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中之谜”——神秘的莫斯科地下世界

莫斯科坐落在蜿蜒曲折的莫斯科河拐弯处,下面的暗河多达150条,河道用砖石垒起来变成涵洞。

在这些静静流淌暗河的旁边,存在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地下通道和建筑:伊万雷大帝时期的酷刑室、监狱和秘密通道;18世纪采矿业留下的废弃采石场;20世纪70年代勃列日涅夫修建的秘密地下城;战争时期留下的防空洞……

这些地下通道中有遗忘的公寓,厨房用具、客厅家具一应俱全,还有骷髅、石棺和不知何年留下的垃圾。这些黑暗的空间与繁华的莫斯科并存,就在红场下方、莫斯科地铁旁、人潮汹涌的街头。

尽管政府对这些秘密空间从不发表任何公示,但它们在莫斯科几乎尽人皆知。于是勾起了一些探险爱好者的好奇,比如“莫斯科掘地者”。他们专门在黑黢黢的地下钻来钻去。

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莫斯科掘地者”成员米哈伊洛夫帮助军队在隧道里找到了叛军。2002年,车臣叛乱分子在莫斯科一个中心剧院劫持了800多名人质,又是“莫斯科掘地者”通过他们发现的地下秘密通道将警察带入剧院。

伊万雷帝的“地下藏书室”

莫斯科城市中心矗立着庄严的克里姆林宫、洋葱头状的俄罗斯东正教堂以及宽阔的红场,据说在克里姆林宫的主体部分之外,伊万雷大帝还修建了“地下藏书馆”,这个传说中的藏书室至今仍被视作城市考古工作者的“圣杯”。

据说,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前,一批用希伯来、埃及、希腊和拉丁等文字手书的古代书籍被偷运出城,辗转落到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个皇帝的侄女——伊万大帝的妻子索菲亚手里。

她将这些书秘密运回莫斯科,让建筑师亚里士多德·菲奥拉万蒂为这些书册建立了一座密室,这就是克里姆林宫的地下藏书室。

伊万大帝之孙伊万雷帝1533年继承王位后,将藏书占为己有。他对这些藏书视若珍宝,虽然找人将书中文字译成俄语,却不允许译者见到书的全貌,并且从不透露藏书的位置。

在伊万雷帝统治后期,一场针对俄国贵族的恐怖镇压运动开始了。在这段时间,他在克里姆林宫修建了大量隧道,用作酷刑室、监狱和秘密通道。人们认为他的藏书馆也在其中,但从彼得大帝到赫鲁晓夫都曾仔细搜索过,却一无所获。

20世纪90年代,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数次组织寻找藏书室的行动,并且使用了金属探测器,却仍然一无所获。古老的藏书、地下的秘密仍然不知所踪。

业余历史学家盖尔曼·斯泰尔里戈夫曾发现一条满是骸骨的隧道,都是被伊万雷帝杀害的俄罗斯贵族,但仍找不到藏书室。

历史学家阿帕劳斯·伊万诺夫1997年曾宣布找到了地下藏书室的位置,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对外公布其具体位置便去世了。

20世纪60年代初,赫鲁晓夫组织了一个特别行动组,负责在克里姆林宫的地下搜索伊万雷帝的藏书室。1964年,赫鲁晓夫被解除职务,行动组也解散了。

“主题”地铁站

修建莫斯科地铁早在1917年就被提到议程上。1932年,在斯大林的命令下,地铁才开始建造。斯大林的首席建筑师拉扎尔·卡冈诺维奇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第一条线路。

1935年5月,地铁正式开通。当时有一张海报贴满了大街小巷,海报上最显眼的是几个大字“我们有地铁了!”。在第一列地铁开通的典礼上,卡冈诺维奇宣布:“我们希望这个设施比任何其他宫殿都好,服务于千百万人,提高人的精神,提供休憩和满足。”

在当时苏联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远大于私人空间。因此当时的苏联人可能15到20人合用一间公寓,却在富丽堂皇如宫殿般的地铁里通勤。

莫斯科每个地铁站都有主题,阿尔巴特站装饰高贵典雅,充满皇家风格的吊灯令乘客恍若进入宫殿。马雅可夫斯基站则是这位大诗人的纪念厅,地面铺着米色大理石,中间一条紫红大理石通道纵贯候车厅,就像长长的红地毯,直抵候车厅尽头诗人的半身像。

莫斯科地铁还以深不见底闻名。二战时期,只要拉响“空袭警报”,老百姓就会奔向最近的地铁,在深入地下近百米的地铁里躲避空袭。

在战时的莫斯科,地铁可以看作是设备齐全的“防空别墅”,车站里设立了图书馆、甚至还放映电影,布置展览,组织乐队演出。政府为儿童开设了绘画课、模型制作课以及缝纫课,还配备了急救点和医务人员。

据统计,空袭期间有200多个婴儿出生在地铁里。从那时的照片可以看到,站台上摆满简易床,大家躺在床上或闲聊或说笑,秩序井然。

绝密的“2号”线

在莫斯科的市中心街头闲逛,你或许不经意便会发现在某个小店后或者街道拐角处,有一条漆黑的岔路,尽头是一扇坚固的铁门。这就是莫斯科的秘密地铁几个看得见的入口之一。这套秘密地铁由克格勃建于斯大林时期,以供最高领导人在紧急时刻脱离险境。

莫斯科的2号地铁其实是一个庞大地下城的组成部分,包括地铁和隧道、密室,在阿尔巴特街站一条岔路上,一道坚固的铁门将人们与这个神秘地下城隔开。其地铁轨道有320多公里,有4条单行线路。

4条地铁线均由克里姆林宫出发,分别通往斯大林的别墅、苏军总参谋部备用指挥所、莫斯科郊外导弹部队的地下指挥部和伏努科沃的政府专用机场等。

行驶其中的每列地铁列车由4节车厢组成,负责战时疏散国家元首及重要官员。由于它的绝密性,因此并没有正式站名。

2006年,莫斯科著名的俄罗斯饭店改造时,工人们在饭店东楼与北楼夹角处的地基上施工时,发现一个大概可容纳4000余人的巨大地宫,还有若干条密道延伸向外,其中一条通向克里姆林宫。

前苏联解体后,秘密地铁一部分并入公共交通体系,但仍有部分控制在安全部门手中。如今莫斯科地下神秘建筑的一部分已经对公众开放。


(作者:陈盼霏)

  • 发表于 2016-04-08 00:00
  • 阅读 ( 698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