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你该去看看医生了

夏天的热浪逐渐袭来,夜晚的小吃街美食琳琅满目,其中最受青睐的标配就是“小龙虾+啤酒+毛豆”了。小龙虾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淡水经济产品,可如果小龙虾生病又没有得到及时“医治”的话,生病的小龙虾很有可能混入街头小巷,从而让人们“病从口入”。这不,有五只小龙虾“病患”来就诊了,它们各自患上不同的“小龙虾疾病”,咱们来给它们看看病。

小龙虾(来源:Wiki共享资源)

【病患小档案】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虽然与龙虾同属甲壳类动物,而且长相“撞脸”,但小龙虾却不属于龙虾科,而属于被称为“河虾”的蝲蛄科,绝大多数栖息在淡水河湖中。小龙虾的家乡在北美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早由日本引入,20世纪30年代,由日本传入中国,最初被人们当作宠物把玩,后来发现其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被端上餐桌,成为风靡夏季的美味。

1号小龙虾病患

医生:哪里不舒服?

病患:这几天总感觉全身没劲儿,爬几下就觉得很累,尤其觉得呼吸越来越困难了。

医生:饮食怎么样?

病患:吃啥都没胃口。

(医生看了看病患的“鳃”,发现略呈淡淡的褐色,其外壳的颜色也不像健康小龙虾那样红亮,而是发白……)

1号小龙虾病患:黑鳃病(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病历簿】

诊断:该病患的鳃部呈淡褐色,有些部位甚至已经完全变黑,且鳃部有萎缩的趋势;其体色异常,呈白色。结合病患自身所述,其身体无力、不爱活动、且行动缓慢、或是在水底缓慢爬行、或是依附水草露出水面等症状,诊断结果为黑鳃病。

病因:黑鳃病由水质严重污染、小龙虾的鳃部被真菌所感染所致;另外,若监护人(养虾人)忽视其膳食中的维生素C补充,也会导致黑鳃病的发生,若不及时治疗,病患鳃部的病变将会继续恶化,最终会因呼吸困难而死。

【误食风险】

小龙虾的黑鳃病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在真菌中大约有300余种会对人体造成致病性。这些真菌有的会侵犯皮肤、指甲或毛发;有的会攻击人的内脏和粘膜;有的还会把矛头指向消化器官(如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真菌性肠炎),我们并不能确定引发小龙虾黑鳃病的是哪种真菌,增加了人类误食患黑鳃病小龙虾的致病风险。

2号小龙虾病患

医生:哪儿不舒服吗?

病患:医生,我前几天突然觉得脚发软,走路没力气,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还有啊,您看看我胸口这里怎么有点渗血呢?

医生:来,靠近点儿,我看看你的头部和胸部。

(医生发现病患的鳃也略泛黑色,头部和胸部有轻微的渗血现象,最明显的是胸部还有一些白斑,做胸透后发现胸部有一些不明积水。)

2号小龙虾病患:病毒性疾病——白斑综合症(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病历簿】

诊断:该病患鳃部泛黑,胸部和头部有轻微的渗血现象,胸部还有些许较为明显的白色斑块,通过对其全身体检,发现其胸腔内有淡黄色积水,肝脏和胰脏略微肿大,再结合病人所述的手脚无力、行动迟缓、食欲不振等症状,可诊断为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白斑综合症。该病一旦病发,死亡率极高,首先会感染成年虾,后期传染幼虾。

病因:白斑综合症由病毒性感染引起,发病高峰期是每年4~5月,多流行于长江流域。主要诱发原因是小龙虾的“住宅密度”较大,从而引发居住环境的恶化(如虾体相互刺伤、排泄物、残食、虾壳和浮游生物的尸体不能及时分解转化,导致水体的溶氧量大大下降)、居住温度的提高和日照的增长。

【误食风险】

小龙虾的白斑综合征是由病毒性感染引发的,人类食用后同样有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最常见的就是肠胃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严重者还会排出水样便。而且食物中毒的潜伏期较短,病势急速,让人措手不及。

3号小龙虾病患

医生:哎呦喂,你的尾巴怎么了?

