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大人真的断过“狸猫换太子”案吗?

九十年代播出的台湾电视剧电视剧《包青天》影响了海峡两岸一大批观众,犹记得那时候每当电视剧的主题曲响起时,许多几岁的孩童都能手舞足蹈跟着后面哼哼。彼时的电视机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还是稀罕物,因此每当傍晚来临,村上有电视机的人家一定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而在电视剧《包青天》中,专门有一段是讲述包青天断案“狸猫换太子”的精彩故事。狠毒泼辣的刘太后、仁义无双的八贤王、伸张正义的包青天,这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荧幕印象如今依然在笔者的脑海中留有清晰的记忆。

不过演义归演义,电视剧归电视剧,让我们将时钟拨到北宋真宗年间,看看历史上关于这段故事的真实记载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

(一)

这一切要从一个人的传奇经历说起,那便是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根据史书记载,她出生于蜀中一个武将家庭,父亲刘通曾经在宋太祖时期担任担任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不过从她的经历来看,这可能是这位刘皇后发迹之后自抬门第之举,从三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第一,刘娥会一手击鼗(拨浪鼓)的民间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第二,她后来嫁给了蜀中的一个银匠龚美做妾室;第三,宋真宗的奶娘曾经说她出身寒微。以上种种,充分说明,刘娥的出身很可能仅仅是寻常百姓的小门小户之家。

由于不为龚美正室所容,无奈之下,龚美带她进入京城汴梁谋生,龚美凭借着精湛的手艺和随和的性格,很快在汴梁稳定下来,结识了一些倾心相交的朋友,其中有一位便是襄王府亲卫指挥使张耆。襄王赵元侃不是别人,正是后来登基为帝的宋真宗赵恒(皇帝继位,通常都为改名)。

巧合的是,此时尚未婚配的襄王赵元侃早就听说蜀女温婉多情,因此便授意张耆为其物色佳人。一天在酒楼喝酒的间隙,张耆和龚美说起此事,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心思活泛的龚美略一思索,觉得这是个谋取富贵的大好良机,因此连忙说道自己有位表妹才貌双全,愿意入王府伺奉襄王,还请张耆代为推荐。正为此事烦恼的张耆焉有不应之理。

在两人的运作之下,刘娥便成了襄王的枕边人,依靠着美貌和智慧,她逐渐得到襄王的宠爱,一度想要取其为妻。不过由于他的乳母秦国夫人以刘娥出身寒微为由,阻挠了这桩婚事。并且还劝告襄王将这个来路不明的蜀女赶出王府。正陷入温柔乡的襄王当然舍不得。无奈之下,秦国夫人向此时在位的宋太宗告状。宋太宗已经打算将名将潘美的女儿许配给襄王,听说此事后,一道圣旨,命其将刘娥逐出王府。

圣命难违,不过在身边人的出谋下,总算有了变通之法,襄王将刘娥安置在了张耆的家中,经常寻机与刘娥私会。这道圣旨不但没能将这两人拆散,反而在这一来二去的幽会中,让襄王对刘娥加深了几分情意。

这种偷偷摸摸的日子一直过了十五年,公元997年,宋真宗正式登基为帝,再也没人能够对他的私生活横加干涉,很快他便将刘娥接入宫中,并册封其为美人,位次仅仅在此时的皇后之下,可见对她的宠爱。

常年深入简出的生活,让刘娥有足够的时间饱读诗书、熟悉琴棋书画,依靠她的聪慧和温柔,加上宋真宗出于愧疚想要弥补她的心理,她在宫中的地位很快蹭蹭的往上窜,最终爬到了一品德妃的高位。

登高方能远眺,此时的刘娥早已不是昔日那个一文不名的蜀中之女了,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她的野心也在不断的扩大,不过由于此时在位的郭皇后系出名门(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并且为人本份,加上强大的文官集团对刘娥并不感冒。因此刘娥想要登上皇后之位,还需要合适的时机。

