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蚊子以外,还需要注意防范哪些昆虫?

又到了给蚊子包压十字的季节了。被蚊子咬后的滋味可不好受,红肿发痒,不胜其烦。但是你也许不知道,蚊子的叮咬还会传播疾病,威胁你的健康。他们能够传播寨卡病毒和其他病毒。

蚊子与寨卡

地球上最危险的动物是什么?蛇?鲨鱼?人类?如果我们用“某一类动物每年杀死多少人”来判断的话,那么答案是:以上都不对。其实是蚊子。论及杀人,没有别的动物能望其项背。因为蚊子可以传播各种疾病,蚊虫控制会(Mosquito Control Association)把蚊子评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寨卡是由寨卡病毒(Zika virus)引起的自限性急性传染病,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它是1947年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的。随后于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的人类中间做出确认。已经在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记录发生寨卡病毒病疫情。寨卡的传播方式可以分为蚊媒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主要的传播方式为蚊媒传播,传播媒介主要是以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与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为主的伊蚊。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多为散发病例。另外,寨卡病毒也可能通过输血,性行为或者实验室意外暴露等途径传播,目前在美国就发现了一例性传播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的电子显微照片。病毒颗粒的直径为40纳米,具有外包络致密内芯。 图片来源:美国疾控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寨卡病毒的实况报道。图片来源:www.who.int

但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雌蚊在吸血时,若叮咬的对象是病人,则病原可能借由这个动作进入蚊子体内,并借着蚊子的叮咬传播。但不是每一种蚊子都可以传播每一种病毒。只有特定种类的蚊子(称为病媒蚊),可以传播特定种类的病毒。若病毒被非病媒蚊的蚊子吸取,则会在蚊子的消化系统中被酵素破坏,失去传染力。由于只有雌蚊会吸血,所以只有雌蚊会传染疾病。

如何应对蚊子,想必大家都比较了解。驱蚊和灭蚊的基本方法,也早已属于常识。在蚊子众多的夏季,尽量避免在黎清晨和黄昏进行户外活动,尽可能用浅色的衣服覆盖住大部分皮肤,用驱蚊水保护暴露的皮肤,并且清理房子附近的积水。

△一只正在吸血的蚊子。图片来源:commons.wikimedia.org

关注蚊子的同时,也别忽略其他昆虫

“除蚊子外,还有很多昆虫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因此也需要我们的关注。”,美国普渡大学昆虫学和矢量生物学教授凯瑟琳·希尔 (Catherine Hill)说到。

蜱虫

蜱虫是一种体形极小的蛛形纲蜱螨亚纲蜱总科的节肢动物寄生物,仅约火柴棒头大小。不吸血时,有米粒大小,吸饱血液后,有指甲盖大。蜱是吸血的寄生动物,常活跃于长长的草丛中,等候宿主经过,趁机紧贴宿主身上。它把螯肢和喂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肤,以紧扣宿主身上。被蜱虫缠上也是一件麻烦事。

△一只成年蜱虫。图片来源:www.ars.usda.gov/is/graphics/photos/mar98/k8002-

蜱还会带来传染病,如莱姆病。莱姆病(Lyme disease)病是一种由伯氏疏螺旋体属生物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最常见的症状是皮肤会出现不会痒也不会痛的红斑,称为游走性红斑,通常发生于被叮咬后一周。大约有25%的人不会生红斑。其他常见症状包含发烧、头痛,和疲倦。如果未治疗,可能会演变为脸部单侧或双侧麻痹、关节炎、严重头痛合并颈部僵硬、心悸等等。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防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建议在皮肤和衣物上使用除虫剂,把裤脚塞进袜子里或者靴子里,能够有效防止蜱叮咬。当人们返回室内后,应该做一个全身的蜱虫检查,尤其是检查头发里和腋下,Hill教授建议,尽量去除附着在皮肤上,衣物上,以及户外装备上的蜱虫,然后尽快洗个澡。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蜱既不会钻进身体里,也不会在人身上产卵,即便被它叮咬,患病的概率也不会比因为蚊子叮咬而患病的几率大多少,它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

红火蚁

红火蚁在分类上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火蚁属,学名Solenopsis invicta,英文名为Red Imported Fire Ant(缩写为RIFA)。红火蚁的体型只有2-6毫米,原产于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等地区)。

△红火蚁

不同于其他蚂蚁,被火蚁属的蚂蚁叮咬后会感觉像火烧一样灼痛,起烫伤一样的水泡,更严重的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这就是火蚁名称的由来。能引起这些反应,是因为火蚁腹部末端有连接毒腺的螯针,连续刺入皮肤,释放毒液引起过敏反应,毒性成分为水溶性毒蛋白。

人类被咬伤后,伤口附近会有极强烈的灼热痛痒的感觉,少部分体质过敏者有晕眩昏迷的现象而须送医急救,一般伤者可就医后服用抗过敏药剂及涂抹药膏治疗。伤口初期会形成白色脓包,而后脓包体积扩大变成半透明水泡,水泡勿弄破以免引发感染,约十余天后水泡会逐渐干涸脱落。

蜜蜂

在花园里和野餐的时候,蜜蜂的出现时不可避免的。虽然它们的刺令人很不舒服,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希尔说。然而对那些对蜂蜇过敏的人,毒液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

尽管既往昆虫叮咬导致过敏的报道较少,但膜翅目昆虫叮咬却是全身性过敏反应最重要的原因。膜翅目昆虫叮咬导致过敏通常来自以下三个科:蜜蜂科(蜜蜂和熊蜂)、胡蜂科(大黄蜂、胡蜂、小黄蜂)和蚁科(火蚁)。

△胡蜂科

对于蜂蜇过敏的人,夏天在户外活动最好随身带一支预充式肾上腺素笔,及时提供肾上腺素,帮助控制严重过敏。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一线首选基础用药,其他药物(比如β受体激动剂、组胺拮抗剂和皮质激素等等)都是肾上腺素的附加治疗。


内容源自:关注微信公众号(东篱阳光),这里有最Top的装修设计师,最专业的团队,海量装修技巧、干货,手把手教你打造一个会呼吸的房子。

参考文献:

1.Biting and Stinging Bugs to Avoid This Summer .livescience.com

2.维基百科

  • 发表于 2016-08-18 00:00
  • 阅读 ( 76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推荐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