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抠鼻孔是种强迫症?

上一次我们讲到嗅觉,嗅觉的感觉器官是鼻腔里的嗅粘膜,其实嗅粘膜除了包含着嗅细胞,让我们能闻到气味之外,嗅粘膜还有其他作用,其中之一就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这个作用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尤其重要。因此不少医生建议,为了保护鼻粘膜,最要不要经常抠鼻子。但印度邦格洛国家心理健康与神经系统科学学院的奇塔拉尼加·安德雷德和B·S·斯里哈瑞发现,抠鼻子的行为在青少年中是一种很普遍的行为。这项研究别人“挖鼻子”行为的研究,获得了2001年的搞笑诺贝尔公共卫生学奖。

“挖鼻子狂”,英文叫做rhinotillexomania,是一种强迫症,其症状是不停地挖鼻子。但是关于这种问题的研究很少。因此印度的这些学者调查了来自4个学校的200名青少年。这些孩子几乎都会挖鼻子,平均每天4次。虽然几乎所有人都会偶尔挖鼻子,但是如果过多就可能是某些心理疾患的症状。在被研究的200名青少年中,7.6%的孩子每天挖鼻子超过20次。超过六分之一的孩子认为自己有严重的挖鼻子的问题,有四分之一的孩子会因为挖鼻子而流鼻血。实际上,这些印度学者并不是最早研究挖鼻子的人。1995年,美国的两位学者甚至设计了“挖鼻子狂问卷”,通过邮件的形式随机寄给了1000名威斯康辛州的成年居民,让他们通过匿名的形式进行回答。只有254个人寄回了问卷,在这些人中,有91%的人承认他们会每天挖鼻子,1.2%的人甚至每个小时就要挖一次鼻子,甚至影响了日常生活。

除了过多的挖鼻子是个问题,还有些人有着其他一些强迫性的习惯,比如咬指甲、揪头发、挠皮肤等,如果这些行为过多,甚至伤害到健康,也都被心理学家认为是问题,也都给他们起了名字,像是“咬指甲狂”(Onychophagia)、“揪头发狂”(Trichotillomania)、“挠皮肤狂”(Dermatillomania)。在前面说到的两个研究里,那些常挖鼻子的人也常会出现咬指甲、揪头发的问题。那么为什么这些人即使意识到做这些事情会伤害到自己的身体(有些“揪头发狂”会把头发揪秃),还要继续揪头发、咬指甲、挖鼻子呢?他们实际上患有一种叫做偏执强迫症的心理疾病,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强迫症。强迫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焦虑是我们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而感到过分担心。

一般人都会有担心的时候,有时候担心还能帮我们学习如何保证安全、做事小心。这种一般的担心并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但是强迫症并不同于一般的担心,这种担心特别强烈,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大脑不断重复担心的念头,如果不采取措施,这种担心就会越来越严重。这些为担心的想法(比如担心染上细菌得病)叫做“偏执”,而那些为了让这些想法远离的行为(比如反复洗手)叫做“强迫”。

偏执是一些非常顽固的想法,反复地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不论我们做什么,或者我们多不想有这些想法,这种想法也不会消失或者改变。这些偏执的想法随之而来的是过度的担心,只有做了那些行为,担心才会暂时消失。这些担心的想法让我们不开心,也让我们害怕,让我们随时处于警备的状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儿而过分反应。另外,这些想法一直占据思想,也让强迫症的人难以集中注意,没办法全神贯注地做任何其他事情。

为了缓解担心,强迫症的人会做出很多强迫的行为,有时候称为“仪式”,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检查、或者做固定次数,他们认为这些行为可以帮助防止坏事的发生。这些“仪式”会暂时让人觉得没那么烦恼,而且因为坏事一般都不会发生,强迫症的人认为是因为“仪式”起了作用,久了久之这种“仪式”就更难改变了。

人们现在还不确切地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得上强迫症,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病的,不过目前的研究也已经了解到强迫症的一些特点。首先,强迫症经常出现在一个家庭里,那些有强迫症的人,他们家族里往往会有其他成员患有强迫症或其他焦虑症。虽然尚不清楚这种疾病是如何从上一代传到下一代,不过有些特定基因与强迫症有关,有这些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焦虑。

其次,强迫症也和其他精神疾病一样,是神经系统出了问题,是大脑处理和恐惧、疑虑有关的功能出了问题,比如与负责传递焦虑信息的化学物质有关。如果传递这些化学物质的神经通路被阻碍,或者没有足够的化学物质,人们就不能消化焦虑的信号,也就总会觉得担心或者焦虑了。根据这个理论,药理学家发明出治疗强迫症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帮助脑内的化学物质正常的工作,让偏执的想法和强迫的行为减轻,也可以缓解害怕和担心的感觉。

那么,今天你挖鼻子了么?

参考文献:

Andrade C & Srihari BS (2001).A preliminary survey ofrhinotillexomania in an adolescent sampl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2 ,426–431.

Jefferson JW & Thompson TD(1995). Rhinotillexomania: psychiatric disorder or habit? Journal of ClinicalPsychiatry, 56, 56-59

Grant JE & Odlaug BL(2009). Update on pathological skin picking.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Updateon pathological skin picking. 11, 283-238


文:王日出 | 授权转载自PsychJournal

  • 发表于 2016-07-05 00:00
  • 阅读 ( 90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