病患:呜呜,大夫,我的尾巴烂了,都烂没了,我会不会全身都烂掉死去啊?

医生:别急,说说你这两天是不是跟别的小龙虾打架来着?

病患:您怎么知道的?那天我和一邻居因为一点小事打起来了,我没留神,尾巴被它的钳子夹破了,然后就开始慢慢腐烂……

3号小龙虾病患:烂尾病(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病历簿】

诊断:该病患尾部严重溃烂,结合其自述的与邻居打架,尾巴遭邻居夹伤、而后腐烂的经历,可诊断为烂尾病。病患感染初期,尾部只是生有水疮,尾部边缘产生溃烂、坏死;随着其病情的恶化,尾部边缘的溃烂逐渐演变为尾部中间的溃烂。感染最严重的时候,患者的整个尾部甚至都会溃烂脱落。

病因:该病诱发的直接原因是小龙虾之间相互残杀、打斗,造成尾部受伤感染所致;有时候也因为尾部遭受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所致。

【误食风险】

小龙虾的烂尾病由细菌感染所致,人类误食后存在一定风险,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后,在血液中进行生长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发全身的急性感染,可能会产生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如若治疗不及时甚至引发败血症。

4号小龙虾病患

医生:干嘛裹着块布,拿开拿开,咱们有病看病。

病患:我怕吓到您,您看我全身上下几乎都长满了棕色的毛毛,这是怎么了啊?

医生:恩,你的头部和胸部都隐隐发黑,会觉得最近体表分泌黏液特别多吗?

病患:是的啊大夫,就因为分泌黏液太多了,什么脏的泥的都挂身上了。

医生:这两天会不会感到呼吸有些困难?

病患:还好吧,不过身上的毛毛多一些,呼吸确实就困难一些。

4号小龙虾病患:纤毛虫病(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病历簿】

诊断:该病患的受精卵体表、若干对附肢、鳃部等部位被棕色或黄绿色的绒毛所覆盖,导致其身体消瘦、活动无力;其头部和胸部发黑;结合病患自身所述体表分泌黏液过多,全身挂满脏物,并且呼吸困难程度随着绒毛的增多而加重等症状,诊断为纤毛虫病。

病因:纤毛虫病由钟形虫、斜管虫、累枝虫等寄生虫所致,其病原体会在小龙虾体内大量而迅速地繁殖,周期较短,大约为2~3天即可布满全身,这些密密麻麻的“绒毛”会严重影响小龙虾的正常呼吸,导致大批死亡。

【误食风险】

纤毛虫是一种寄生虫,少数可以寄生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鳃部和肠道,虽然人体有特有的结肠小袋小毛虫作为寄宿体。但寄宿于小龙虾体内的已死纤毛虫也会使小龙虾腐败变质,误食之后可能造成肠胃不适。

5号小龙虾病患

医生:慢点,慢点,腰部“错位”了?

病患:是啊,我还准备去打石膏呢,可疼死我了,感觉自己都快断成两截了。

医生:不用打石膏,不就是“蜕壳不遂” 嘛,我给你开个处方,很快就能好起来。

病患:那太谢谢您了。

5号小龙虾病患:蜕壳不遂(来源:中国水产养殖网)

【病历簿】

诊断:该病患病症较为明显,其头胸部和腹部之间出现裂缝,且全身较正常虾为黑,因此可判断为“蜕壳不遂”,该病多发于小龙虾蜕壳的最软弱时期。

病因:蜕壳不遂主要由于小龙虾生长过程中没有及时补充充足的钙元素。

【误食风险】

?蜕壳不遂的原因除了缺钙之外,也和池水盐度过高和水质太差有关。因此,误食蜕壳不遂的小龙虾很可能引发摄入盐分过多。

  • 发表于 2017-06-16 00:00
  • 阅读 ( 75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