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反感在朋友圈秀恩爱和表达愤怒的人?

好无聊的课呐,干脆刷刷朋友圈吧……

“谢谢老婆送我的爱心早点,我老婆的手艺真是没得说呀,哈哈哈,老婆我们都要好好的哦,爱你爱你,每年的情人节我们都要一起过!(附图略)”——编的我也是醉了~~

“这世界上总是有人很傻b,你这么傻b你父母知道吗,别拿我的容忍当成你犯贱的资本!算了,傻人有傻人的世界,我才懒得理解,自己玩去吧,傻b!”

呃,算了,不看了,看着有一种隐隐的蛋疼。一直以来,我对这两种朋友圈都有一点反感,这是我的感性告诉我的,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是单身狗吗,因为他说的人是我吗,都不是。然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反感这样的情感表达,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得讲到同情感,我们对他人的情感表达,总是会唤起相对应的情感,就算是最麻木不仁的人,也不至于完全没有这种感觉。看到他人被病痛折磨,我们也会感到心酸,并为他的处境担忧,纵使我们自己并未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切肤之痛;看到别人家喜得贵子而表现出愉悦,我们也会感到一点点的高兴,这就是人类共有的同情感。不仅是愉悦和痛苦能够唤起人们的同情,所有的情绪都能够让观察者获得或多或少的相应情绪,而最大的安慰或者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的情感被别人完全一致的符和,别人能认同我的悲伤和快乐,就好像悲伤得到了抚慰,快乐也显得更合乎恰当了。

我们评价一个人情感的标准,有且仅有一个方式,那就是看当事人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我们心中所激起的同情感的相合程度。如果一个人悲伤过了头,在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了他们所处的情景之后,我们心中并未激起足够的同情感能符和他们真实的情感,那我们便会认为他的情感是不适宜的,自然他的情感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尊重。同样的,如果一个人因为一点小事就沾沾自喜,在我们比较了自身的同情之后也难以符和他那么高程度的情感表达,我们甚至就会认为他有点小人得志。然而我们的同情感总是比不上当事人的真实情感程度的,所以当一个人克制自己悲伤到了我们能够符和的程度,甚至淡定到超乎我们同情的想象,我们就会极大地认同他的情感,并感到敬佩。

然而(好了,可以说说第一个朋友圈了),源自身体的情感却更难被符和。一个人被切掉了手指,他的痛苦是极大的,但是我们却很难想象他的痛苦,相比而言,来源于心理的情感更易于被想象和塑造,所以我们更容易符和它。所以一个悲剧电影可以以失恋或者分手作为结尾,但是如果是以一个人断了一条腿来结尾就显得有些奇怪。同样的,你说你饿了,但我却很难符和你的饥饿。爱情是源于性的,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身体上的一种情感,纵使你们两人爱的死去活来,但是对于旁人来说却是难以符和的,更何况你们之间还有很多经历的积累,这些经历也是难以被旁观者认同,所以从旁观者的角度,只会认为你们的“秀恩爱”举动不合宜,并招致别人的反感。(在一个阳光不那么明媚的下午,我得到了这个解释,心满意足地放下了手中的《道德情操论》……)

我们的同情感不仅取决于他人情感的表达(继续说第二个朋友圈),还取决于对这个情感原因的了解。所以在了解他人的情感的原因之前,我们会稍稍保留一点自己的同情感的,在得知他人悲伤的原因之后,也许我们会更为悲伤,也许也会变得难以符和他的悲伤。在所有的情感中,我们最难符和的就是愤怒和怨恨,因为我们的同情感会稍稍分配给那个被愤怒和怨恨的对象,担心他接下来的处境。所以这种不明原因的表达愤怒,极难获得人们的同情,而几乎一定会招致别人的厌恶,因此显得极为不恰当。

好了,其实我上面说的这两种朋友圈一定并不鲜见,他们可能会反驳说:“我就发了咋了,我宣泄下自己的情绪不行啊?”,这样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请注意了,如上所说,最大的欣慰莫过于自己的情感被别人完全符和。那些家产万贯的人,其实财富已经不能带来更多的快乐,但是他们享受于别人投来的赞许和羡慕的目光,他们觉得自己的情感和成就为他人所认同。《道德情操论》中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最惨不过为人所轻。


朋友们,搜索我的微信公众号“脑子有话讲”获得更多的内容和更好的阅读体验

  • 发表于 2016-03-29 00:00
  • 阅读 ( 804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