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奏类似于朗多,是一种有固定结构和重复线条的诗歌形式,起源于13世纪的法国,由八行组成,只用两个韵脚。第一行在诗的中间重复,诗开头的对联也是诗的结尾。三重奏常被用来传达幽默的思想,但也可以表达严肃的思想。 女人站...
三重奏类似于朗多,是一种有固定结构和重复线条的诗歌形式,起源于13世纪的法国,由八行组成,只用两个韵脚。第一行在诗的中间重复,诗开头的对联也是诗的结尾。三重奏常被用来传达幽默的思想,但也可以表达严肃的思想。
![]()
女人站在一堆书后面,法语意思是"三胞胎",三重奏以重复的第一行命名。这句话在诗中出现了三次,在第一行,第四行,第二行只重复一次,在第八行,但两行合在一起决定了三重奏的押韵方式。因为第四行和第七行是重复的,它们必须与第一行押韵,但第三行和第五行也与第一行押韵。第六行与第二行和第八行的重复短语押韵,因此,诗中只有两个押韵。虽然现代的三重奏通常很幽默,但早期的诗歌往往是关于严肃的主题。本笃会的一位僧侣帕特里克·凯里写了现存最早的三重奏。他的诗主要是虔诚的。罗伯特·布里奇斯,一位19世纪的英国诗人,他短暂地使这种形式流行起来,他也写了很多严肃的作品,三重奏已过时,很少与其他形式相比使用。三重奏的重复性和简洁性是这类诗的通常魅力所在。喜剧诗的作者可以用重复来强调他们主题中的一个愚蠢或幽默的方面,或者像写得很好的严肃的作品一样,给每一个连续的诗增加一层意义重复。这种技巧常常把一首看似简单的诗变成一件复杂的艺术作品。例如,英国诗人托马斯·哈代在他的三重奏《我的悲伤有多大》中以"我的悲伤有多大,我的欢乐有多少"为开场白"这句话是一个完整的思想,表明了他现在的心境。然而,第六行和第七行说的是"没有仁慈帮助你显示出我的悲伤有多大,我的快乐是多么的少。"这里哈代用重复的第一行作为一个更复杂的句子的后半部分,现在表明的不是他的心境,而是他的无能诗中所指的人是为了理解说话人的心境。这种意义上的转变有助于使看似简单的诗变得复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