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和自恋的人好好相处?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如果对方总是指责你、抱怨你、攻击你、欺骗你……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不美好了。与自恋者在一起,就是这种感受。

作为一个与自恋者打了十几年交道的人,学习了心理学之后,我决定把自恋型人格障碍作为自己的一个研究方向。无他,就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没有与自恋者或其他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类型的人(比如偏执型、表演型、强迫型等)打过交道的人,绝对体会不到那种抓狂的感觉。

我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研读专业书籍及相关文献,试图为自恋者勾勒出一个画像,包括自恋者的人格面具、防御类型、关系模式、心理机制、治疗效果等。自恋者系列文章发出后,在网络平台上收到大量读者的评论与咨询。有些人读后豁然开朗,说他们得以从一种有毒的关系中解脱;有些人在关系中纠缠得太深,深感痛苦却无力摆脱。

对于后者,我感同身受,因为我与他们一样,也很难脱离那种折磨人的关系。我的体验是,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可以做到不受或少受伤害,尽可能让自恋者的阴霾少掩盖我们的天空。

你怎么知道TA是自恋者?

有一次,在自恋者又一次暴怒之后,我问自己:“你有力量离开了吗?”那个内在的声音说:“是的!”我全面评估了如果离开,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有利的及不利的。当穿过犹疑、不安、恐惧等种种情绪之后,我触摸到最底层的坚定。正是最底层的坚定,给了我离开自恋者的底气。

但是,我需要支持,情感上的及心理上的,而且立刻需要。那时已经很晚了,我还是忍不住给一位信赖的咨询师发了一条微信。她很快回我,问我为什么?我说对方是一个自恋者。她说,你说对方是自恋者,经过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确诊了吗?

我知道她问得很专业,体现出职业精神,但我觉得没有被理解与支持。我向她说对方是一个自恋者,是假设她一定知道自恋者是什么状况,而且也应该理解我遭受了多少痛苦与折磨。当然,这是一种比较自恋的想法。

因为这个经历,我对所有向我求助的人首先表达共情。“我女朋友很自恋,我该怎么办?”“在亲密关系中如何与自恋者相处?”……“那你一定过得很辛苦”、“那对你来说是一种挑战”,当然我假设他们说的是正确的,因为没有建立咨访关系,且也不可能与他们所谓的自恋者面询,当然无法验证他们的判断。但我希望自己能传递给他们一种情感支持,让他们从我的文字中得到一点点慰藉。

我们怎么知道对方是一个自恋者?特别是自己没有任何心理学背景,当然我们可以拿着DSM-5中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9条诊断标准一条条去扣,5条以上就可以断定那个人是不是自恋者。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说对方是自恋者的人恰巧也是一个自恋者,或者是其它类型的人格障碍者?当然可能!美国芝加哥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系主管医师张道龙在讲解人格障碍诊断时说,判断来访者是不是人障碍,不能只看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状况,还要看来访者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符合这些标准。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者,要看TA是不是在所有人面前、在任何情境中都表现出狂妄自大、受出风头,喜欢贬低别人等人格特质。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自恋者,心理测量或精神治疗师诊断也许会很有用,但你自己的直觉才是最基本的。就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感冒了一样,哪怕他不是个医生。自恋者和其他人格障碍者带给你的绝不是春光明媚,而经常是狂风暴雨。与他们在一起,你很少心情愉悦、精神放松、享受美好,他们的行为经常在瞬间引起你强烈的反应,你需要整天佩带长矛或盾牌。

觉察关系中的悖论

我该怎么办?这是向我求助的人最常问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这里没有答案,也没有解药。与自恋者相处的人,普遍有一种困惑:TA为什么这样对我?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想明白。

如果自恋者是你的伴侣,假设你们离婚,下一个与自恋者共同生活的人,多半也和你一样痛苦。因为自恋者的人格不改变,他们与别人相处的模式就不会改变。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自恋者是个老板,TA对不同的员工会有不同的态度。这就面临一个关系中的悖论:自恋者如此对你,一方面是因为你,同时又与你无关。