▲民间刺绣 《狸猫换太子》

没让她等太久,公元1007年,郭皇后因病去世,后位空悬,宋真宗立刻打算册封刘娥为皇后,当他将这个想法向大臣们说明之后,不出意外,果然遭致了群臣的一致反对,反对理由两点:1、出身寒微;2、膝下无子。大臣们建议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虽然这个沈才人同样没有子嗣,但是他是宰相沈伦的孙女,出身不凡。

这个提议,宋真宗当然不能同意,不过对于大臣们反对立刘娥为皇后的两大理由,宋真宗也知道是不争的事实,他索性将此事搁置,继续让皇后之位空悬着。

初次冲击后位的失利,并没有影响到刘娥的决心,为了增强自己在朝堂上的话语权,她进言宋真宗让她表哥刘美入朝为官,同时也不忘让其物色不得志的官员,寻机将其收回己用,必要的时候可以站出来为自己说话。不要忘记当年武则天能够登上皇后之位,正是源于一大批得到其提拔的中青年官员的支持。

历朝历代,都是母以子贵,不过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刘娥也只能干着急。正在她为没有子嗣烦恼的时候,一天侍女李氏跟刘娥汇报说自己做了一个仙人下凡为子的梦,当刘娥把这件事和宋真宗一沟通后,两人琢磨出了一个“借腹生子”的计策:让李氏怀孕,生了小孩之后对外宣称是刘娥怀孕生的。

于是,宋真宗立即投入到了辛苦的造人运动中去,总算天遂人愿,很快李氏便怀孕成功,此后刘娥命人封锁消息,同时让宋真宗下旨对外宣称她自己有孕在身。十个月后,一个大胖小子顶着仙人的光坏来到了人世间,从此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命运。这个婴儿便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的生母李氏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不过不幸夭折了,自觉福薄的她一直未与自己的儿子相认,当然宋仁宗赵祯也不知道这个母亲的存在,他一直都是当刘娥为自己的亲生母亲。

喜得贵子,宋真宗赵恒自然龙心大悦,很快他准备再次册封刘娥为皇后,谁知道很多顶级大臣都知道刘娥生子背后的猫腻,因此对待此事,非常消极。弄得刘娥很尴尬,眼看着封后的圣旨支持者寥寥,刘娥只得自己上表请辞。

不过这次宋真宗态度很坚决,当然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先采取讨好百官的方法:给大家加官进爵,然后低调处理此事,没有大张旗鼓的搞什么封后典礼,最终总算是将此事给弄成了。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二)

公元1012年,四十五岁的刘娥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后之位,由于她本身出众的才能,使得宋真宗在批阅奏折、处理政事方面经常征求她的意见,从此权势也跟着扶摇直上。一些重臣都和她沾亲带故:钱惟演之妹为刘美之妻,丁谓的儿子娶了钱惟演的女儿。

从公元1020年起,真宗染病在床,难以处理繁杂的政事,因此很多奏折他直接授意刘娥进行批复处理。两年后,真宗病重,下诏:“此后由皇太子赵祯在资善堂听政,皇后贤明,从旁辅助。“此诏书从法理上认可了皇后刘娥裁决政事的权力。

公元1122年,宋真宗驾崩,十一岁的宋仁宗赵祯在皇太后刘娥的辅佐下登基称帝,此后的北宋进入了为期十一年的“刘太后执政时期”,事实也确实证明,这位刘太后不是一般人物,她很快运用高超的政治手腕,放翻了权相丁谓。同时开始大力提拔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等一批文臣,让整个朝堂的面貌为之一新,庞大的北宋执政体系的执行力也提升了很多。

当然,大权在握的刘太后便没有对宋仁宗的生母李氏下毒手,而是将其迁往真宗的陵寝附近,让她和一众先帝妃嫔负责守陵;后来,李氏生病,刘太后更是安排太医为其诊治,不过不幸的是,李氏不久后病重去世,本来刘太后想着命人将其草草安葬了事。

