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钱学森岳父,“两次打败日本陆军”

自杀未遂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2000余名师生紧急训话。

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

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

奇人必有奇运,蒋百里竟奇迹生还,并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子相好,后者最终成为蒋百里第二任妻子,改名左梅。

蒋百里此次自杀的缘由众说纷纭,有说是愤于军校学风浮躁,有说是向陆军部请求拨款未果,也有说是对中国当时军界、政界之绝望。

不论何种说法,都只能部分成立。蒋百里自杀,最大原因是他的骄傲。自杀者往往是最骄傲者,懦夫不敢也不配自杀。

梁启超为他作序

蒋百里当然有资格骄傲。在自杀未遂的十来年前,他留学日本军校步兵科,击败同期300多日本人以第一名毕业,还因此获得日本天皇赠刀。有意思的是,与蒋百里同期毕业的第二名也是中国人,他叫蔡锷。

留日期间,蒋百里还参与创办《浙江潮》,亲笔撰写发刊词。鲁迅当时同是留日热血青年,曾向此刊物投稿。也是在此期间,蒋百里结识了戊戌后亡命日本的梁启超,并执弟子礼。

1906年,蒋百里应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聘为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筹建新军。赵曾专折奏保蒋为“特异人才,可以大用”。随后,蒋百里被公派德国研习军事,成为兴登堡将军(后为德国总统)下面的连长。

1910年,他回国任京都禁卫军管带,在沈阳“以二品顶戴任用”。这一年,他不过28岁,在同龄人中却已锋芒毕露,声望无两。

武昌起义后,蒋百里潜回南方,任浙江都督府参谋长。民国成立,又调任陆军部高等顾问,以及袁世凯的总统府军事参议。1912年,他出任保定军校校长,不久即上演了文初的那一幕。

1916年袁世凯称帝,蒋百里入川佐老同学蔡锷讨袁。袁世凯去世后,他又陪蔡锷去日本就医,旋即为之料理丧事。

1917年蒋百里回国,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开始首次撰写军事论著《孙子新释》、《军事常识》等,出版后成为军校教辅。

此后蒋百里道路一转,竟有点儿偃武修文之意。1918年至1919年,他随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归国后主持“读书俱乐部”、“共学社”等团体。

1920年,他当选浙江省议会议员,参与浙江、湖南省宪起草工作,支持“联省自治”。又主编《改造》杂志,其影响力仅次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期间,蒋百里写了不少关于联省自治与社会主义的文章。

1921年,蒋百里将欧洲考察的成果写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史》,梁启超为之作序,下笔不能自休,竟写了5万多字,跟原书的字数都差不多了,梁氏只好另作短序。

后来梁将这篇长序改写、充实,取名《清代学术概论》,反过来又请蒋百里作序。可算民国学术界一大佳话。

1923年,蒋百里心血来潮,又与胡适一起创办了新月社,并与徐志摩结为至交。几年后百里被蒋介石关进监狱时,感情充沛、容易激动的徐志摩还背起铺盖,喊着要进去陪他坐牢。

如果顺着这个方向发展,中国也许会多一个文人、学者、政论家,但少一个杰出的军事学家。很显然,蒋百里并不愿意,在日本军校与德国军队里得到的尚武之血,终身都在其身中流淌。

不一定是军神

有两个蒋百里,一个文人的蒋百里,爱结社、写文章、交名流;一个军人的蒋百里,终身梦想是亲手击败整个日本军队。到最后,军人蒋百里战胜了文人蒋百里,虽然,他依靠的只是纸上谈兵。

1925年,蒋百里再度出山,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因吴不“讨奉”而辞职,去上海投孙传芳。

1929年,他支持原湘军将领唐生智起兵“倒蒋”,翌年入狱。稍后,两个姓蒋的同宗达成和解。

1933年,他奉蒋介石之命再赴日本,拟就国防计划,以备不可避免的中日之战。

1935年,他被聘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翌年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后提出建设空军的建议。中国最早关于空军构建的思想,却是来自陆军出身的蒋百里。

1937年初,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轰动一时,扉页题词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他在《国防论》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

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蚕食,全面抗战;第三,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蒋百里还犀利地指出,中国不是工业国,是农业国。对工业国,占领其关键地区它就只好投降,比如纽约就是半个美国,大阪就是半个日本。但对农业国,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所以,蒋百里的结论是:抗日必须以国民为本,打持久战。

遗憾的是,蒋百里无法看到自己的理论变成现实。1938年10月,他出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原由蒋介石兼任),同年11月,在迁校途中,他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党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

蒋百里算是奇人,但不一定是军神。所谓“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第一次日本军校第一名毕业,第二次提出对日持久战理论)的说法,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蒋百里终身没有亲自指挥过一次战役,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他先后被赵尔巽、段祺瑞、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介石等聘为参谋长或顾问,只是充当高级幕僚。他的盖棺定位,应该是军事学家,而非军事家。

在《大公报》主笔王芸生回忆他的文章或者曹聚仁的《蒋百里评传》里,都审慎地使用了“军事学家”一词。在章士钊的挽诗里,甚至说他“谈兵稍带儒酸气,入世偏留狷介风”,或许黄任之的挽联相对客气一点:“天生兵学家,亦是天生文学家”。

他有5个女儿,其中三女儿蒋英毕业于柏林国立音乐学院,成为德律风根公司签约10年的唱片歌手,后来嫁给了钱学森。

在日本军校期间,蒋百里、蔡锷、张孝准被称为“中国三杰”,日后也都成为非凡人物。三人生年差不多,死得也都较早。

蔡锷1916年死于日本,年仅34;张孝准1925年死于饮酒过量,年仅44;蒋百里死于1938年,享年56,算“三杰”中活得最长的了,但也只能算中寿。


(作者:宋石男)

  • 发表于 2016-03-18 00:00
  • 阅读 ( 136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