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体检:哪些真有用,哪些纯忽悠?


现代这个社会,人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比如患癌的风险,迎合着浮躁的检测风潮,没有底线的吹嘘、夸大,耽误了多少人、多少个家庭……

首先需要声明一下,目前还没有特别灵敏的办法把早期肿瘤给筛查出来。而且肿瘤是一类疾病,生长在不同器官上的肿瘤病灶,其诊断的难度都是不同的,所以市面上打着100%的旗号的防癌体检都是忽悠的。

现在我们来一个个地分析:


一、影像学检测:如胸片、胸透、PET-CT等

目前的研究显示,胸片不足以检测出直径很小的结节,而使用低剂量螺旋CT也只能检测大小在厘米级别的结节,但是这些结节大部分是良性的。目前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对于50岁以上,经常吸烟的肿瘤患者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测。而不推荐普通人检测,因为辐射的累积会引发患癌风险。

PET-CT是一个非常价格高的检测,从8000到一万不等,一般用来判断肿瘤是否出现转移,一些没有底线的检测结构把这个检测作为体检的一部分,需要知道这个体检的辐射性非常高,没有任何权威机构推荐使用PET-CT进行健康体检。而且即便是PET-CT也只能检测直径在1厘米大小的结节,PET-CT的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一个人未患癌,这个罪造的不值,钱花的也实在冤枉。


二、血液肿瘤标志物

包含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等在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有的号称达到了十几项,但是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升高并不是一定患癌,只是说明健康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肿瘤标志物不仅存在于恶性肿瘤,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临床上,很多已经患癌的患者,血液的肿瘤标志物反而都在正常值,因此肿瘤标志物对于一个人是否患癌并不是灵敏度、特异性很高的指标。号称几滴血检测肿瘤标志物判断患癌风险,其实跟滥开药没有什么区别。

三、基因检测,一些事情您需知道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知道两个事情,一个是患癌的风险是否高,另一个是否已经患癌但是还没有症状,这样如果还没有转移切除不就治愈了吗,这是非常美好的设想。

通过基因检测判断患癌风险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是检测人正常细胞的基因,看一下是否有天生的肿瘤易感基因。这里也不是越多越好,比如肺癌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基因突变跟患癌风险有关,所以随便测几个点告诉一个人患肺癌的风险是很胡闹的。而且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必须检测全部基因的编码区,而不是走马观花地测几个热点,这样虽然几百块钱很便宜,但是对于受检者是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

另外一种情况,通过抽血检测血液里肿瘤细胞裂解释放的DNA片段(循环肿瘤DNA)或者完整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CTC),目前都是科研阶段,没有可信服的数据证明这些是可以用于做肿瘤早期诊断的。未来也许可能,但是现在还不能在肿瘤很早的时候通过检查发现它,对于这个美好的未来可以展望,但是不能靠这个去卖钱。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靠谱的?

问题是现在的健康体检多数是走马观花,在体检结果上算是大打折扣了。有一些比较有科学依据的体检如下:

  1. 45岁以上的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做腹部B超检查。

  2. 女性第一次性生活两年后,进行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测,发现宫颈癌。

  3. 年龄大于50岁,每天抽烟1包以上,连续抽20年以上的人,需要做低剂量螺旋CT。

  4. 长期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有不良饮食习惯的人进行胃镜检查。

  5. 肛门指检,普查直肠癌最简单的方式,长期便血或大便习惯异常者检查。

  6. B超,腹部B超可查出腹部各脏器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应查。盆腔B超可了解卵巢、附件等情况。

  7. 三大常规,特别是血常规出现异常,很可能是血液系统肿瘤的表现。

  8. 肝肾功能,可查出肝肾的功能状况,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必查。

  9. 肿瘤标志物,如CEA、AFP和CA125等,有间接提示作用,但是不具备特异性。

  10. 胸片,非高危人群可查胸片排除一些风险。

  11. 基因检测,也就是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患者可以去查,但是注重权威性。

总之,对于防癌体检需了解的是,任何体检都不是100%的灵敏和准确,只是一个间接的参考,更无须花费过多的费用遭受辐射,反而增加患癌风险。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公众号“癌度”,了解更多关于肿瘤和基因的资讯。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及作者

  • 发表于 2016-07-27 00:00
  • 阅读 ( 65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