不过宰相吕夷简的一席话改变了她的想法:想保全刘氏宗族,必须厚葬李氏,个中缘由,相信太后比微臣更明白。(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有一天当朝天子亲政之后,知道自己的生母丧事被慢待之后,肯定会迁怒于刘氏一族)。

刘太后不是傻子,一点就透,立刻命人按照皇太妃的规格重殓此时被封为宸妃的李氏。吕夷简又对内侍罗崇勋道:“宸妃当以皇后礼服殓,用水银实棺,如果你不这么做,以后倒了大霉,别说我没有提醒你。”

罗崇勋一头雾水,兹事体大,立刻又向太后刘娥汇报此事,刘太后低着头思索一会,便下令按照吕夷简的意思办。

一年多以后的公元1033年,刘太后也因病去世,她死后不久,便有人将“借腹生子”之事捅给了宋仁宗赵祯,突闻此事,如遭炸雷。如果再看看说话之人的身份,就更由不得宋仁宗不相信了,向他揭露此事的正是自己的八王叔、定王赵元俨。

▲飞白书。宋仁宗擅长的书法之一

此等落井下石、邀功请赏之事,历来都不乏后来之人,因此许多大臣纷纷上书检举揭发刘太后以前怠慢李太后的各类生动形象的事例,甚至还有人言之凿凿,连李太后都是被刘太后给毒死的。直听的宋仁宗是勃然大怒,自己这个做了十多年的天子竟然连自己的亲生母亲都保护不了,真是愧对天下。

获悉消息后的宋仁宗反应很迅速,他将宰相吕夷简、枢密使张耆、枢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礼部尚书晏殊等刘太后任命的朝廷重臣,悉数贬出京城。重新启用了一批刘太后执政时期不得志的官员为朝廷大臣,政府班底来了个大换血,接着追尊李宸妃为皇太后。

同时,宋仁宗又命人将其带往李氏下葬之地察看究竟,开馆查验后,发现李氏遗容安详、身上所着后服华贵鲜艳,宋仁宗的怒气才稍微平息。回到宫中之后,他不由得对身边人感慨:“看来人言有时候不能尽信啊!这样一来,也总算可以还大娘娘一个清白了”(宋仁宗称呼刘太后为大娘娘,养育他的杨妃为小娘娘)。

为了报答刘太后的养育之恩,宋仁宗追谥号其为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而自己的生母李宸妃谥号只有两个字:庄懿皇后(后改章懿皇后)。

一场很有可能发生在刘氏宗族中的灾祸由于刘太后听信了宰相吕夷简的一席话而消弭在无形之中。如若刘太后将李宸妃草草下葬,本就由于听信人言而产生极大愤怒的宋仁宗目睹之后,盛怒之下,肯定会对刘氏宗族重重问罪。因此相信九泉之下的刘太后也会为自己的从善如流而庆幸不已。当然从她的整个执政生涯来说,按照史学家的评价来看:有武后之才,无武后之恶。(她能够限制自己的亲族,不让其为所欲为,并且虽然执掌天下,但是始终没有跨越那终极一步,只是在临死前穿了下天子衮服过把瘾,不过很快便后悔自己这个举动,总算儿子宋仁宗理解她的真实想法,命人除去天子衮服将其下葬。)

以上便是“狸猫换太子”背后的全部历史真相(公元1033年前后,闻名后世的“包青天”包大人虽然中了进士,但是由于父母年事已高,他一直在家伺奉双亲,直到公元1036年才出来做官,因此这期间发生的政治事件和他压根没有什么关系)。

佛家云,善恶总有报。这些尘封的历史往事背后总是留给后人太多思考:对人性的拷问!对人生的思索!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但求问心无愧,才能坦坦荡荡的走好人间这一遭!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天野苍茫

  • 发表于 2016-10-08 00:00
  • 阅读 ( 726 )
  • 分类:其他类型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汤依妹儿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华志健 23 文章

联系我们:uytrv@hotmail.com 问答工具