或有头晕、头痛,白天不能工作,夜间无法入睡;颈部活动受限,后伸时症状加重;患肢有沉重感,握力减弱,随后不能提重物,手臂肌肉萎缩。

(2)脊髓型:年龄在40~60岁左右,发病缓慢,有落枕史。患者先从下肢双侧或单侧发麻、发沉开始,随之行走困难,下肢肌肉发紧,抬步慢,不能快走,重者步态不稳,双脚踩棉花感,颈发僵,颈后伸时易引起四肢麻木,常看不完一场电影。此后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手无力,拿小物件常落地,不能系扣子。严重的写字困难,甚至不能自己进食,部分患者出现尿潴留。间或有头晕、头痛、半身出汗等症状及“束带感 ”。

图片来源于网络

(3)交感型:①头部症状:如头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的。

②眼部症状:眼胀、干涩、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雾等。

③耳部症状:耳鸣、耳堵、听力下降。

④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⑤心血管症状:心悸、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

⑥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⑦临床检查:颈部活动多正常、颈椎棘突间或椎旁小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压痛。有时还可伴有心率、心律、血压等的变化。

(4)椎动脉型

①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

②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

③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可出现一过性瘫痪,发作性昏迷。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颈椎病怎么预防?

颈椎病的预防很重要:

避免头、颈部急性外伤:例如坐车打瞌睡,遇到急刹车,头部突然后仰,造成颈椎挥鞭性损伤;生气时随意拧孩子耳朵,孩子为了防御而急性扭颈。或用巴掌打击孩子头部等,引起颈肌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等。

改善与调正睡眠状态:使用质地柔软、透气性好、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的枕头。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

纠正与改变工作中的不良体位:在坐姿上,要尽可能保持自然端坐位,头部保持略微前倾;调节桌、椅之间的高度比例,避免头颈部过度后仰或前倾、前屈,使头、颈、肩、胸保持正常生理曲线;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一般在1~2小时,让头部颈向另一方向转动;连续工作或学习60分钟以上的,最好停下手中工作稍稍活动一下,做一些伸展及转头、转体运动,避免因长期固定于一种姿势而引起颈肩腰痛。

体育锻炼:在闲暇时,应适当做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锻炼,增加背伸肌的力量。仰卧起坐和游泳(卧位两头起)也是很好的锻炼方法。

编辑:鲁凡英

(专家:胡永珍,齐齐哈尔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医师,科普中国微平台原创首发)

  • 发表于 2017-05-26 00:00
  • 阅读 ( 91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