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别人的眼光阻止你做自己

小友说:你被 Zootopia 刷屏了吗?这部刷新了《冰雪奇缘》在2013年创下的6740万迪士尼原创动画首映纪录的动画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本文有部分剧透,介意者可以收藏稍后看

电影讲述的是,动物们经过进化,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摆脱了古老的生活习性,签订了和平共处协议,一起在 Zootopia 这座城市中生活,还有一个十分美好的精神:在这里,无论你是什么动物,拥有无限的可能性(You can be everything)。而主角兔子 Judy 在这种精神鼓舞下,立志成为一名警察,尽管一直以来,身边的人都认为小型草食动物不可能做到,作为一只兔子,最好的出路是胡萝卜农民。

从角色设定到故事发展,「反差萌」处处可见:

……

这些「反差萌」,其实都是破除了刻板印象之后的反应。可以说,Zootopia 这部动画的主线就是破除刻板印象,甚至台词也体现了这点。兔子 Judy 第一天到警署报告的时候,前台的豹子说 Judy 很可爱,然后兔子略带为难地说,只有兔子能说另外一只兔子可爱,而其他物种不太适合这样说。豹子当即说抱歉并说自己也很讨厌别人认为自己是爱吃甜甜圈的胖子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

一、刻板印象是什么?

刻板印象(Stereotype)指的是将某群人概括化,将同样的特征分派到该群体所有成员,而不管成员之间实际上的差异。也就是说,刻板印象是社会上对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的、笼统的看法。就好像友心人发起人 keledoll 的文章中说的那样,像是“大家都觉得广东人喜欢吃老鼠”、“和广东人认为出了广东省都是北方人”这样都是经典的地域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和与偏见、歧视是经常捆绑出现的组合,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的态度是由三个成分组成的:情感或情绪成分、认知成分和行动成分。刻板印象与偏见、歧视也是类似的关系。

主角之一狐狸 Nick 童年时希望成为童子军,却被草食动物集体排挤歧视,从此他自暴自弃开始做着符合狐狸刻板印象的欺骗、投机取巧的奸诈行为……

二、刻板印象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1.好处:节省认知资源

刻板印象如此“一竹竿打死一船人”,限制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其实我们理智上都知道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为什么还是会有这样思维模式呢?这是因为——省力。为了最大化地去利用认知时间与精力,我们会节省精力在某些事情上谨慎思考,而对其它事情可能就采取简单概括的信念了。放在 Zootopia 中,刻板印象也能帮助远古的草食动物快速识别身边的肉食动物,增大生存几率。

2.坏处:容易产生偏差

但实际上,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世界复杂性大大增加,经不起如此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刻板印象会在明里暗里给我们下了不少绊子,范围广阔,从性别到种族,给不少人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限制。例如有学者研究发现,事先对女性说“有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在逻辑数学测试分数差距很大”,可以直接降低女性的分数。

而学者 Inzlicht, Tullett 和 Gutsell 在 2010 、2011 年的文献中说,当我们在某个情境中感知到有关于自己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我们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会验证了那一消极刻板印象,这就是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只要我们受到刻板印象威胁的作用,那么即使已经离开那个情境,也会对我们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这是一种压力,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警惕行为和思考,消耗我们的时间精力,从而会在完成任务的时候表现得更差。

也就是说,刻板印象会阻碍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可能你连这点都没察觉到。


Judy 如果不用分心应对负面刻板印象,应该能更好地实现她的梦想

三、怎么做会更好?

1.对别人:接收多样信息

即使猛如兔子 Judy ,也吃了单一思维模式的亏。简单热血地希望 make the world better,甚至还无心误伤伙伴狐狸 Nick。而减少刻板印象的方法很简单:多与不同的人交流和阅读资料。心理学上的“奥巴马效应”指的是,联想到奥巴马总统的正面形象之后,在内隐联想测试中,对黑人的刻板印象效应会减少。

接收多样信息,全面了解这个世界,就不会只有简单粗暴的认知。


2.对自己:不要自我设限

虽然在数学考试之前激活女生对自己性别的刻板印象认知会降低成绩,但是学者也发现,当女生开始考虑自己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的一员时,刻板印象威胁也会减少。

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先考虑的是自己做这件事的原因,和灵魂深处的意愿,而不是他人的看法。就好像友心学院导师柯晗在女性成长微课中说的那样,女性在面对自我成长的危机时,从性别角色回归到一个完整的人,问问自己:作为一个人,你会怎么处理?

就像 Judy 最后说的那样: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都会犯错,但无论你是什么动物,改变从你开始。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像不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女性罗莎·帕克斯那样,为自己的灵魂深处奋斗。

Try everything,be yourself

参考资料

E. Aronson.(Ed.) (2007). Socail Psychology, China,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Cordelia Fine (2014). Delusions of Gender: The Real Science Behind Sex Differences, China,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是高跟鞋还是高尔夫修改了我的大脑?》)

管健;柴民权. 刻板印象威胁:新议题与新争议[J]. , 2011, 19(12): 1842-1850. GAUN Jian;CHAI Min-Quan. Stereotype Threat: New Issues and New Controversy. , 2011, 19(12): 1842-1850.

Inzlicht, M., & Kang, S. K. (2010). Stereotype threat spillover: How coping with threats to social identity affects aggression, eating, decision making, and atten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3), 467–481.

Inzlicht, M., Tullett, A. M., & Gutsell, J. N. (2011). Stereotype threat spillover: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effects of coping with threats to social identity. In M. Inzlicht & T. Schmader (Eds.), Stereotype threat: Theory,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文 | @珊爷

友心人编辑,心理学学士

  • 发表于 2016-03-11 00:00
  • 阅读 ( 1280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