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何谓“恋尸癖”?

恋尸癖是从尸体获取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在不少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把对死亡配偶尸体的固执性爱恋和对异性尸体的嗜好性凌辱行为也作为恋尸癖。狭义恋尸癖仅见于男性,男性恋尸癖习惯上称奸尸癖或奸尸狂。这种人具有与尸体进行性进行的强烈欲望。有时,这种欲望可以通过与尸体性交的想象来满足;有时,这种欲望则只能通过真正地与尸体的性接触来满足。还有些奸尸狂以保留尸体的某些器官为乐趣,这些器官通常是女子的乳房或生殖器。由于有些奸尸狂采取将其被害人杀死的方法来获得奸尸的机会,所以这种行为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威胁。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具有恋尸定向的人被所有没有生气的和死的东西所吸引和迷狂,诸如死尸、腐物、粪便和污垢。”他们对此类事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近感,不管内心的态度是喜欢还是厌恶,他们都感到被它诱惑,几乎是不由自主地注意它,对它作出反应。可以从他们的言语方面观察到其恋尸倾向。例如有的人津津乐道于病症、埋葬与死亡,还有的人更赤裸裸地谈论血腥场面,描述血淋淋的暴行。

“通常,恋尸倾向明显地表现于人的梦境之中。这些梦涉及谋杀、流血、死尸、颅骨和粪便;有时也涉及那些转化为机器的人或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许多人偶尔都会出现这类梦境,但并没有明显的恋尸倾向。恋尸的人经常会有这类梦境,有时还会重复出现。”一个人的恋尸定向从他看待周围事物的态度上也表现出来。他总是不太关心别人的情绪,对美不敏感,却首先注意到那些与死尸、粪便、污物有关的东西;他的脑海里时常泛起关于这类东西的联想或幻觉,令他仿佛见到和嗅到似的。

产生原因分析:

1、这一异常心理的形成有的与性挫折有关,有的则缺少正常性欲发泄途径。而且只要有第一次并获得快感体验,就会一发不可收拾,难以自控。在患者身上似乎还存在着某种需要,想表明自己对受害者的绝对统治。

2、对异性的强烈愤怒、强烈热情或某种惧怕,在精神上受到某些剧烈刺激的情况下,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也是恋尸癖发生的心理原因。

3、低智低能的精神缺陷者在某种条件下,也易于发生这一异常心理。

4、在某些不良心理背景下经常与尸体接触,对于这一异常心理的形成往往有一定的诱发作用。

心理学分析:

弗洛伊德曾研究过所谓“恋肛癖”,他发现“清洁癖、恋物癖和偏执狂这些性格特征常常在那些以前是恋肛癖的人身上表现突出”,从而进一步指出,肛门性格与对金钱、污垢、财产和毫不使用的物品的占有有着深刻联系。弗洛姆认为,肛门性格与恋尸性格之间并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前者相对后者只是程度较轻的病理形式。“具有肛门性格的人被粪便所吸引,如同他被所有对生命无用的东西(诸如污垢、无用的物品、仅仅作为占有物而不是作为生产和消费的手段的财产)所吸引一样。”而由于肛门性格极其普遍,据此可以指出,恋尸心理大量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通过以上对恋尸者性格、思想的分析,已经能看出,是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导致了恋尸心理的产生。其间奇妙的现象是:这种以人为物的生活态度竟会与尸体、死亡、粪便等发生必然的联系。对于无生气的东西的这种吸引力之发生原因,弗洛姆并未作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解释;很显然,这是一个自然之谜。但对诸多事实的观察与归纳却证明了这种吸引力的真实存在,证明了心灵与外物的这种相互感应。由此或会想起“心地肮脏”之类的说法,此类语言似乎并不仅仅是文学上的修饰比喻,而是对生活现象的本质反映。

经典案例分析:

1、河北唐山一退休教师与妻子尸体同床共枕长达8年
“8年里,我们看不到她的任何生活痕迹。”河北理工学院女教授宋实的一位邻居说,“1995年10月之后,她的衣服、被褥再也没在院子里晾晒过。”但宋家依然保留着订鲜牛奶的习惯。“她身体虚弱,要静养,靠流食维持生命。”教授的老伴、同在河北理工学院任教的谢玉臣这样回答。宋实与谢玉臣居住在唐山市卫国里矿院平房1排3号西屋。房间的窗户一直紧闭,前后窗帘将房间与世隔绝。谢玉臣出门时总不忘锁门。然而,一种难以形容的味道,却会在某个中午或黄昏飘入邻家院落。“你们不能进来!吵着她谁负责?!”每当有人要探望宋教授时,谢玉臣都会严辞拒绝。他平时是个和蔼而健谈的大学教师,但到了这个时候,脸上就会露出一丝恐怖的气氛。


