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一直在膨胀,为啥你不会受其影响而变胖?

作者:Ethan Siegel(翻译:山寺小沙弥)

编辑:Lixy

审校:yangfz

宇宙膨胀就如脑袋里天马星空的想法,它不会演化成异类,只是变得更加稀疏罢了。

—— 凯蒂·麦克

如果宇宙在膨胀,我们不难理解远处的星系一直在远离我们,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行星、原子就不膨胀呢?

宇宙膨胀是20世纪重大发现之一。无论是邻近的星系还是遥远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只是遥远的星系远离的速度更快些,就好像整个空间正在被拉伸。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宇宙的物质和能量密度一直在减小,并且这样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将继续下去。假如我们能看得到足够远的距离,我们会发现远处的星系好像是被快速推开,速度之快难以想象,我们发射的任何信号都无法到达这些星系,即使信号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但是,如果连光速都追不上,是不是存在悖论呢?这就是肯特哈德逊想知道的:

假如宇宙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膨胀,为什么我们的太阳系各行星之间的距离不受影响呢?为什么各个行星之间的距离不会增加呢?

肯特哈德逊的想法是对的,随着宇宙的膨胀,太阳系中行星和恒星之间的距离都不会增加。那么,究竟是什么在膨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牛顿对于宇宙的认识,宇宙是一张完全固定的网格,物质在这张网上相互作用

牛顿曾经设想宇宙是网格状的,它是一个固定的实体,星球通过万有引力互相吸引着从而维持平衡。后来爱因斯坦发现,宇宙并不是像牛顿描述的那样,这张网并不是固定的,相反,由于物质和能量的存在,这张网是可以扭曲拉伸的,而且这些物质和能量可以决定这张网是如何被拉伸的。

根据相对论的解释,当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体积趋于0时,其引力会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从而改变空间,导致光都无法在其空间里逃避,进而形成时空扭曲

但是如果这个宇宙仅仅只有一些质量重大的星球,难免会有重力塌缩,形成黑洞进而毁灭宇宙。爱因斯坦觉得这样明显是错误的,于是他引入了一个宇宙学常数进行修复。这个参数可以防止重力塌缩,并使宇宙处于一个近乎恒定的状态。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爱因斯坦的观点,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就是其中一个质疑者。他说,假如没有引入宇宙学常数,那么这个拥有各种物质,辐射,灰尘、液体的宇宙将变得蠢蠢欲动,也就是变成一个收缩的宇宙或者膨胀的宇宙。

扩张宇宙的“葡萄干面包”模式,相对距离随着空间(面团)的扩大而增加。

数学计算只能告诉我们宇宙演化方式“解的个数”,我们还需通过物理意义找到唯一解。这个物理意义在20世纪20年代被哈勃找到了。哈勃发现,一个星球是可以在其他星系被观测到的,并且可以确定观察者与该星球的距离。维斯托·斯里弗在星系的谱线中发现了红移,将两位学者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时候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诞生了。

膨胀率(y轴)与距离(x轴)的关系,宇宙膨胀速度比过去更快,至今仍在加速。这是一个现代版本,是哈勃当年的数据数千倍

要么相对论错了,我们的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一切都对称地远离我们;要么相对论、亚历山大·弗里德曼是对的,远处的星系远离的速度之快超过我们能观察的范围。宇宙膨胀慢慢地成为描述宇宙变化的学说。

如果说宇宙一直在膨胀,这不是和我们日常生活观察到的不相符合吗?我们很难想象,随着时间推移这张网慢慢地被拉扯,一直在变大,网里的东西互相拉扯着,那么网里的物质随着网的变形,密度也在慢慢变小。

图中蓝色的区域是密度较大的区域,这些区域是通过引力作用慢慢聚集在一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区域很可能形成星球或者星系。红色区域表示该区域温度较高,原因是这些区域存在着引力势阱

