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否培育外星生命?

随着天文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系外星球,我们会发现那些潜在的宜居世界的宜居时间可能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在那些星球上,生命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出现。即使生命能够诞生,那些未成熟的生命也可能会因为这些星球不再宜居而被扼杀。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可以帮它们一把,把地球生命送到那些正处于宜居时期的星球上?

向太空播撒生命

最近,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克劳狄斯·格罗斯提出一个被称为“创世纪项目”的概念。它所说的就是把地球生命送到其他星球,让它们在那里生存、繁衍。

这个概念看起来很简单,先是将携带了地球微生物的小型星际探测器送到目标星球上空,然后利用车载实验室对所携带的微生物进行基因修改,使它们更适合在目标星球生存。之后将这些微生物释放到目标星球。剩下的就是等待——看看这些微生物在目标星球上如何发展。

在其他星球上播撒生命不是一个新的概念,许多科幻小说中已经无数次描述过,这一想法有科学基础。一些观点认为,地球生命就是被小行星从宇宙的其他地方带来的。

当然,人为地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到其他星球,这对于生命的演化是有帮助的,因为那样将大大缩短这个星球上生命进化所需的时间,那里的生命甚至能跳过数十亿年的进化时间。亿万年之后,它们会进化成多细胞生物,最终进化到生命的高级形式。当然,在不同于地球的外星环境中,那些来自地球的生命如果能生存下来,繁衍生息,那么它们很可能会变成有别于地球生物的新物种。渐渐地,它们的后代会完全适应它们所在星球的环境,变成外星物种。

播撒生命种子的矛盾

人类在宇宙中播撒生命——这看起来很伟大,前景也非常美好,至少亿万年之后,地球生命不再孤单。但是我们很快就会陷入一个伦理陷阱。难道因为我们地球上有生命,我们就有义务将生命分享给其他星球?那些星球需要人类的援助吗?

它们可能真的不需要我们帮忙。试想一下,如果人类在还未确定目标行星上是否有生命体时,就向那里派出了探测器,并投下“特制”的生命种子。那么结果很可能是“土著”生命与外来生命争个你死我活。当然,它们也可能会相安无事地生存下去。但是不管怎么样,人类的这种行为已经造成了生物污染。

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人类向某个没有任何生命的星球播撒生命种子,亿万年之后,在那个星球上成功进化出具有高智慧的生命。那时他们可能也会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满世界地寻找外星生命。他们可能会来到太阳系,在地球上发现我们。如果他们对人类有敌意,结果会如何?这不正是众多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吗?人类在太空中培育某种恐怖的生物,结果那些生物失控,开始攻击人类……如果是这样,那么人类相当于在其他星球上制造了生物武器。到那时,人类将如何收场?

难当的“造物主”

其实,人类想当“造物主”并不容易。因为就算已经确定目标星球没有任何“土著”生命,人类送去的生命也能在那里安家落户,但是还有一个难题——探测器是否够先进。目前,能确定已经飞出太阳系的探测器只有旅行者1号,而许多宜居星球与太阳系距离遥远,所以想要把生命播撒在其他星球上,还得先解决运输工具的问题。

另一方面,宇宙中存在各种强辐射,即使人类能造出足够先进的探测器,它们携带的微生物也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因辐射而发生变化。这样一来,车载实验室很可能就不能改造出合适的微生物,因此无法保证释放到目标星球上的微生物能够存活。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还很难准确判断哪个星球适合生命生存。虽然我们已经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不少“宜居”世界,一些行星甚至被称为“类地行星”。然而这些星球可能与地球并不相同或者相似。它们或许具备了一定的宜居条件,比如与地球一样具有合适的质量,在合适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地球除了具备这些条件之外,还有厚厚的大气层和强大磁场提供的保护。而以现在的技术,我们还无法精确地检测系外行星的大气,更不用说了解这些行星的磁场强弱。这也就是说,以现在的条件,我们还很难确定可投放生命种子的目标星球。

看来,人类想当一回“造物主”并不容易。不过可以看出,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人类是可以将生命种子播撒到宇宙的其他地方的。既然人类有可能可以做到,那么,我们不得不开始怀疑——地球上的生命,是否可能是具有更高级智慧的外星人在地球上播种的结果?

本文源自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6年第12期杂志文章

  • 发表于 2016-12-13 00:00
  • 阅读 ( 63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