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非得被招安吗?招安大计为什么能顺利实施?

现在有很多人一提到水浒传,张口就来:这农民起义……然而我还是要在这里澄清:水浒传绝对不是农民起义,这么说的要么是想当然地说顺口了,要么就是没思考,稍微想一下,你就会发现,108个公司董事里并没有多少农民,说水浒传是农民起义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梁山是一个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杂化体,有被旧体制冤枉、深谙朝廷行事方式的林冲;还有天性爱杀、喜欢自我支配的李逵;有原来过着小老百姓生活的阮氏三雄;还有被梁山公司收购的原强盗集团的鲁智深、史进等。尤其是众山英雄归水泊之后,梁山的领导层迅速扩张,虽然表面上梁山的人多了,力量壮大了,但其实众头领的心并没有归于梁山,梁山能收购各个小公司的原因呢?表面上看,堂而皇之是为了义气,实则有着深刻的利益纠葛,如果不是这些独立创业的小公司的抗打击能力不行,支撑不下去了,他们会放弃可以自我支配的山大王生活?他们会一把火烧了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山寨转头梁山?众山归水泊之后,实则各自心中有自己的盘算。


然而公司董事的心如此不齐,公司董事长Mr.宋的招安大计为何还能成功推行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个问题。

宋江为什么非选择招安呢?梁山公司除了这一条路,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吗?


晁大董事长死后,梁山公司新任董事长宋江接过了大梁,把梁山这家公司做大做强的压力自然落在了他的身上,于是Mr.宋开始思考梁山公司的出路,思来想去,一共就这么三条路:第一条,把梁山公司彻底做大,吞并赵宋集团,这也是我小时候的想法,现在看来真是天真。我们都知道,宋朝相比其他朝代,商品经济发达,官府的赋税很大一部分出自商业、手工业,这和其他重农轻商的朝代不一样,因而宋朝的官民矛盾(普通农民和官府)并没有那么深,整个社会也没有搞得民怨沸腾,哪像秦朝官民矛盾激化到了不可开交的程度,以至于秦末年,一地起事,天下人都跟着反,因此梁山如果打着反朝廷的旗号,想吞并赵宋公司,并不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成功的几率是很小的。

二是一直保持独立,朝廷来灭我就打防御战,却物资就主动下山去抢。这显然也不可行,随着梁山的壮大,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有一句话叫: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像李逵这样只会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自然不懂这个道理,可领导层却不得不为这个问题发愁,就拿后来宋江攻打大名府来说吧,目的可不仅仅是营救卢俊义这个未来的二把手这么简单,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卢家的钱和大名府的粮草。固守于梁山也不是长远之策。

第三条路,就是被招安,即公司做到一定的规模之后,被更大的公司收购,就像梁山曾经收购二龙山那些山头一样。

宋江早就看准了这条路,恨不得马上就实施,做了一把手之后,立即改“聚义厅”为“忠义堂”,为招安大计的顺利实施做铺垫。然而除了少数几个宋江的死党之外,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梁山好汉支持这项政策,那为什么招安最后还能顺利进行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尽管梁山的头领有108,但最后说了算的就那么几个人。直到梁山被招安,它还是个产权模糊的企业,具体到每个人,究竟拥有梁山的多少股份?董事会议事到底有多少话语权?如果搞一个民主投票……


要说水浒传里一条最明显的规则,那就是:暴利最强者说了算,掌握暴力资源越多的人越有发言权,宋江虽然武力渣渣,但其审时度势、笼络人心的能力弥补了武力上的不足,让他成为了梁山集团内的暴力资源最多者,而其实他也应该想到,朝廷和江湖是一样的,梁山如果一旦被赵宋公司收购,也就会像二龙山、白虎山、桃花山、少华山被收购的结局一样,丧失了基本的话语权,最后任由暴力最强者——朝廷处置了。

作者介绍:

穆木君,一个爱读书的理科男,在今日头条、搜狐、百度知道日报、知乎、简书等自媒体平台均开设专栏,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来关注我吧!微信公众号:涌现;qq公众号:书愿

读书很苦,但却是成长旅途上的必经之路;读书很有趣儿,让我们体味不同的新鲜刺激。穆木君愿与你共同发掘书中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知识。

  • 发表于 2016-07-05 00:00
  • 阅读 ( 68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