但是,宇宙的对称性并不是十分完美,它有一些质量密集的区域,例如行星,恒星,星系和星系团,也有一些密度极小的区域,例如巨大的宇宙空洞,这个空洞几乎没有质量。之所以会有那些区域,是因为宇宙还存在其他的物理现象。在小尺度上,如动物,此时电磁力和核力起主要作用;在大尺度上,如行星、太阳系、星系,则引力占据主导地位。

在较大的尺度里,随着宇宙的膨胀,星系慢慢消失。在较小的尺度里,引力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行星、星系、星系团。

宇宙的膨胀和宇宙万物之间万有引力的竞争是整个宇宙最大的竞争。在大尺度范围里,宇宙膨胀胜出,因此遥远的星系还在继续远离我们,即使我们发射的信号的传播速度和光速一样,也无法到达那些遥远的星系。宇宙中的一些超星系团随着宇宙的膨胀被慢慢的拉开,在较短的时间内,它们将不复存在,即使是离我们最近的(只有5000万光年)处女座星系,也无法通过万有引力把地球或者太阳系吸过去。即使万有引力很强,宇宙的膨胀也会将它的作用抹去。

在我们周围1亿光年的宇宙空间里,存在着数千个星系。处女座星系在其内部引力的相互作用下维持稳定,但是银河系将继续膨胀

但是,在小尺寸的范围里,宇宙扩张被万有引力抵消。在处女座星系里,存在着引力的约束。银河系中的星球,通过万有引力牢牢地束缚在一起。地球的公转轨道距离不会变大,原子也不会扩张。也就是说,如果某区域的引力、电磁力、核力等不能抵消宇宙膨胀的“张力”,那么该区域就会持续膨胀,但是如果该区域存在着可以抵消“张力”的其他力,此区域就不会膨胀。

TRAPPIST-1,它的运动轨道保持不变,正是引力的约束克服了宇宙膨胀“张力”

万有引力的作用使得宇宙膨胀不能在小尺寸的范围里实现,这是很微妙的,与其说宇宙膨胀是某种“张力”的作用,不如说宇宙以一定的速度扩张。总的来说,无论是大尺度范围还是小尺度范围都具有这个扩张的“分速度”,但是整体表现出来是怎样的,还得看“合速度”。虽然两点之间有相互远离的“分速度”,但是如果这个“分速度”小于逃逸速度(两者刚要互相远离的临界速度),也就是说如果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于宇宙膨胀的速度,那么他们之间的距离就不会增加,此时我们也就观察不到宇宙膨胀现象。在任何时刻,宇宙膨胀的速度被抵消,因此就不会有膨胀现象,稳定的相互作用力维持了小尺寸范围内物体的稳定。

在某个区域内,如果是引力,电磁力等,能抵消宇宙的扩张,那么该区域将维持稳定

宇宙膨胀现象的确存在,我们的某些测量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暗能量(编者注:暗能量是一种充溢空间的、增加宇宙膨胀速度的难以察觉的能量形式)的存在使得遥远的星系加速离开我们,但是也存在距离固定不变的区域。但是,在2003年有人提出宇宙大撕裂假说,关于宇宙的终极命运,假说中认为宇宙中的物质,从恒星和星系到原子和次原子粒子,在有限时间的未来会因为宇宙的膨胀进一步的被撕裂,理论上,宇宙的尺度因素在未来有限的时间会变得无限大。也就是说,如果该假说成立,那么咱们之前结论就有错误,因为此时距离是一定会变大的。

宇宙一直在膨胀,但它对每个个体的影响不尽相同。如某些力的作用抵消了宇宙的膨胀,那么咱们就观察不到宇宙膨胀现象。只有当物体之间的束缚力无法约束宇宙那颗流浪之心的时候,宇宙膨胀现象才是明显的。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理查德·费尔德曾经说过的那样:“虽然你的腰围一天比一天大,但是宇宙表示,这锅我不背。”(这句话深深地伤害了某小编。。。。)

(原文转载于:中科院物理所)

  • 发表于 2017-04-01 00:00
  • 阅读 ( 86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