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级军官的配枪为何遭人取笑

随着中国军网曝光的一组我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飞行员进行训练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不过,这次引发网友热议的倒不是以往的镜头焦点“天之骄子”---飞行员本身,而是他们手中的自卫手枪----------11式5.8mm自卫手枪。

此枪自曝光之日起,便引来了诸多争(吐)论(嘈),那么这款枪的性能与定位究竟如何?今天军武菌就以该款手枪的使用者们为线索和大家一起来逐一分析一下。

按照11式8.8毫米手枪的官方简介,该枪将主要装备团以上军官以及飞行员和航天员一高级军官及警卫人员的配枪。

我们首先来看团以上军官:

团以上军官在各个国家的军队中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中高级指挥员了,这些军官配备的手枪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不到的,用到手枪的绝大部分场合分为两类。

第一种使用类型是没有任何威胁的阅兵及礼仪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或许官方简介中“外形庄重美观”的特点可以发挥其作用(容笔者吐槽一下,在21世纪,我实在没有觉得这样一款木质护手的手枪在“颜值”上和其他同类有什么出众的地方,要是换作一百年前的1911年,这绝对是一款好作品),但是问题来了,在这样的场合下,手枪是待在枪套里的啊!手枪是待在枪套里的啊!手枪是待在枪套里的啊!

这种情况下,一款待在枪套里的手枪,再“美官、庄重、大方”又有什么用呢?笔者觉得,要是为了这种礼仪场合下的佩戴者的美观庄重的话,倒不如在枪套和礼服下多下一些功夫。

第二类就是深处一线的战场环境了,高级指挥员深处这样的环境中无外乎两种境遇,一是以身作则的一线视察,二是在本部队“崩盘”之后千钧一发的遭遇战斗。

在第一种情况中,高级军官身边往往簇拥着一系列的警卫人员,指挥员本人同敌方拔枪互射的情况下几乎为零,唯一可能的威胁就是来自于敌军的冷枪冷炮,这时,这把“高级指挥员专用手枪”起到的作用恐怕就只有一个-------“为敌军指示射击目标”


可以想见,如果在各种装备都纷纷向一体化携行具上集成的今天,如果敌方阵地上在突然出现了一个携带牛皮套手枪,年纪较身边战士又明显偏大的军人,那恐怕----该打谁就很明显了。

如果处于在本方部队“崩盘”之后与敌军遭遇的情况下,这把手枪除了上述的会引来敌军密切“关照”之外,在对射中也会因为8发弹匣的贫弱火力持续性能而削弱本方的火力。

另外一旦该枪被缴获,就会因为其“专用”属性而成为敌军极具收藏价值的“战利品”。


二侦查及警卫人员的配枪

在这样的侦查和警卫任务中,这款枪表现如何呢?

在一般性质的警卫任务中,11式可以做到的,基本上92式也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做的更好,92式-5.8mm手枪的20发大容量弹匣,足以保证在鸣强示警足够多的次数后还能击退国内的不法分子,如果遭遇手持火力较为强大的袭击者,8发子弹的火力持续性基本还是会被毫无悬念的压制。

11式手枪用于警卫和侦查其最大的优势是在于轻便的便携性和小尺寸的隐蔽型,这样的属性在一些非常规的警卫侦查任务中确实可以带来一些优势。


三,飞行员与航天员的配枪

飞行员与航天员在天上肯定是用不到这支小手枪的,那么一旦用到就只能是在飞行器坠落后的地面。

飞行员一旦坠落敌后,事实证明此时的飞行员是绝不拒绝任何能拿的动的火力的。

我们先来看一个我军历史上的血的战例:

1958年10月,在对西藏地区的叛匪进行围剿的战斗中,我空军25师一架苏制图-2轰炸机因机械故障迫降在叛匪聚集地,迫降过程中两名战机乘员牺牲,幸存的身负重伤的机长周庭彦空军上尉和领航员温勋太空军中尉只能靠射界有限的自卫机枪、54式手枪乃至伞兵刀还击闻讯赶来的上百叛匪的围攻,最终两人在我军救援部队赶来之前就因弹尽力竭而壮烈牺牲。


在此事故之后,我军在西藏执行平叛任务的图二机组们干脆将一个步兵突击组的火力搬上了飞机,除了每人标准的54式手枪外(配3个弹匣)之外,每人还配备一支54式冲锋枪(配10个弹匣),另外还有一挺53式轻机枪(配5个弹盘)和4枚手榴弹。


这样相比之前全机组不到百余发手枪弹的(4*3*8=96发手枪弹的火力),加强火力后的图二机组上就一共拥有冲锋枪弹10*35*4=1400发,机枪弹5*47=235发,手枪弹3*4*8=96发,共1731发各式枪弹及四枚手榴弹的强大的火力。

在战机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升的今天,战斗机、轰炸机的机组飞行员数量都大大下降了,我军的主力战机不管是飞豹系列,歼十系列还是歼十一系列其机组往往只有1-2人,这样的情况下,更多更强的单兵火力比起半个世纪之前的需求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大提高了,在图二那个年代,一个飞行员三个弹匣,一架飞机上至少有96发,而如今,一个飞行员三个弹匣,一架飞机上就只能有24-48发子弹。


由此可见,11式手枪作为飞行员配枪是远远不合适的。

笔者觉得,针对这一类任务,拥有小巧身材(mp9小尺寸时,可以直接固定在腿部或是胸前而不影响弹射),弹容量充足(4.6mm40发弹匣,即使改用短弹匣以节约尺寸也有20发),且可以加装众多辅助瞄准设备(这可以帮助受战斗训练不多的飞行员很大程度上提升射击精准度)类似mp9一类的武器才是飞行员未来的标配。不要嫌贵,这种枪再贵,飞行员天上一脚油也回来了。

航天员用到手枪的情况十分罕见,所能用到的场景基本上就在于着落后应对于地面危险,出于航天员的降落地点和身份特殊性,航天员遭遇敌对势力追杀的情况基本没有,其所遭遇的危险就基本在于航天器着落戈壁荒漠草原后的某些动物。

出于降落安全的考虑,大部分航天着陆场都处于荒芜人烟的野外,这时,航天员面临的危险大部分就是一些大型食肉动物了,在面对皮糙肉厚的它们时,11式5.8mm手枪的威力也许就会面临杀伤效能不足的问题了,这时一支大口径,一颗子弹可以放倒一支狼或是一只熊的大口径手枪,或许才是飞行员的真爱。

  • 发表于 2016-04-08 00:00
  • 阅读 ( 1272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