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光之前怎样做,有利于提高准确度?

很多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产生视力问题,需要去进行验光。很多人觉得只要想验光,直接去验就行了,丝毫不考虑身体,特别是眼睛当时的状态,殊不知,与人体有关的检测项目,结果准确与否,直接与人体当时的状态密切相关的。正确的做法有助于提高精确度,或让检测变得容易,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

在做常规B超之前如果不憋尿,会影响B超成像清晰度,就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这个憋尿就是做常规B超之前的必要的准备工作。验光也是一样,要想验出的度数准确,在验光之前对眼睛的状态也是有要求的,所以在验光之前也是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的。

众所周知,人的眼睛就像一架最精密的摄像机,这台“摄像机”本来是可以自动调焦让成像变清晰的,但因为某种因素限制了这种功能,验光的过程就相当于运用光学的手段解决成像问题。实际操作就是检测在眼前增加什么度数的镜片能使成像变清晰。

但从理论上来说人眼看作是一架摄像机,但人眼毕竟是一个活体组织,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有视力问题的人,他的眼睛在不同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屈光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正常人,近距离工作很长时间,然后再抬头看远处时,会发现看远处的物体不清晰,此时眼睛实际上是处于暂时性近视状态,此时如果去验光,验出的结果往往是近视,但此时的近视状态,并不代表他眼睛的真实度数,严格地来说,此时验光会造成结果错误,所以一般在去验光之前,大家不要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和学习,包括看书写字。这里着重强调一下玩手机的低头族问题,长时间的玩手机不但会影响验光准确度,也是造成成年后度数还无法稳定,近视上升的最主要诱因之一。


在工作中也经常遇到学生一放学,马上就来要求验光的情况,如果这位学生在放学之前上的课是体育等户外运动的课,那肯定是没什么问题,如果他在放学之前整堂课都是在看书写字,那么此时验光,往往会造成近视度数偏高,远视度数偏浅,散光度数也不稳定的情况,此时验出的度数肯定也不能代表眼睛真实的度数,如果按此度数配镜的话,就容易造成错配。有经验的视光师会在验光过程中增加必要的验光程序,来减少这种误差,但这毕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补救措施而已,不可能百分之百减少误差。

有些学生虽然在验光之前已作了一些适当的休息,但也并不完全符合要求。比如说中考、高考快毕业的这些学生,每天学习到很晚,每天学习的时间很长,虽然他们在来验光之前作了一些适当的休息,但是眼睛还是处于疲劳状态的,此时验出的数往往也是近视偏深、远视偏浅、散光不准的情况。

以上说的是学生的情况,对于成人来说,也存在一些影响验光准确度的情况发生,比如说酒后,酒后会引起角膜水肿,角膜水肿直接会引影响度数的变化,造成验出的度数与真实地度数不一致,更何况眼睛通红,满嘴酒气熏人,会影响视光师的工作热情,言语不清也会影响视光师的判断,最终结果还是影响验光的准确度。

曾经见过一位家长带着孩子来验光,孩子非常反感验光,不愿意验,而家长又强制性要求验光,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非常不配合。验光的标准程序是有很多检查项目的,孩子不配合怎么能验得准确呢?还有更加极端的情况是,孩子不愿意验光,家长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眼睛都哭肿了,眼睛哭肿直接会造成角膜水肿,上面已经说了,角膜水肿也是引起度数不准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一些心情不好,来验光之前有过哭泣行为的人都不建议验光。来验光之前有生气发火,甚至暴怒行为的人最好也不要进行验光,也会引起度数产生误差,等待心情平静后再进行验光。    在这里还要着重强调一种人,那就是睡懒觉的人,早晨天亮不起床,一觉睡到大中午再去验光的人,此时眼睛的角膜一般也是处于水肿状态,也会引起验光度数不准。

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度数不准,比如说糖尿病进展期,白内障术后恢复期等,这是基本常识了,这里不再赘述。

本人从业二十多年以来,通过无数的案例分析得出,人眼的屈光状态(通俗地说相当于验出的度数)是波动的,有时误差很小,有时误差很大,人眼的最真实度数表现在最平淡的日子里,这样的日子所占用的时间也代表了人生的绝大多数时间。反过来我们把人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里所表现出来的屈光状态,视为真实屈光状态,应该也是最恰当不过了。所以在们准备去验光之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适当的睡眠,恰当的工作与学习,让眼睛的状态保持在正常状态之下,避开“极端时期”,“非常时期”。

  • 发表于 2016-07-04 00:00
  • 阅读 ( 645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