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饿也想吃点啥?假饿≠嘴馋

走在路上,盆友们有没有听过这样的对话呢~~

妈妈,我饿了。

不是刚吃完午餐吗?又饿了?不是我爱念叨啊,学习怎么就不见你像吃饭一样积极呢?!

……

如果说孩子的运动量大、能量需求高,所以饿得快,这个理由大家可以理解,那接下来的场景则更符合今天的主题。与密友一起逛街吃甜点,觉得口渴,来一杯奶茶润喉,喝完奶茶,觉得胃口大开,于是继续吃烤串、煎饼,直到把肚子撑得浑圆,才意识到吃多了……所以,为什么明明刚吃完东西,却很快又饿了呢?

当然,心理层面的因素不可忽视,像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等,会激发压力荷尔蒙产生,进而引发大脑皮层对高热量食物的渴求,或因为被食物的精致外表和诱人味道吸引,而产生进食欲望。

但,“刚吃完又饿”仅是心理在作祟吗?并非如此。或许,是身体发出信号,提醒你在饮食中出现误区了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的饮食习惯会让你陷入“吃完又饿”的困境呢?

1.高GI饮食

所谓GI,是指食物的升血糖指数。GI值越高,则进食该食物后,血糖上升的速度越快。像粮谷类(主食)的GI值一般高于肉蛋奶(蛋白质类),水果的GI值高于蔬菜类。高GI饮食的缺点是,进食后引起血糖的大幅度升降,而快速产生困倦和饥饿感。90%以上为主食(特别是精制白米面)的一餐,如素炒面+大饼,易导致“吃完又饿”

改善:用杂粮薯类替代部分主食,并搭配蛋白质和果蔬类食物。

2.进食热量不足

单位体积而言,液态食物的热量低于固态食物,像一碗粥的热量小于一碗饭,而本身含水量高的食物,像蔬菜,也属于看上去分量足而实际热量低的一类。因此,若进食了此类食物,出现“吃完又饿”的情况也十分正常。要是午饭吃了一大份青菜麻辣烫+一碗粥,就很容易“吃完又饿”哦。

改善:用固态食物替代液态,以增加单位体积热量。

3.饮水量不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男性和女性的推荐饮水量分别为1.7L和1.5L,但很多现代人都因为工作忙碌、未察觉身体缺水而做不到。饮水不足不仅不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引发饥饿感。下午2~3点是饥饿感高发期,可能是午餐高盐、饮水不足,导致的“虚假饥饿感”。

改善:保证每天充足饮水,产生饥饿感时,先喝一杯水,如未改善再考虑进食。

4.睡眠不足

熬夜、失眠所引起的生物钟混乱,会减少瘦素(起控制食欲作用)分泌,并刺激胃饥饿素、肾上腺素大量产生,进而影响到大脑对饥饱状态的正确评估,最终导致暴食。如果长时间都是夜间12点后入睡,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就会导致睡眠不足。

改善:晚上十点半前入睡最佳,尽量保证睡眠质量。

不知道是否有一项戳中了你的小心脏呢?如果有,那真是万幸,因为你找到“吃完又饿”的症结,也不会再把“假饥饿”当成“饥饿”而大肆进食了!


(作者: Miko(黄妧婷)华南理工大学和台湾国立大学食品学士、广东营养学会高级营养师、慢病调理师、《广州日报》、《广东中烟报》健康栏目撰稿人 ,微信公众号:Mac2bHealthy)

关注我们:搜索微信号“科普中国”(ID:Science_China)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 发表于 2016-04-08 00:00
  • 阅读 ( 72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