之所以是因为你,是你教会了自恋者这样对你。所有的不良关系都是一曲二重奏,而不是独角戏。没有你的积极参与,自恋者玩不起来。之前,我与自恋者的关系模式是攻击—防御型,我永远是拿着盾牌防御自恋暴怒的那一方,我解释、辩解,结果引发更多的指责和暴怒。有一天,我改变了玩法,当自恋者的怒火向我喷过来的时候,我从自恋者营造的飓风中撤离,只坚持一件事: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交流。第一次这么做,还有些惴惴不安,没想到效果奇佳。等第二次再这么做时,我确定自己的做法已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模式,自恋者的暴怒再也无法控制我了。因此,我告诉求助者,与自恋者相处,停止无效行为,甚至试试你惯常行为的对立面,说不定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还必须知道的另一面是,虽然你教会了自恋者如何对你,他们的暴怒和指责看起来都和你有关,而其实和你根本无关。相反,它源于自恋者脆弱的自体、内心的不安与恐惧,为了避免内在的破碎,他们忍不住去攻击别人。很多时候,这些愤怒与攻击和满足自恋者的需要相关,而不是与我们做或没有做什么有关。

明白了这些,我就形成一个观点,在咨询中如果来访者的困扰来自于与人格障碍者的关系,先让他们明白这与他们无关,把他们从自责、自憎甚至自我迷失中拉出来,然后再让他们觉察“我做了什么导致自恋者这样对我”。

与自恋者相处的策略

自恋者没有自知力,如果你期待他们有一天会意识到并反省自己错误,就像期待一个盲人看见世界一样不可能。

自恋者一般表现得非常强势,特别是他们处在老板、领导这样的权威位置时更是这样。但你要认识到他们的心理非常幼稚、脆弱,不要被他们的实际年龄、位置所迷惑,这一点对于摆脱自恋者的控制也很重要。他们的许多想法让你哭笑不得,也许只有两三岁的小孩才会那样做。自恋者不仅自己是个婴儿,也经常把别人婴儿化。女员工A回家休产假,孩子尚未满月,自恋型老板安排另一名女员工B去看望她。老板让B转告A,说B当年生孩子时,一满月B的母亲就催B回单位上班,希望A也能这样。

阿尔伯特.J.伯恩在《警惕你身边的情感吸血鬼》中,把所有类型的人格障碍者都称为“半夜顽童”,他认为“他们还是两岁的孩子,至少在他们作乱时是如此。”因此,他建议对待这些情感吸血鬼最成功的策略,就是对待孩子的那一套。比如,该做什么不该做,都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偶然事件的处理,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姑息偏袒;奖励他们的杰出表现,行为不端也不能小题大做,偶尔让他们面壁思过等。

他还建议,与自恋者相处还有以下策略:

明确自己的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至关重要,讲清楚你的条件并索取你想得到的。自恋者总是想尽办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有何需求,或是等待着他们给你应得的,那你永远什么也得不到。

如果你想让自恋者做什么,不妨将你的需要和他们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比如一位母亲想让自恋者老公参加儿子的棒球比赛,就对刚买了新相机的老公说,你干嘛不试试新相机,去拍拍孩子们的比赛场面?老公欣然接受。

如果自恋者发脾气,不要理会。他们发起脾气来就像在练柔道一样,有时候没完没了。虽然他们发起脾气来演技一流,但是他们还是比较容易制服的。

还有,要认识到自己的局限。与自恋者打交道绝不是轻松的一件事,他们也许值得我们这么做,也许根本就不值得,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样,你得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让自己在这段关系更舒服一些。


文:代桂云 | 壹心理专栏作者(云心理微信公众号:yunxinli-aiziji)

  • 发表于 2016-04-05 00:00
  • 阅读 ( 717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