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黑暗中独自度过48小时,会变白痴!?

前段时间,网上各种铺天盖地的消息都是“小李子拿到小金人啦”,“小李子终于结束22年陪跑的魔咒”之类的消息,首先当然得恭喜小李子(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荣登最佳男主宝座,不过此刻我更想跟你谈谈让布丽·拉尔森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房间》。

〈  爱,让我们走出禁闭的《房间》  〉

作者 | 沐小沐

这部电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女孩乔伊(布里·拉尔森饰)被邻居所骗,之后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她遭到强奸,并生下了儿子杰克(雅各布·特伦布莱饰)。

在这不足十平方的地方,杰克无法看见外面的世界,只能从妈妈的描述中听到一个“神奇”的世界。不过随着一天天长大,杰克的好奇心使他不再满足于这个世界,于是乔伊精心策划、带着杰克逃出了那个囚禁他们的房间。然而,逃出来后这对脱离社会太长时间的母子才发现,现实世界才是最让他们害怕的。虽然他们获得了身体的自由,但是乔伊发现自己与外界脱离了太久,不能够再回到17岁的美好时光,就像“我知道屋外有蓝天,但是那片蓝天下并没有我的容身之地。”


为什么会乔伊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

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感觉剥夺现象”,即个体当个体处于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下,一段时间后个体会发生某些病理性的心理现象。


关于感觉剥夺现象,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经典实验。其中一个实验研究由英国一流的心理治疗师Ian Robins教授主持,共6名志愿者自愿参加了这项研究,他们告别亲友之后被送入一个废弃的核掩体中,每个人都独处一室,小小的房子里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里面除了一张床和被褥之外什么也没有,研究人员也尽量不让他们接受任何感觉信息。这些志愿者感觉被剥夺,导致他们感到极度不自在,非常恐惧,大脑中不断地出现各种奇奇怪怪的幻觉。

经过48小时的煎熬之后,实验结束了,研究人员再对这些志愿者进行测试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功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甚至连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可以说,短短的两天,一个思维正常的健康人,经过黑屋子的禁闭,就差点会变成一个“白痴”!

感觉剥夺现象一般在特殊情况下也容易产生,比如像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的海上遇难者往往会发生感觉剥夺现象。片中的乔伊和儿子独自在小屋里生活了七年,在这几年里乔伊无法与外界交流,生活平淡、周而复始,日常也只是与儿子交流。因此,当他们走出小房间以后,乔伊便产生了各种不适应,完全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并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


这里面与乔伊的表现有个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儿子杰克。杰克前五年的人生可以说完完全全是在小房间里度过的,在这里,妈妈乔伊给他创造了一个完美的世界。当有一天得知小房间并不是真正的世界,外面才是的时候,杰克变得否认和愤怒。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以为杰克走出房间后无法适应社会的现象比他妈妈更严重,但实际上杰克比他妈妈乔伊更能快速地适应世界,最后还是靠他拯救了自己的妈妈,共同获得新生。这个可以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进行解释。艾克克森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共分为8个关键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每个阶段都建立在前一阶段之上。

片中杰克要过五岁生日了,当杰克听到妈妈说要逃出这个房间的时候,他询问“在我六岁生日的时候再逃出,不可以么?”“不行!”这时候我要为妈妈的决定鼓掌。当儿童处于6-12岁期间,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自我内心的探究,而是要进入社会之中,完成“勤奋对自卑”的发展任务,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才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

可以想到,如果再晚一年或者两年他们才逃出牢笼,相信杰克再也无法良好适应社会了,因为他会错过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他没能在6岁前接触社会,他便无法接触外面社会的刺激,而刺激又是一个人智力与情绪等心理因素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以及人的成长、成熟都建立在和外界环境广泛接触的基础上,而封闭的环境会限制人的智力与个性的发展,各种心理功能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那便也会出现“感觉剥夺现象”后遗症。

记得曾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一篇文章,上面描述在某个城市,一个8岁的小女孩迷路走失了,家人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小女孩,为了防止小女孩,受到伤害,他们便辞掉工作,在家专心照看宝贝女儿,既不允许她外出,也不允许她和别人交流。结果,小女孩29岁了,还只有8岁小孩的心智,感觉器官钝化,身心都产生了失用性萎缩,完全无法融入社会。

还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狼孩”,当这些孩子从狼堆里捡回来以后,他们已经具有狼的生活习性:像狼那样嗥叫,像狼那样吃东西,手指甲和脚趾甲就像狼爪,而且爱咬人。据《泰晤士报》2007年1月19日报道,一个肮脏不堪、赤身裸体的女子偷吃丛林中伐木工人的大米时被捉住,人们都叫她“狼孩”。一名男子见到她后竟然立即认出“狼孩”是他18年前丢的那个女儿,但是这个“狼孩”无法学会说话,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我相信,“爱”是《房间》这本书,甚至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一个核心。正是乔伊的母爱,促使她最终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决定,让杰克可以在为时未晚之前尽快回到真实的世界中,使他能够拥有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也是杰克对妈妈乔伊的爱,让乔伊最终愿意放下过去噩梦般的回忆,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


文章首发:微信号“大五人格”(ID:the_bigfive)

作者:沐小沐

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公众号ID及作者

  • 发表于 2016-03-15 00:00
  • 阅读 ( 135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