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 | 再漂亮的行楷,也拯救不了它!

(本文由剧透社原创:Jutou321)

文—霜月落

去年7月,一部《大圣归来》点燃了全社会对于国产动画的热情与希望。一年后,虽同为暑期档,备受期待的《大鱼海棠》比起《大圣归来》,却有着明显先天优势——从2004年的一部flash短片开始,这个充满中国古典意境的IP获奖无数,经历了十二年的曲折后终于化茧成蝶,这份情怀,就为本片的期待值增色不少。

电影上映前夕,“十二年之约”就成为本片最大的一个噱头,每每看到这种情怀卖点,我就会有点方:对头了,就是神作,演砸了,只是徒增笑耳。

果不其然,电影一上映,评价立马两极分化,主流评论一片差评。本着支持国产动画的信念走近电影院,看了前半个小时,我还觉得网上的差评是鸡蛋里挑骨头,但是看完之后,我才意识到它的确有些部分难以令人满意。

《大鱼海棠》的亮点在画面,而槽点则是剧情。一眼看到《大鱼海棠》的画面,完全可以用“惊艳”形容,特别是精心剪辑的预告片,美轮美奂的中国气息扑面而来。到从非专业的角度来看,2D作画为主、3D渲染为辅的正片可以说是我看过的最华丽精致的动画电影,对于普通观众的视觉震撼确实没得黑。

横向对比一下迪士尼的《疯狂动物城》和宫崎骏的《起风了》,《大鱼海棠》有吉卜力的影子,但精致的作画比吉卜力更符合大众审美,比起迪士尼的纯3D又不会显得幼齿,可以说是在美术风格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特别是结尾等几个大场面的描绘,颇有“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气概~

如果用书法来形容的话,就是工整中带着一丝潇洒的行楷,比2D大气,比3D写意。加上日本配乐大师吉田洁直击灵魂的配乐,可以说整部电影的感官体验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动画电影,仅冲着高逼格的画面和音乐,《大鱼海棠》也非常值得一看。

但是,单靠画师是无法拯救一部动画的。

一句话概括《大鱼海棠》的剧情,就是A喜欢B,但是B喜欢C——哦不这当然不是普通的三角恋,因为这里面有典故、有伏笔、有中国元素、有耐人寻味——没错,只是一个很哲♂学的三角恋,可以,这很大鱼。

当然,我并不是针对爱情故事,《仙剑》、《轩辕剑》这些经典的国产IP,主要刻画的也无外乎是爱恨纠葛,也正是爱情成就了无数经典作品。但是对于《大鱼海棠》来说,讲一个狗血俗套的苦情三角恋故事注定会拉低本片的档次,或者说“十二年之约”只约来一个别人玩烂了的NTR,不免让期待小清新的观众如鲠在喉。

举个栗子,就像你在新东方埋头苦练十二年厨艺,结果出来就给大家炒了盘蛋炒饭,不管你炒的再清新脱俗、回味悠长,这依旧是盘家家户户都吃得到的蛋炒饭,就算配料再足、讲究再细,也注定拯救不了早已沦丧的格调。

而且这个三角恋的故事讲的也是不够丰满,最明显的不足就是感情铺垫不足,逻辑跳跃严重。

如果放在十年二十年前,放在梁旋刚梦到大鱼和海棠的那个夜晚,这样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或许还能用“凄美”来形容,只是在观众经验丰富、审美严重饱和的现在,这种三角恋只能落得个狗血烂俗的评价。在这种套路下,加入湫这个角色注定是个败笔,如果扔掉画蛇添足的虐心单相思,花心思只在椿和琨的单线感情羁绊上做文章,《大鱼海棠》绝不会讲出这么一个尿点满满的故事。

这里免不了让人想到新海诚,新海诚笔下的故事极其简单,无外乎就是一条直线到底的男女之恋,没有复杂的勾心斗角和NTR,但仅凭精美作画就俘虏了无数文青的心,可以说是动画界只靠脸吃饭的怪才。但新海诚好歹知道要拿画面装逼,起码不能在故事上作死,而《大鱼海棠》似乎没明白这点,硬件上翻身了,却没能驾驭住基本的故事性。我宁愿故事讲的再简单弱智点,也不需要你演这么一出,反而让出色的作画成为了尴尬的存在。

