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是怎么来的?

知识点:生物钟是什么?生物钟(biochronometry),是生物体内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钟。生物钟是生物的生理调整机制和维护系统,受大脑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控制。这个无形的生物钟牢牢的控制着人体每日的生理作息规律和运转。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这么总结自己的失眠,“错过了睡点,睡不着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睡点”,有的是晚上10点,有的是凌晨2点,有的人比较特别,是早上6点。虽然睡点的时间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每当那个“睡点”到来的时候,我们都无一例外呵欠连连,恨不能有张床摆在面前好让自己一头栽下去,直接进入梦乡。


其实,这也是我们通常习惯所说的“生物钟”的表现之一。虽然我们都熟练地运用“生物钟”这个词,但很少有人能将它和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生物钟一直在我们的基因里追踪记录着大地上的日升日落,千百年来从未间断过。我们大多数人会天黑睡觉、天亮起床,就是大脑里的计时功能在发挥作用。神奇的是,这个生物钟能够自我调节,去适应新的昼夜周期。比如,我们坐飞机从中国去美国,虽然会有时差反应,但总能慢慢地调整,融入到新的昼夜更替的规律中去。

科学家发现,自带生物钟的生命在30亿年前就出现了,它的名字叫做蓝藻细菌,和人类一样,这种细菌有着自己的昼夜节律。科学家对此有各种解释,比较主流的一种,是细菌要在白天和黑夜两种情况下获得能量,白天是光合作用,夜晚是固氮反应,这两种化学反应同时发挥会互相抵消,必须让它们在白天和夜晚轮流发挥作用,因此细菌就开始追踪记录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以便及时启用一种作用而停止另外一种作用。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植物和动物们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钟,树木春天发芽、秋天结果、狗熊们秋天积蓄脂肪、冬天冬眠……但最基本的,仍然是对昼夜更替的记录。

很多人受到失眠或者睡眠质量不高的困扰,通常都是因为生物钟没有“调校”好。在生物钟告诉我们需要入睡的时候,我们可能正在加班、打游戏、上网,没有能够及时地入睡,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生物钟紊乱。制定一个符合生物钟的“入睡时间表”,可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那么“生物钟”紊乱会不会导致人的记忆力下降呢?为此科学家们特意进行了老鼠实验。他们将32只年龄、大小等条件相似的老鼠平均分成两组,并饲养在两个笼子里。利用遮光法打乱A组老鼠的生物钟,而B组老鼠进行正常饲养。四个星期以后,让A、B两组老鼠分别走同一迷宫,各走两遍,从对照结果来看,A组老鼠的记忆力明显比B组老鼠要差很多。从老鼠实验可以看出,“生物钟”紊乱会导致记忆力下降。在现实生活中,从上班族的精神状态来看,人也是如此。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科学原理一点通官方网站

微信公众平台(ID:kxylydt)

  • 发表于 2016-04-19 00:00
  • 阅读 ( 1313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