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斗士到小鲜肉!揭秘奥运击剑项目演变史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击剑是一项被认为颇为高雅的体育运动。而第三十一届里约奥运会的召开,更让千家万户的观众们一睹当代剑客的风采。他们头戴布满网眼的钢丝面罩,身着一袭白色的比赛服,分别手执花、佩、重剑在剑道上进退攻防反击,展现灵活的步伐,敏捷的击刺。

一般说来,击剑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技术动作,以剑的技巧来完成进攻或防守的运动。现代击剑分为花剑、重剑和佩剑三种,其区别在于剑的尺寸大小、重量、场地和有效部位不同。

击剑历史极为悠久,广义的击剑甚至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公元前11世纪左右,希腊就已经出现了专业教师指导的对抗性击剑训练。同一时期的古埃及浮雕而非体育项目。除此之外,所用的武器与现代大不相同。当然,这个时期击剑用剑也是上,又发现了拉梅斯三世时期的击剑比赛的场面。这个时候的击剑,多用于武艺及军事训练不开锋的。

                         

▲古埃及的青铜克赫帕什(Khepesh),即法老之剑

▲古希腊石刻,约创作于公元前350年

说到击剑运动,就不得不谈其载体——剑本身的变化。除了材质以外,剑的形状从青铜器时期到中世纪改变并不多。从罗马人到维京人,对于决斗都情有独钟。只不过罗马人的决斗要分出生死,而维京人的决斗以解决争端为主,受伤的一方可以认输并向胜者交一笔“罚款”作为赔偿终止比赛。

▲10世纪的维京剑

在欧洲中世纪战场上,敌对双方多以两群身着盔甲、手执武器的直接厮杀混战。此时由于板甲开始兴起,剑的剑身也随之变窄以加强穿透力,否则面对身着厚重盔甲的敌人难免束手无策。这个时期的剑,事实上已经初具现在击剑的一些特征。


▲这种中世纪长剑剑锋呈针形用于穿透敌人的铠甲

到了15、16世纪,由于骑兵开始穿戴更加重型的盔甲,于是骑士剑也不得不由传统以劈砍为主的阔剑转变为以戳刺为主的法国“刺剑”(英国人“直剑”)。刺剑的截面通常为菱形,这种类似于锥的设计不仅使得剑身不易弯曲,也大大加强了其穿透力。这种剑通常有较长的剑柄及较宽的护手,使得持剑者刺击之时可以发挥出更大的力量。除了对板甲有效之外,刺剑对于锁子甲也有极强的杀伤力。但其劈砍能力被极大弱化,因此装备刺剑的多为骑兵而非步兵。

▲波兰骑兵使用的刺剑

很多人会被照片误导,以为刺剑与细剑是同一种东西。实际上,兴起于15世纪中期的细剑是当时击剑的标准用剑。但细剑刀身扁平,这与呈锥形的刺剑截然不同。但是,细剑不仅不能刺穿敌人厚重的盔甲,甚至于难以抵挡战场上厚实的武器,因此主要作为一种决斗用剑在贵族间乃至于民间广泛使用。

▲约制作于公元1560—1570的一把德国细剑,其剑身是扁平的

▲到了17世纪中后期,细剑已经愈发的纤细

然而细剑最华丽之处还在于其剑柄处的护手。不同的工匠制造的细剑,其护手形状大有不同。但由于细剑多用于决斗,因此护手多呈曲面以保护更大的面积。到了17世纪,这些细剑的护手与现代击剑的护手已经极为接近。

直到17世纪末,一种体积更小的“小剑”(smallsword) 开始在欧洲兴起。这些小剑比起细剑更为华丽,自刀尖至刀身的三分之二处双边开刃,更为纤细且附有华丽的装饰。除了攻击与防御之外,小剑还充当一种象征身份的“饰品”。与此同时,火器的发展使得盔甲的使用减少,这也给小剑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到了18世纪的时候,小剑已被欧洲的军官们普遍装备。


▲1770年法式小剑,剑身镀金作为装饰,非常华丽。此外剑柄处有用以防止脱落的剑结

除了右手的格斗用剑之外,欧洲各国间还流行着各式各样用以防御的左手匕首。它们常常与细剑配套使用,乃至于出现了卡人细剑的卡刃匕首与折人细剑的折剑匕首(sword broker)。

▲折剑匕首  

▲卡刃匕首

▲与细剑配套的左手用的防御匕首

16世纪中后期,“剑斗”在欧洲掀起了一阵热潮,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人丧生于剑斗之下。这个时期的击剑决斗,还是以左手持匕防御、右手持剑攻击为主的。其攻击的目标以脸部和喉部为主,而这些决斗的原因几乎都来自“荣耀问题”。不过,左手匕首仅在击剑史上昙花一现,其后便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单手剑成为剑斗的主流。


▲17世纪早期法国铜板画家雅克·卡洛绘制的决斗场景

事实上,击剑最初流行于贵族之间,其后才进入了平民的生活。当细剑流行于贵族与平民的决斗之中时,击剑运动便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欧洲各国纷纷成立了许多传授击剑技艺的行会——击剑者协会。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马克思布莱德(Marxbruder)和费德菲克特(Federfecher)击剑协会了。

世界上第一本击剑技巧手册于1471年在西班牙出版。到了1478年,德国皇帝腓特烈三世又向马克思布莱德和费德菲克特击剑协会颁发一份特许,使其得以招募会员并教授击剑技术。意大利人首先将击剑技术加以总结规范化。1556年马罗佐、1553年阿格里巴和1606年吉冈蒂的击剑论,使意大利人在全欧洲击剑教学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


▲创作于1656年的木刻画,左边的人持长剑,而右边的人持细剑

击剑技术与击剑活动相互促推,使得击剑运动迎来其发展的第二个高峰。由于剑斗造成了大量伤亡,因此18世纪中叶,法国剑师拉·布瓦西埃发明了金属面罩,使得击剑从传统的“决斗”转变为“运动”。

其后,拉·布瓦西埃又联合让·路易、拉·费热尔、高维尔等三人共同制定了第一套击剑规则,对击剑进攻的动作及有效击中的部位进行了规定,这成为了现代击剑规则的雏形。从此以后,击剑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19世纪,击剑运动又先后出现了重剑与佩剑。至此,人们在从事现代击剑运动时,便有了花剑、重剑、佩剑三种类型。

时至今日,击剑用剑的形态与文艺复兴时期用于决斗的细剑有所不同,其规则与技术不断完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脱离了原本“生死相见”的决斗性质,而成为了一种高雅的运动,是国际体育赛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最后,希望我国奥运健儿在本次里约奥运会上得到公正的对待,并满载奖项而归!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乐小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 发表于 2016-08-08 00:00
  • 阅读 ( 81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