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为何而活?单纯追求快乐你就很危险了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活。当你也存在如题的问题的时候,相信你是一个愿意审视自己生活的人。

快乐就像所有情绪中的明星

“健康快乐的成长”大概是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内心期望。我们在给朋友写下祝愿的时候,也更容易写下“祝快乐”,而较难写下“你好,忧伤”。当然,我们期望快乐,并不是空穴来风。

心理研究表明,快乐是一种相对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在这种情绪伴奏的引领下确实影响着我们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且很多方面是有利与我们生存与发展的,比如:研究发现处于快乐中的人,更容易伸出援助之手;更有创意;使人更好地作出决策;给我们更多勇气承担适度的风险。

但是,快乐的人生是你想要的全部吗?有研究表明,太过追求空洞积极的快乐(empty positive emotions)的话,可能让你罹患心脏病与癌症的风险更高……

你想要的幸福长什么样?

幸福是什么样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象过“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刻?”对于我来讲,最幸福的事则是与心爱的人一起,走在陌生地域的路上。有研究者曾结合大家对幸福的言说,把幸福状态按激动/平静——外因/内因分成四类:

激动——基于外部条件的幸福:如感官上的快感,节日庆祝;更多表现出喜悦的情绪;

激动——基于自身条件的幸福:如在体现自身价值与个人目标的事业上取得进展;

平静——基于外部条件的幸福:心满意足的时候,为自己的拥有而高兴;

平静——基于自身条件的幸福:泰然从容的心态;

上述四种状态,你更多体会到哪一种呢?但具体的事情能不能让你感到幸福,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在评价自我幸福感的时候,我们对下属“三种差距”的判断,对我们主观幸福感的感受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想得到的和已拥有的之间的差距

目前的处境和过去最好处境之间的差距

拥有的和别人拥有的之间的差距

可见,一个人关于幸福的感受,并不是完全孤立的一个事件。它受社会比较、期待、过去经历的影响。

幸福很多时候是一种美妙的经历,但经历终将成为过去,变成回忆。就算给我们过着享乐生活的自由和资源,大部分人可能会发现那不够——我们还想要生活有意义。

你要过的是幸福的一生还是有意义的一生

“生活环境并不能从根本上摧毁一个人,摧毁他的是无意义与无目的的人生。?- Viktor Frankl

与常识认同部分重合的是:幸福与有意义是相关联的。但有意义的生活与幸福的生活存在关键区别。新近斯坦福大学Jennifer Aaker等的研究表明:

幸福与意义有重叠的部分,也有相互独立的部分。有意义的生活与一个人是否健康,是否有钱,生活是否舒适没有关系,而这些只与幸福的生活相关。

具体来说,两者之间存在5个区别:

需求与欲求方面

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幸福感的一大条件,但它似乎不会让你感到生活很有意义。研究发现,健康的人比有病的人感到更幸福,但是有病的人不会觉得生活缺乏意义。

时间跨度方面

幸福讲究的是及时行乐,它更关注当下;而有意义的感觉关注的时间段涉及我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以及相互一件的联系。一个人花更多时间思念过去,畅想将来的时候,他可能会陷入哀愁,但他会觉得很有意义;而当一个人关注此时此刻的时候,他们往往更容易感到幸福。

另外,幸福相对于有意义来讲,显得更容易随时间消逝,有意义的幸福让个体觉得幸福更恒常。

社交生活方面

与人联接既与幸福感相关也和有意义感相关。但是关系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个体感到幸福,还是感到有意义。处理深度关系,如家庭关系,会让我们觉得更有生活意义感,而与朋友一起厮混让我们幸福感更强烈。

当我们给予别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更有意义;当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取的时候,会觉得更幸福。虽然良好社会交往功能既让我们感到幸福也让我们感到人生有意义,不过幸福感更多来自于社会关系上获取的,比如从好朋友那里获得支持;而有意义感更多来自于给予别人:比如照料孩子。

此外在人际关系中更多次扮演“获取者”的人比“给予者”有更强烈的幸福感。有趣的是,而和爱人共处则让我们感到更有意义而不是幸福,原因很可能是亲密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增加了彼此的责任而降低对对方的好感,而且处理这类事情往往比较棘手。

面对挣扎与压力

“你受的苦照亮你来时的路”。强烈的有意义感通常来自于压力与挑战,比如把一个孩子拉扯大,虽然也有些乐趣,但是其中的辛酸泪笔者也还没经历过。(#不过我问过父母,好像我确实挺难搞定的样子……)相反,经历没什么挑战的事情,往往提升幸福感而降低生活意义感:比如有天终于退休不愁吃穿……

身份认同方面

如果幸福是得到梦寐以求,那么有意义则是表达自身并找到归属。自身价值与目标在大环境下被认同是提升生活意义感的一大关键。“寻求生活背后的意义是我们之所以为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总结道。

单有幸福感缺少生活意义感的生活看起来会比较肤浅,短视,不过更容易被满足。单有生活意义缺少幸福感的生活则看起来深刻得像苦行僧。

生活意义感对于一个人的生活是重要的,它让人体会到生命的重量,并会在我们迷茫时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在黑暗中盲行中看到曙光。但这一切需要先知道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在哪里。

那么……

你是谁?

如何发现你是谁?

虽然只有简单几个字,却是哲学上的终极一问。

叔本华推测,其实当我们到了成年,这样的问题少被提起,大多数人会乐于“活着”,不问意义的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只有少数人,痛苦的,孤独的冥思苦想:究竟怎样活着,才算是活出自我。也许这个声音,淹没赞群体认同的海洋里,“默默存在于心底的某个角落,只是那样幽深得难以看见了。”

最后我借用李孟潮老师经典9问,来帮我们理清这个问题:

1、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2、你有什么理想吗?这个理想是怎么形成的?

3、你理想的伴侣关系是什么样的?你自己在这个伴侣关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4、你理想的事业是什么,你正在做的工作符合你的事业理想吗?这份工作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5、你对亲子关系怎么看?对你来说,什么是一个理想的父亲(母亲),你期望自己成为这样一个理想父亲(母亲)吗?

6、你对钱怎么看,你认为赚到多少钱是足够的?如果你明天一早醒来,已经有足够的钱,你将会如何继续安排自己的生活?

7、对你来说,什么是理想的性生活?什么是理想的性道德,在你的性道德观中,什么样的性生活是禁忌的,需要避免的,什么样的性生活是美好的,需要得到鼓励和发展的?

8、你的择友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人你会愿意交往,什么样的人你会拒绝和他交往?

9、你对死亡怎么看?你希望自己活到多少岁,你准备怎么度过从现在到死亡的这段时间?如果你要立遗嘱,这份遗嘱会怎么写?

如果一个人能够顺畅地回答出这九个问题,那么,他就是一个有稳定身份认同的人,也就是一个找到了“我是谁”这个问题答案的人。

.END.

参考来源:

http://www.xinli001.com/info/100011918

http://news.stanford.edu/news/2014/january/meaningful-happy-life-010114.html

http://greatergood.berkeley.edu/article/item/happy_life_different_from_meaningful_life

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a-happy-life-may-not-be-a-meaningful-life/

https://www.gsb.stanford.edu/faculty-research/publications/some-key-differences-between-happy-life-meaningful-life

弗朗索瓦·勒洛尔.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文:长消莫卒 | 壹心理专栏作者)

  • 发表于 2016-03-14 00:00
  • 阅读 ( 799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