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器官捐献吗?

众所周知,作为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器官移植可以帮助相当一部分因器官病变而濒临死亡的患者重获新生,但由于供体的短缺,大多数急需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最终没能等到救命的器官。幸运的是,随着新闻媒体对器官捐献的宣传与日俱增,不少原本对此并不了解的热心人也开始纷纷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不过你是否知道,在身故后捐献器官并非总是可行?生活中关于器官捐献的各种说法,又有几分可信度?我们不妨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器官捐献,并非人人都可以?

相信在思想日趋开明的今天,相当一部分人都有在身故后捐献器官,并藉此回报社会的愿望。但实际上,因为捐献器官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接受器官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器官捐献对于身故者的健康状况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有些人可能只适合于身故后捐献部分器官或组织,甚至与器官捐献无缘。一般而言,有进行器官捐献意愿的身故者,需要满足下述健康要求:

  • 生前没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 不能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

  • 癌症患者(脑瘤患者除外)仅能捐献眼角膜,而倘若肿瘤累及眼部,则不能捐献任何器官,血液系统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绝大部分也不能捐献任何器官;

  • 一般仅能接受脑死亡者捐献实体器官,心脏死亡(即心脏不可逆转地停止跳动)者可以选择捐献眼角膜等组织。

除此之外,有意愿捐献特定器官的身故者,医生通常会对器官功能进行简单评估。对于功能正常的器官而言,捐献者的年龄并不重要,但移植医生会尽量将器官安排给相对合适的患者(如脑死亡幼儿捐献的器官,会提供给需要移植的幼儿患者,或是身材较小的成年人)。根据目前的资料,器官捐献对器官功能的要求如下:

  • 肾脏:捐献者的肾功能应该正常,不应患有各种肾病,倘若捐献者携带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器官将只能移植给同样携带HBV或HCV的患者;

  • 肝脏:捐献者的肝功能应正常,不应患有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脂肪性肝炎,包括严重的脂肪肝),不应携带HBV或HCV(因为可能导致接受器官者发生肝衰竭);

  • 心脏:捐献者的心脏功能需正常,不应有心脏病,倘若捐献者携带HBV或HCV,在部分国家的移植机构可能会被考虑用于紧急情况(如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下的移植;

  • 肺:捐献者的肺功能需正常,不应有吸烟史(部分情况下,可能会考虑接受吸烟少于20包年(即为每天吸1包烟,持续20年的吸烟总量)的捐献者的肺),不应携带HBV或HCV(因为肺移植往往需要更为强烈的抗排斥治疗,肝炎活动的风险非常高)。

关于器官捐献,有哪些误区?

在生活之中,我们总是能听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器官捐献的说法,其中一些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器官捐献的担忧,甚至令人放弃在身故后捐献器官。事实上,作为已经实行了数十年的制度,如今的器官捐献流程已经十分完善,并且能够充分尊重身故者及家属的意愿。

Q:年轻人和老年人没有必要考虑签署器官捐献协议?

A:由于相当一部分捐献的器官来自于意外身故者,并且在没有事先签署器官捐献协议的情况下,身故后捐献器官往往要受到诸多客观因素(如核查捐献意愿、征求家属同意)的影响,因此对于有意在身故后捐献器官的人士而言,及时签署器官捐献协议十分重要。而且,器官捐献对身故者的要求往往取决于具体器官的功能,和年龄关系并不大(甚至也有80岁老人成功捐献眼角膜的报道),老年人捐献器官一般也是可行的。

Q:器官捐献会影响身故者的遗容?

A:根据目前的器官捐献流程,在确认器官功能和捐献意愿之后,手术医生会为身故者默哀,并且会妥善处理取出器官带来的伤口,所以捐献器官并不会对身故者的遗容和追悼仪式造成不利影响。

Q:捐献器官后,接受器官的患者家属会登门拜访,从而让亲人感到难过?

A:在器官移植之中,捐献者和接受者的资料均会被保密,医生不会(也不被允许)向接受器官的患者及家属透露捐献者的资料,受益患者登门拜访这种在电视剧中常见的情景在现实中并不会出现。不过,医生一般会告知捐献者家属,接收器官的患者在移植后的病情进展。

  • 发表于 2016-06-17 00:00
  • 阅读 ( 76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