生于1934年的宋实在冶金学上颇有造诣。她失踪之前,属于河北省省管专家。女教授的生死疑团甚至引起了河北省委组织部的重视。面对省里来的干部,谢玉臣同样拒之门外。现年64岁的谢玉臣也曾数次拒绝当地公安机关的查询。“我们曾经化装成修水表的工人,进入这间古怪的屋子。”一位警官说,“但床已经被布帘子围了起来,谢玉臣叫嚷着,把我们拉了出去。他也是有影响的知识分子,我们不好采用强制手段。”悬疑一直持续了8年,包括对谢家的孩子。“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在1995年8月。”宋实的大儿子说,“此后,父亲一直拒绝我们与母亲会面。”

破解疑案: 唐山警方提供的现场照片展示了触目惊心的揭秘时刻。第一张:谢玉臣的双人床上,一个人形物体东西向平躺,上面蒙着蓝白格被单;第二张:被单被揭开,白色的毛头纸裹着这个物体,人形更为明显;第三张:毛头纸揭开了,一具干尸裸露在床上。那是一具褐黄色的的尸体,头发仍在,眼部、口腔已完全溃烂。“藏尸体的屋子里非常暗,进去后看到床上好像躺着一个人。”

唐山市公安局副局长于存说,“当我把被单和毛头纸掀开之后,尸体的脚慢慢露了出来,摸上去还有些弹性。死者就是失踪多年的宋实。”

今年10月末,在接到河北省委政法委领导对一篇《女教授8年生死之谜》报道的批示后,唐山警方开始行动。“11月1日凌晨1时左右,我们绕到后窗前,想从这里进入。”于存说,“但铁窗非常结实,里面挂着帘子,上着还绑着铁锁链。在这里,我们徘徊了1个多小时之后回去了。”于存称,为稳妥起见,办案人员把暗访改为明查。11月1日下午,他们带好搜查证,敲开了谢玉臣的房门。怪味随着案件的告破弥漫开来。“那种味道就像腊肉长霉之后发出来的,”路南公安分局刑警大队队长蒋建军说,“窗户打开后甚至飘到了20米外的胡同口。”

神秘笔记: 与照片同样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谢玉臣亲笔写下的那些文字。它们被密密麻麻地记在16开、400字一页的稿纸上,共有上千页之多。记录很细致,甚至细到宋实身体状况变化的每一分钟。大约从1995年年初开始,直到宋教授去世后相当长一段时间———1995年8月27日16∶30,玉堂穴痒;1995年9月20日17∶35,咳痰吐;1995年10月28日7∶00,已经呈现活死人状……1995年10月28日14∶00,全身变凉……1995年11月1日12∶05,体弱而全身凉,无肺呼吸;14∶40,右手脉搏动,心脏未完;15∶48,介绍到活死人(原文如此)……文字以外,还有很多奇怪的符号。“目前我们还不清楚这些到底意味什么。”蒋建军说。而当问到谢玉臣时,这个老人只有一句话,“就是对老伴身体变化的记录。”

冒领工资?科研?难舍之爱?案破当天,唐山警方带走了谢玉臣。现在,他被羁押在唐山第二看守所,最直接的理由是:在宋实去世后,疑犯从1995年到2000年持续5年冒领她的工资近10万元。“我没有诈骗,”穿着印有“二看”字样坎肩的谢玉臣说,“如果我不去领宋老师的工资,你们就都明白她去世了,会带走她的尸体。这些钱我一分都没有用,包括儿子买房的时候。”

对于藏尸8年的动机,谢玉臣始终认定是“为了科学研究”。“我知道有这方面的先例,”老人说,“河北香河县有个姓周的老太太,在家里面过世了。她的尸体在自然状态下保存得很好,被称为‘香河肉身’,引来很多人参观、研究。”谢玉臣描述,宋教授去世后有很多不同常人的地方。“她呼吸停止之后,微弱的脉搏持续跳动了10天时间。而当她的脉搏停止之后,身上是软软的,关节也都是能活动的,不像别人那样死了很快就硬。”

据侦破此案的一位警官说,谢玉臣家中有大量医学书籍,其中很多是关于人体研究的。“我保存尸体是希望对国家有所贡献。”谢玉臣说,“所以,即使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我也不后悔。”谢玉臣1964年从原中南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理工学院任教。当时,这所学校的名字是唐山矿冶学院。1976年大地震时,谢的前妻死于劫难,留下了他时年3岁的儿子。也正因为这场劫难,宋实与谢玉臣相识并结婚。宋教授在此前曾经离婚,因支援灾区,从东北工学院调入河北冶金学院,当时也携有一子。“我和宋老师的感情很好。”谢玉臣说,“她调到学校后不久,就接了一个重大课题并担任负责人。那时候她忙得一塌糊涂,我承担了所有家务。而当我的教学任务比较重时,她也会不辞辛劳地帮助我。”