看完《大鱼海棠》,免不了要和《大圣归来》作对比,而横向比较一下两者的境遇,不由得令人唏嘘不已。

《大圣归来》上映前,属于无宣传、无大牌、无爆点的三无电影,发行公司籍籍无名,民间关注寥寥无几,却硬生生的靠一群自来水的口耳相传逆天改命,排片和票房一路走高,最终横跨院线2个月,创下了9.5亿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

一时间,观众的口碑与媒体的聚焦,让《大圣归来》在动画电影受众并不广的中国成为了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业界良心”、“国产希望”的赞誉之声铺天盖地,之后曝出的“8年酝酿、3年制作”的幕后故事也成为“匠人精神”的加分项,可谓是低开高走、麻雀变凤凰的经典案例。

《大鱼海棠》呢?一个诗情画意的热门IP,在上映前就吸引了大量目光,承载了太多期待——12年、中国风、逍遥游、2D唯美画风,加上光线传媒开足马力的宣传造势,早早地就被钦点为年度最受期待动画电影,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像《大圣归来》一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希望。

事实上,7000万的首日票房已经使其成为了起点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然而丑媳妇终究还是要见公婆,即使感觉体验再棒,但一部备受小清新期待的国产巨制却是全TM是套路的苦情三角恋,这种输在起跑线上的韩剧风格注定让《大鱼海棠》无缘成为第二个《大圣归来》。

国产动画其实并不缺技术,目前外包与合作盛行,没有一部电影的“血统”是单一的,所谓君子善假于物,借他国的技术为自己所用,诞生的作品依旧会有自己的灵魂。事实也证明,《大圣归来》的3D制作与《大鱼海棠》的2D美术,横向对比迪士尼和吉卜力的水准也不遑多让,起码完全不会有高端与低劣的感官差距。

然而,国内编剧似乎欠缺讲一个好故事的能力,《大圣归来》虽然载誉而归,但在剧本上确实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而《大鱼海棠》则是一次故事性上的惨败,与其说是让人惋惜,不如说是使人痛心。


毕竟在发展严重滞后的国产动画市场,比起费心思去琢磨一个人们还不一定接受的好故事,技术与制作上的直接投入的效果无疑是立竿见影的。《大鱼海棠》让我看到了国产动画追赶日美的硬实力,但是相比于美式的阖家欢乐与日式的包罗万象,国内的编剧水平确实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对于国产动画,很多人是爱之深责之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有心无力感。一些情怀党如今还在鼓吹什么“电影本身已经不重要”,我就纳闷了,《大鱼海棠》又不是《魔兽》,中国的电影水平更没有好莱坞的成熟,要知道这样一部含着金钥匙的动画电影演砸了,对于市场发展与观众信心的伤害或许是一部《大圣归来》都无法弥补的。道路原本就崎岖坎坷,还拿情怀硬撑场面,难道不是活在梦里的表现么?

一句话评价《大鱼海棠》,就是用一手漂亮的行楷,写出了一篇尴尬的小学生作文。然并卵,幼齿的剧情白瞎了这么优秀的作画,“十二年之约”比起《大圣归来》的“8年酝酿、3年制作”,难以成为“匠人精神”的体现。

不过,对于电影的初衷,梁旋缘起十二年前的一个梦,我还是抱以感激之情的。不管后来有多少坎坷、掺杂了多少自己无法左右的无奈,将一个对梦境纯粹而美好的遐想,用十二年的努力化为现实的这份执着无疑是值得令人敬重的。

目睹了这部电影的上映,在回过头看当年简陋的flash,或许对于梁旋与张春来说,再嘈杂喧嚣的世界,也比不过内心的释然与满足吧。

所有活着的人类,都是海里一条巨大的鱼,他们的生命就像横跨大海,最终到达彼岸——我打心底里希望,国产动画能如“其翼若垂天之云”鲲鹏一般,可惜,它不会是《大鱼海棠》。

- END -

剧透社原创,微信ID:Jutou321

微信搜索关注:剧透社

剧透,让你更懂电影

  • 发表于 2016-07-14 00:00
  • 阅读 ( 77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