有一件事情很让知情者感动。1988年,宋实到东北讲学时,因突发脑溢血做了开颅手术。谢玉臣在沈阳护理她3个多月,在小凳子上度过了一个个夜晚。此后,宋实的身体渐渐衰弱下去,有时候大便要解几个小时,谢玉臣就守在她身边,用手一点点抠出干燥的粪便。“在宋老师刚去世的时候,我难以接受这个现实。每天早晨摸到她的脚的时候,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谢玉臣说,“保藏她的遗体,最初确实带着感情的色彩。”但唐山市警方一位办案人员说,谢玉臣藏尸8年的动机还有待进一步分析,这也是他们在预审中需要突破的重要环节。“谢玉臣的这种情况非常符合恋尸癖的特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认为,恋尸癖的特征是不畏惧尸体,觉得尸体有一种静谧的、安详的美。然后,慢慢表现为一种迷恋尸体、离不开尸体的倾向。但追溯上去,迷恋尸体还是因为对死者有感情。一位熟悉谢玉臣的人认为,“他是练气功走火入魔了。大约10年前,谢玉臣就开始接触各种气功。他希望以‘发功’来保持尸体不朽。”

不朽之谜:按照医学常识,人死后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处理,遗体很快会腐烂。但宋实的遗体为什么会8年不朽呢?“8年里,我始终没有用药物维持她的遗体。”谢玉臣说,“无论是化学的,还是中草药。”这位与妻子尸体同床的老人介绍,妻子的脉搏停跳后,身上的皮逐渐脱落。脱皮时散发着异味,有液体同时渗出。于是他用纸给她擦拭身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擦拭的周期越来越长。最后大约一年才擦一次。擦拭中施加外力,“宋实”还能坐起来。
       

“我从来没有怕过,”谢玉臣说,“因为我从未做过对不起她的事情。”一位刑侦专家分析说,尸体能保存8年不朽,主要有这样几点原因:其一,由于宋实去世前身体很虚弱,十几天不能进食,所以排空了肠胃里的大部分食物。这样细菌相对减少,而细菌是导致尸体腐烂的因素。其二,宋实去世是在10月末,此时北方的气温较低,宋实居住的房间又被封闭,阴凉的自然条件会让尸体晾干。其三,当有体液渗出时,谢玉臣及时擦干,防止了尸体进一步腐化。其四,谢玉臣经常点熏蚊草药,杀灭了屋里的飞虫和部分细菌。 谢玉臣说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的价值观和你们不同。”这位现已远近闻名的老人说,“现在8年已经过去,最初的那些压力更渐渐淡化了。”

2、其中一个典型个案是28岁的程某,吉普车司机,已婚,发案时儿子3岁,父母皆为国家干部。性格内向,平日被认为忠厚老实,他工作积极负责,热心踏实,车辆保养得好,行车13万公里无事故,是多次受到领导表扬的“好司机”。被捕后交代:在青春期就对妇女四肢有强烈欲望。认为拦路强奸承担风险太大,转向扒坟奸尸。从1984年3月至1985年3月,一年内扒坟5起,因女尸多已腐烂,他转而把对方四肢锯下,刮肉留骨,埋在自己的车库里,想女人时通过观赏女尸的衣服、骨头获得性满足。

     

第五次扒坟时被现场抓获,破案后从其驾驶的吉普车车库内和家中,共提取女性的衣物40余件,人体骨骼100余块。

心理学家分析:程某属于性心理变态中的混合交叉型,有恋尸癖、恋物癖、施虐色情等各种典型表现兼而有之。他有年轻美貌的妻子,但性生活冷漠,遂以怪癖的行为方宣泄满足其性欲。

3、还有一起罕见的女性恋尸癖,23岁,某火葬场女防腐实习员。1982年当其对一名33岁的男性尸体进行性玩弄时被发现,判处徒刑。她交代曾和40具以上尸体有过性接触。她在留给尸体的一封信中说:“我写这封信是为了安慰我那破碎的心。如果你读了这封信后,请不要恨我。我曾爱过你,我笑,我爱,我有错,我把一切都告诉了你。请你记住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

预防与矫正:

1、主要是提高公民心理素质,改善生活环境条件,加强婚姻家庭道德和性道德教育。

2、除了必要的法律处理外,应有针对性地施行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


(转自《人类性学基础》)

  • 发表于 2016-03-13 00:00
  • 阅读 ( 1961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